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给力,备考助力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试卷结构特点:总体稳定,稍有调整
  从表格可以看出,2012年的试卷结构、题型内容、呈现方式和阅读量都保持不变,依然采用了限定性与宽泛性设问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了古文、图形、图表、漫画等新形式,延续了“试题呈现形式较生动、涵盖内容较丰富、作答要求较平实”的广东试卷风格。而试题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各模块的赋分比重调整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分别由原来的28分、23分、17分、32分变成了28分、24分、19分、29分,各部分内容比例、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适当。同时,由于客观题中组合选择题的比例减少为6题,主观题设问的具体化和直观化,因而2012年的政治试题难度略低于2011年。
  二、试卷命题特点:知能统一,彰显特色
  2012年的政治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1. 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基础性。
  今年的政治试卷很好地坚持了基础性,考查了学科主干知识,其中,客观题第25、27、28、29、31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典型题目。考查的角度也很平实,设问都比较直白,学生只要基础知识功底扎实,这类问题都不难拿分。
  但是,今年的试卷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是单一考查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再认或再现,而是特别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综合运用的程度。如26、27、28和29题等都充分体现了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关注与强化。另外,在今年的题目设置上都能够结合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主干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情景进行新的提炼和概括,实现了基础知识与情景材料的有机融合。如24题、30题、34题、35题等,特别是26题,不再使用常见的经济曲线图,而是用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新型图表来表示不同投资方式的风险和收益,要求学生既要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又要灵活巧妙地将知识进行整合。这些特点使得主观题的解答具有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掌握答题技巧,熟悉基础知识,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2. 坚持能力立意,凸显灵活性。
  能力立意在广东自主命题以来就一直是高考的主旋律,在今年高考试题的主观题部分更加体现出重视对能力的考查。主观题的每个设问虽然立足于教材,但是都不能在教材中找到现成答案,也不是背景材料和教材内容的简单拼凑,而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并获取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如:第36题第(1)问知识嵌入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既承载了相关的专业知识考查功能,又创新形式去“触摸”考生的思维空间,对考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第36题第(2)问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察的意图,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第36题第(3)问主要考查了考试调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第37题第(1)问主要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描述和阐释,意义完整。第37题第(2)问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是多方面的,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这一问题教材上没有现成的结论,要求考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造性思维。这在各种能力目标中,要求是最高的。高考试题重视能力考查,是其选拔性功能的客观要求,可以说,今年的试卷是一份重视基础知识考查而不失其选拔功能的区分度较好的试卷。
  3. 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地域性。
  今年的高考政治试卷强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的能力,关注国内时政热点,明显体现了教材发展趋势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特点,考查角度新颖,材料引入介入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既凸显政治学科性质,有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如37题第(2)问,大家都知道“文化交流”是一个热点,但试题设问的角度新颖,尽量避免了师生押题的可能性。另外,试卷中一些社会热点将显性材料进行直接引用,如WTO部长级会议、雷锋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另一些社会热点材料采用隐性方式导入,如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南方谈话20周年,传媒的客观真实性问题,不脱离课本考查热点,这是热点问题隐性处理的有效手段。
  生在广东,情系广东,广东高考历年都不忘体现地方特色,采用广东素材。如第27题“广东某市委市政府进行城乡社区民主自治和社会组织管理改革”,第31题“广东某县开发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品牌”,第36题的“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引用的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引导考生心系广东、情系广东,与广东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见证广东发展。
  三、复习备考启示:夯实基础,有效答题
  通过以上对2012年广东高考政治试题的分析,为2013年高考备考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
  1. 扎实基础,突破主干,构建网络,迁移整合。
