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应对股市危机的?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44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浪财经纽约站特约观察员,《环球财经拾趣》、《一周美股》主播
  最近无论浏览哪一领域的新闻,好像都会和股市扯上关系。“全民炒股热”带着强烈的中国特色正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课题,中国股市的火爆程度也蔓延至海外,就连纽约的朋友都会开玩笑说:“最近不要去楼顶酒吧了,想必是挤满了准备跳楼的人。”我们在关注政府如何保卫股市、狙击恶意做空的同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资本市场较为成熟的美国是否也有股灾?美联储和各金融机构又是如何救市的?纵观历史,美国三次致命性股灾分别发生在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1987年道指暴跌22.6%而导致的大崩盘,以及由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金融危机。
  1929的“大萧条”和货币政策
  1926年,在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首先破灭,虽然华尔街并没有从中警觉,但“大萧条”的序幕已悄然拉开。当美联储宣布通过紧缩利率来抑制股价的暴涨时,股票经纪商和银行家们却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入投机,甚至有经济学家公开表示:“股票价格已达到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
  时任总统的胡佛在股市下跌时发表讲话:“美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尽管政府不断力挺股市,但人们的神经已经异常脆弱,股市在经过昙花一现的上扬后就开始了噩梦般的暴跌。
  1928年1月起,股价开始加速上涨,当年暴涨了39%。股息支付也增长迅猛,价格分红比率上涨了27%。美联储对股市投机的担忧令其将贴现率上调至6%,这对于经济衰退期来讲是相当高的数值。与此同时,美联储通过降低银行储备进行广泛的公开市场操作,超过四分之三的政府债券被售出。就美联储的可控范围而言,这已经达到了紧缩政策的极限。
  从1929年初开始,纽交所的股息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平稳,随后则逐渐下降。这在当时看来完全是1928年底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起了作用。但是整体经济增长很快开始放缓,许多国家都逐一进入衰退期。
  股市崩溃后,纽约联储迅速采取行动来缓解信贷困境。许多股票经纪人手里的钱被纽约银行接管,在银行贴现窗口可以自由借出。同时纽约联储也从政府那里购买国债,以便可以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储备。通过这样的方式,联储成功解决了初期的流动性危机,并防止股灾蔓延到货币市场。
  然而,这种缓解方式显然治标不治本。流动性危机得以控制之后,货币政策再度恢复紧缩。尽管纽约联储反复强调要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债,但却遭到了其他联储成员的反对。一方认为从前的扩张性投资根本站不住脚,经济无法修复;另一方则认为,货币扩张只会点燃新一轮的股市投机。在保持从紧的货币政策之时,当时的货币总量下降了2%到4%,长期实际利率随之上升。
  直到1930年底,价格分红比率下降了16.6,粗略看来比长期平均值下降了34%,股市的疯狂投机也算真正被消灭掉了。
  1987的“黑色星期一”和救市启示
  1987年10月19日,道指一天内重挫了508.32点,创下自1941年以来单日跌幅的最高纪录。不到7小时,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价值相当于当时美国GDP的1/8,全球股市均受到强烈冲击,股票跌幅高达10%以上。这个美国金融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让许多百万富翁一夜间沦为贫民,数以千计的人精神崩溃,甚至跳楼自杀。
  虽然这次股灾并没有引发二次“大萧条”,但却让投资者对新时代的股市波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次救市中的下限条款让2010年的闪电崩盘避免了“黑色星期一”的发生。
  尽管90年代的通胀率与前几十年相比可圈可点,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然具有挑战性。为了把不断攀升的通胀率降下来,他们在70年代末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到80年代中期,通胀率已经从10%降至4%左右。
  自1987年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其实可以分为六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黑色星期一”之后,伴随着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直到1990年的海湾战争开始才告一段落;第二阶段是从1990年到1991年的衰退期,经济修复缓慢,通胀在1993年底才得以缓解;第三阶段则是美联储在1994年到1995年之间先发制人的从紧政策;第四阶段是为了适应1999年之前的蓬勃经济,第五和第六阶段则分别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低靡需求和投资崩盘。
  在第一阶段中,美联储为了适应激增的货币需求和银行储备,做法类似于“大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也是采取广泛的公开市场购买方式,同时将联邦基金率的目标从7.5%降到了6.75%。
  当时的央行官员们早已明白,充分的刺激性货币政策可以避免“大萧条”的再次上演,他们担心的是这样做是否会对稳定价格造成风险。事实证明,尽管美联储在80年代初期让价格恢复稳定,但通货膨胀仍然从1988年蔓延至1990年。核心通胀率从1986年的
  3.8%一路飙升至1990年的5.3%,就业成本也从3%上涨至5%。
  不断上升的通胀预期让30年期国债利率增加了两个百分点,美联储又意外的对当时的通胀恐慌没什么反应,直到1992年,国债利率都没有返回7.5%的水平。
  总之,1987年中期,美联储有足够的理由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来对抗通胀。这次他们将贴现率从5.5%提升至6%,当时正值格林斯潘上台,但“黑色星期一”的出现干预了之前可能会进一步紧缩的政策。可以说货币政策的抑制被推迟了两年,主要是由于联储在“黑色星期一”前后并不情愿采取行动来抵御通胀,那时候他们还认为可以进一步采取紧缩性政策。在那个通胀曾一度停止的时代,刚刚恢复的信誉度再度被攻破,美联储需要将短期利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同时也会伴随着经济衰退的风险。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如何稳定金融市场?
