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突破重难点的途径探究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F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教师,该如何确认、处理和化解这些教学重、难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技艺的一种检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难点一般包含两种形态,即静态教学重难点和动态教学重难点。静态教学重难点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所规定的内容,侧重于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来确定,突出重难点在本章节知识体系框架中的重要性。而动态重难点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际确定的教学内容,它因班而异,因人而异。
  如何快速有效地定位重难点呢?对于常规教学而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吃透新课标,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与具体的教材内容整合起来,科学定位每节课的静态重难点。
  从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来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1)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基础或者相关知识经验、基础很薄弱;(2)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错误的;(3)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灵活地进行思维视角的转化(如从宏观到微观);(4)对于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的内容掌握不到位等等。
  从哲学角度讲,难与易因人而异,同时,受到时空等多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形成的重点、难点又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难与易不是固定不变的,因而又具有可转化性的特点。为此,教师需经常更新重难点知识库。
  二、重难点的有效突破
  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众多,笔者在教学和参与“一课两讲”教研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和对比,归纳了几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1.精心设计板书,揭示逻辑关系,凸显重难点
  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多,授课时间短,学生课余时间少等实际情况,教师必须充分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在广泛运用多媒体的今天,课堂板书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板书不仅有认知作用,能帮助他们把握教材重点,突破难点,还能以其直观性,通过知识的再现促进其理解。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板书,按照知识发生发展的轨迹,借助直线、箭头等符号确定行进路线,排列知识要点,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勾勒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揭示教材间的外显和内隐逻辑联系,巧妙推理。板书的文字不要求多,但要显示纲目之间的从属、包容、并列、因果、递进等关系;显示教师科学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多层次、广角度地把握知识信息。这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经济生活》第十课板书为例(见上图),学生通过看板书能明确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加深他们对教材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
  2.补充相关知识,走出思维盲区,化解重难点
  古语有云:“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对于一些结论性难点,可引用一些典型的事实材料,并以材料为依据进行分析,从而化解难点。 在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准确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及时补充,巧设实例。尤其是在教学《经济生活》与《哲学生活》时,这一点更显重要。通过举实例,以达到化未知为有知,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化繁难为平易,增强教学的通俗性;化枯燥为生动,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讲解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时,我们一般形容它们就像“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手拉手,向前走。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除了补充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外,还补充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汇率政策以及经常听到的热钱、基尼系数等。
  3.保证教学时间,提升思维能力,理解重难点
  对于一些理论性强、较抽象的概念,为了使学生深入掌握,教师不要吝惜课堂时间,要化整为零,把大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与之相关的小知识点,化难为易,小坡度地层层递进,给学生提升思维的机会和时间。
  例如,在讲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难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
  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思考1】这里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什么?→【思考2】这里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思考3】B与D各生产一匹布,哪个的价值量大?为什么?→【思考4】有人说,既然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来说,就不是很重要了。你是怎么认为的?→【思考5】那么上述事例中谁能赢利?→【思考6】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途径是什么?通过这种梯度设问,有效地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突破重难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情,适度调整教学进度,重点难点放慢速度,简单的知识点可快速带过,力求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同时,可精心准备一些练习,在课堂进行限时训练,及时反馈讲评,以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大胆整合知识,调整呈现方式,理顺重难点
  专家在编写教材时,考虑更多的是知识体系的严谨、完整,他们并没有太多思考学生的实际情况。故此,在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风格,大胆地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整合教学内容。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突破?笔者通过参与“一课两讲”的教研活动,更加印证了调整教学顺序,研究知识呈现方式的必要性。
  两位教师在对这一难点进行突破时,尽管所选择的情景相似,但因呈现的顺序不同(一个是推理式呈现知识,另一位是结论式呈现知识),授课的结果——学生掌握的情况相差较大。其中授课效率高的一位教师的知识呈现方式还是值得借鉴的。通过情景设计,推导出“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第二个情景:
  第一步:介绍价值总量的概念:价值总量就是某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的总和,价值总量=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填写表格空缺部分,并让学生根据图表的数据推导出五种关系:
  结论一: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结论二:社会老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结论三: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结论四: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结论五: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笔者在课后与师生交流,得到一个共识:这种推理式呈现比起结论式呈现方式,更能满足学生探索新知识的需要,同时也更容易使学生掌握知识。
  5.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思维习惯,把握重难点
  思想政治课属于逻辑性强的学科,可以分为隐形的生活逻辑和显性的理论体系。同时必须看到:教学难点是动态的,这就意味着学生如果对上一节课的难点没有理解,就可能阻碍他下一节课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把课与课的知识脉络构建起来,形成知识体系。“教”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众多的知识内容,快速内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演绎法等,尽快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使之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系统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在每一单元将要结束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课本,在熟悉课本的前提下,参考板书,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采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知识的重点、难点。为了防止遗漏知识,通过采用小组成员之间交换检查的方式,查漏补缺。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过这样认真的梳理,既有利于把握知识体系的重难点,又有利于深化对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从而达到层层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众多,以上仅为笔者在教学中所进行的浅显探索,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就一定能发现和找到更多更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广州增城中学广东广州 5113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学生通过增强自主阅读能力,会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正因为如此,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要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自主
本文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实验的OFDM系统方案,并实现了实验系统的软硬件。本系统的发送端和信道模拟在计算机上通过软件完成,然后将数据发送
康华光,男,汉族。1925年8月出生于湖南衡山,中共党员,电子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者。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很多学生写文章都不是从心而作的,真有赶鸭子上架之无奈。如何引导学生把写作当成三餐便饭,成为自然,这是多年来一直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但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就能改变这一状况,取得良好的效果。应怎样引导学生呢?  〓〓一、寻找源头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有所积累,积累生活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为紧跟形势发展和与国际接轨,各级教育部门也很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有的学生由于接触电脑早,导致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一部分学生,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或者对电脑并没有什么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课堂习惯又不好。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现象,采取相应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泡桐组,对农桐间作经营技术进行了系统地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农桐间作初植密度以5×20m 为宜,间作后6—7年,泡桐已经成材,对作物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后进生与其他学生相比,更容易犯错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小学到初中,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并不是三两天就形成的,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任重道远。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适时、耐心、有理、生动的教育。  一、后进生犯错后的心理剖析  1. 后悔痛苦心理。  青少年由于身心迅速发展,自我评价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好坏是非往往急于做出自己的判断,独立感增强;且又由于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需讲究一定的艺术。课堂中,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能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教学的欲望。所谓教学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水平,提出教学要恰到好处,让教学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求
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以生为本、家长参与的全方位课外阅读作业设计理念  学生阅读能力展示。读是为了更好地去写,读是吸收,写是倾吐,有吸收才能倾吐。每个星期我都要求学生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或学过的古诗词、修辞手法,让自己的习作表达更生动。
蔡秀梅在《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第8期撰文指出,学校道德教育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在德育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合道德的现象。第一,德育目的中存在社会本位目的对个体本位目的的驱逐,对独立的价值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强调仍然不够。第二,德育内容陷入了道德教育的“非道德”以及伦理规范的困境。“德育”概念存在着“泛化”的问题,其实质是政治化,实际上已经走出了道德的范畴。同时,伦理规范不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