  要立足课本,系统全面准确掌握和理解教材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扎扎实实、稳打稳扎,过好基础关,重视对课本的记忆和理解。对每一个考点,特别是必考的知识点,与时政热点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点、新增加的知识点,近三年高考中都有涉及的知识点,要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环节,真正弄懂、吃透考什么,怎么考。同时根据近年来高考主观题的设问特点,主要考查学生思维发散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不断拓宽思路,而不是“深挖洞”。因此在复习时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整合,能够从主干知识中学会举一反三,把主干知识和与它相关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例如,复习《政治生活》模块,可以从主体角度,包括公民、政府、政党、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政协、国际社会等进行梳理。而对《生活与哲学》,要分清知识板块,构建哲学知识体系,梳理出最基本的哲学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应关系,方便记忆。
  2. 总结方法,加强训练,规范答题,培养习惯。
  在进行试题训练时,首先要加强对考试说明和高考题的研究,特别是对考试说明中的样题的研究,熟练掌握样题的答题思路和技巧,把握高考动向;认真研究近三年的广东、上海、江苏的试题的特点,多感受和体会高考题的设计、能力考查和答案设计方面的特点。
  同时加强题型训练,最好集中一段时间强化对某一题型的训练,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结题方法。对于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要进行总结整理,把同知识点、同热点的主观题,分类进行收集、汇编,整合到一起,认真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矫正补偿,提高效率。另外还可进行错题积累和错题管理,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反复琢磨,举一反三。
  在平时训练时就要注意规范答题,纠正不良习惯。注重主观题的答案设计要“要点化、序号化、层次化、规范化、政治术语准确化”,拿到应得的分。对于主观题拿不到高分的同学,可以尝试在一段时间内,抄写甚至默写高考题的参考答案,从中感悟和理解。在平时的考试过程中,要保证每周“限时限量”练习,做好做题速度的训练,提高“作战能力”。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回望2012年广东高考政治试题,是一份彰显新课程理念的给力试题,笔者抱着一种学习和研究的态度,希望抛砖引玉,与各位前辈和同行共同寻找更为有效的复习方法,为2013年高考助力!
  (作者单位: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责任编校 李平安
其他文献
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历史试题第28题(以下简称第28题),试题如下:  2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
第一次坐火车,是因为考上了大学。  第一次坐高铁,是因为要去参加研究生面试。  第一次坐飞机,是因为要去广东参加研究生学术论坛。  每每“解锁”一种新的交通工具,刁文鑫都不禁会想起小学毕业时,老师曾对大家说过的话:要努力学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们现在读书的地方仅仅是三层的小楼,等你们读到初中、高中、大学,就会看到一个比一个好的学校,见到一处比一处美的风景……临时课堂  刁文鑫小学就读于山东省滕州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中对家国情怀的定义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是对上述家国情怀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在对人民、国家的大爱基础上融入了对世界的爱。究其本质,“家国情怀”是人对家人、国人、世人的一种深情大爱,
广袤乡村,有中华文明的根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守望着游子的乡愁。没有文化滋养,乡村就如鸟无尾翼,难以飞高飞远。  全面振兴乡村,既要兴业,更要兴文。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也是重要内容。乡村文化振兴,既要恢复、传承传统民间优秀文化,也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对优秀乡村文化进行更新升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8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亿。 “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但据研究,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说  近日,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
“以理服人”是议论文的本质,也是其特性。一般而言,只要把观点阐述得清楚明白、充分透彻,有理有据,从而在字里行间激荡强大的逻辑力量,就算是好文章了。所以,情感这文学殿堂里的宠儿,在议论中就常被有意或无意地打入冷宫。其实,议论文固然在于“以理服人”,但与此同时又有款款深情扣人心扉,那不是锦上再添花吗?例如:  不要轻易说“不”,铸就的是一个民族的不屈斗魂!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泱泱长史,中华子女一路走来,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的一个评分要求。写出富有文采的文章一直是考生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发现较多的为“有文采”而“文采”的文章,得分并不高。例如:  意气,它能使我领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凄美;意气,它能使我体会“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闲适……(2006年湖南一考生的作文《谈意气》)  表面看来,引用诗词名句,语言优美。但认真研读,却不明白引用这么多的名言名
一、韩开春散文印象  2012年,广东高考文学类选考选用了韩开春的《荷叶》,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出自韩开春散文集《水边记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2010年《散文》选载了这篇文章(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过图片和文字解说,介绍了26种水生植物。通过个例,分别讲述了它们的形态、产地、生态环境、生长特点、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等。有的结合了民间传说、诗歌、古籍,有的穿插了作者的童年趣事等,不
夕阳余晖 图/雷俊忠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兴安镇源江村位于兴安镇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摩天岭山中,四面群山环抱,因条件恶劣,路途坎坷,曾是兴安镇最偏最穷的贫困村。  四周高耸的群山造就了源江村独特的小气候,自然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绝美。因交通不变,高耸的群山成了阻碍源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行山”。  脱贫攻坚战以来,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风电场落地源江,公路直通村屯,源江村因地制宜走了一条“旅游 现代休闲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1]。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笔者以为,抓住组成历史叙述的基本元素——历史概念的解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