  最近的一次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2007年初,越来越多的银行和对冲基金宣布次级抵押贷款损失惨重,其中的大部分都被评级机构降低了信用级。
  美联储尝试救市,曾于2007年8月表示:“联邦储备会保障流动性,能够促进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贴现窗口一如既往地可以作为资金来源的选择。随后,联储投票通过将主贷款利率下调50个基点,同时将贴现窗口的贷款期限延长至30天。到了9月份,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到2008年底,利率基本为零。
  资金紧张的问题在2007年9月至10月间有所缓和,但11月再度上演。同年12月,美联储宣布与欧洲央行和瑞士国家银行建立互惠货币协议,为欧洲金融市场注入美元融资。接下来的10个月里,美联储又相继与14家中央银行建立起外汇信贷额度。
  与此同时,美联储还宣布建立定期拍卖工具(TAF),用以在固定期限内直接向银行放贷。尽管银行间融资市场持续施压,贴现窗口的借贷仍然低靡,这也是美联储为什么会设定TAF的原因之一。因为去贴现窗口借钱实在是太没面子,TAF的匿名性就合理解决了这个问题。截至2009年底,美联储通过TAF提供的资金超过了3万亿美元。
  美国几次股灾的形成都有其各自的原因,美联储在救市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但也并非全部奏效。回顾1929年的“大萧条”,它让我们反思该如何识别有难度的投机泡沫,以及如何在恐慌环境和极端行为中降低风险。美联储虽成功稳定了股价,但这样做的同时也促成了“大萧条”。
  我们很难从原因各异的股灾中总结出“普世经验”,然而可以吸取经验来应对未来相似的挑战。
其他文献
阴囊良、恶性肿瘤均少见,病因学所知甚少。阴囊区成人大部分恶性肿瘤来自阴囊皮肤。间叶性恶性肿瘤以平滑肌肉瘤最多见,其次为脂肪肉瘤,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诊断时75%年龄都在50-8
本文报道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共计134科498种.对其中比较珍贵的11种作了重点介绍,并对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作了讨论.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其语文素养。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微课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活跃思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联想和想象。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了解和认识到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微课能清晰地展现出课文的知识系统,让课本知识变得言简意赅,学生能够理解和
最近,股市是中国绝对的热门话题,涨跌不论,总之是吸引了无数普通中国人变身为资本投资人.尽管股市有风险,但当隔壁王奶奶和她刚上大学的孙子小张以及楼下修自行车的孙师傅,还
现行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上市公司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公众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看法各不相同。支持者认为引入公允价值,使会计信息质量更高,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做
受复杂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近期各家金融机构存量信贷客户的经营风险凸显,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防控压力随之增大.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作为评估、计量信用风险的主要工具,只有持续
学生言语体验是一种学习语言的活动,也是语言活動的结果,教师要建立主体意识,围绕学生言语体验作出教学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多言语体验的机会,以有效提升学生言语体验的品质。教师深潜文本、关注学生差异、及时反思回溯、创新实践活动,都可以形成崭新言语体验的契机,为学生言语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一、深潜文本,唤醒学生言语经验  教材文本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时,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发
2012年,“鸟叔”朴载相的一首《江南Style》引爆全球,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要在百忙之中接见一下“鸟叔”.两年后,中国的“筷子兄弟”演唱的《小苹果》在美国获得“年度国
本文从专业人才、专业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概念解析为起点,对专业复合型审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培训方式培养专业复合型审计人才的模式,期望能够对培
提出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发展的基础素质,在实际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将理论基础和实际问题结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核心素养还要求中学生在实际阅读语文课文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完成,从而使其具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最终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效运用语文文章中的一些道理,而不是选择逃避。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