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l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对于教育的本质有这样的论述:“把某些精要的东西为自己的血肉,养成永远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所以,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好语文最有效的方法。
  第一,好的积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常积累的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在高中学习阶段,应当注重积累和梳理。通过日积月累,从点滴中积累知识。语文涉及的知识方方面面,琐碎复杂且没有定律,要想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就得靠平时的点滴积累。积累笔记是我们最好的帮手,凡是与语文有关的字音字形、词句手法、标点符号、段落文章、名句好词等等,只要是我们需要的,都要积累起来。当然,这些积累的知识,还要将它们全部吸收,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第二,书籍是知识的殿堂,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新课程理念提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所以,教师更应该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传授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在读书方法中梁启超最推崇的读法是抄录和笔记。古往今来的学者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读书方法。读书不光是动眼,还要动手、动脑、动口。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鼓励学生多读书,也不拘泥于什么书。天文地理、文学名著、报刊杂志,只要有文字就都有我们需要的东西。同学们在阅读中会不自觉的去理解文字的含义,揣摩文章的要意,并从情感上产生共鸣。要做到读书时的“圈、点、批、注”。这样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不但会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把握了时事动向,还大大训练了理解分析能力,更纠正了许多不正确、不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谓益处多多。
  第三,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感悟美的心灵。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养成善感悟的好习惯。学语文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俗一点讲,就是“小火慢炖”。尽管现在的考试模式强迫我们向45分课堂要成绩,向三年高中要成绩。但我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一个语文素养好的孩子是能够通过高三的集中训练取得好成绩的。这种语文素养就是一种理解感悟能力。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指出:“语文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言语内化的过程,是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让优秀的言语‘入于耳,根于心,布于肺腑,而发乎四体’,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文中之形,感受文中之境,感受文中之趣,感受文中韵味,在感受中领悟课文语言的意思,在感受中领悟课文中的道理,在感受中学习语文知识,在感受中领悟学习的方法……”要想具备这种理解感悟的能力又非一朝一夕之功。他需要常理解、常感悟,用内心去体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
  第四,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古语有云:读十遍不如写一遍。鲁迅也曾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做的文章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说的就是勤练笔的好处。语文试卷上,无论哪一种题型,最终都归结到文字的组织表达上。换言之,只有做到了能写会写,语文成绩才能提高。
  要想妙笔生花,语言表达流畅,兼具文采,切中要点,就得把功夫用在平时上。为此,我要求学生每个星期至少写一篇周记,多则不限。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拓展了写作思维,锻炼了理解感悟的能力。周记写完了,还要多改。文章不厌百遍改。通过修改,不仅总结了自己语言组织表达上的一些经验,更重要的是每写一段文字,内心便要进行一次思考,长期的习惯一旦养成,再拿过题来,定不会出现“想你在心口难开”的情况了。
  第五,我要强调的就是书写。无论多么华美的语言,多么深刻的道理,总是要通过书写表现出来,所以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地写字习惯,能正确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干净、整洁。”可见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书写是语文的门面。特别是现代高考的网上阅卷,整齐地字迹,干净的卷面,会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自然也会影响语文的成绩。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首先就得要求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不写错别字,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要认真书写所有的文字,包括语文之外其他科所涉及的文字。养成处处用心、时时注意、字字规范的好习惯。
  最后,我想说,任何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养成的,要想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就得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而我们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信心、耐心和决心,让语文课堂成为生动的课堂,让语文的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心灵体验,使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对学生进行习惯引导。功到自然成,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作者单位:辽宁朝阳市喀左县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循环经济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在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上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分析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基本思路的基础之上,对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
当前,高职院校出现教师不够重视教研室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成果产出偏低,教研活动空洞乏味流于形式等问题。经过研究,提出利用制度科学管理教研室教研活动,优化教师教科研考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并且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一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却获了大奖,与其跳出"零度写作"饱含温度地抒发对法西斯的痛恨、对自由
目的探讨运用硅胶行颅骨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颅骨缺损患者运用硅胶行颅骨修补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除1例12岁儿童于修补术后2个月见颅骨钢线裸露外,无死亡病例,无发生
当前高中学生语文语法知识欠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高考对语法没有设立直接考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高中语文涉及语法知识较多,另外由于选文的多样性更是决定了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就当前高中语文语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虽然高考以及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当中,没有明确针对高中语法教学提出要求,但是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以
在当前电力系统中当保护跳闸时,一次系统中有相当大的直流分量存在,电流互感器工作在暂态过程中,只有对此有清楚的认识,才能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本文通过对铁心未饱
目的 探讨和了解广东地区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在广东省1998年全省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以直接询问法调查20-74岁人群共11742例(男5450例、女6292例)。所有调查对
2016年高考备考正紧锣密鼓的进行。如何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好复习计划,统筹兼顾,达到预期的复习目的,是高三语文老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轮复习  一、指导思想  全面复习,不遗不漏,厚实积累,拓宽视野;发展智能,提高素养;积淀文化,修炼文气;蓄养文才,提升文品。  二、主要策略  1.重视基础,全面复习。  一轮复习我们根据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从字音到写作进行全面系统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学习和掌握课内的现代文阅读就已经应接不暇,实在是没有其他多余的精力来阅读古代经典文本。然而随着高考的改革,语文出题人越来越重视在高考试题中加入古代经典文本元素。因此在高中开展相应的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习古代经典文本的重要性  1.实践中出真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巩固学生学习到的文言文知识,学生利用平时积累的文言文知识,比如说实词、虚
图书馆是一所高校图书资料信息中心,更是一所学校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图书馆流通工作总体上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诸如图书资料不全、重视不够、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