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魅惑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onba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二字,其义颇为玄奥而明媚。
  先说“古”。《说文解字》释“古”字云:“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凡古之属皆从古。”徐铉等曰:“十口所传是前言也。”段玉裁注引《大雅毛传》:“古,故也。”又说:“按故者,凡事之所以然。而所以然皆备于古。故曰古,故也。”可知,“古”字非仅是一表时间的名词,更是对古老传说和故实的一种指认。《逸周书》云:“天为古,地为久。”又说明“古”之为字,可大可久,上可参赞天地之化育,下能以不变应万变。《论语·述而篇》中,孔子两次自承“好古”。如开篇第一章即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第二十章又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所谓的“好古”,即爱好古代文献与学问,尊崇“前言”与“故实”之意也。甚至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好古”也可理解为“好学”。
  再说“典”。《说文解字》释“典”字称:“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又,《尔雅·释言》云:“典,经也。”“典”之为字,象“册在几上”之形,盖指民族文化中带有源头价值及典范意义、具有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的大经大典,后亦泛指文献、制度与典籍等。至于“典”字所包含的其他意义,则不在“古典”一词的涵摄范围之内。
  “古典”作为一个词语,汉代即已出现。其义有四:
  一指古代典章制度。如《汉书·王莽传》载:“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于古典,缪于一统。”又《隋书·地理志上》:“(汉高祖)扫清祸乱,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清史稿·礼志五》:“与其附会古典,不如恪守成规。”这里的“古典”,略同于古籍中常见的“故事”(旧制)。
  二指古代典籍。《后汉书·樊准传》云:“(孝明皇帝)庶政万机,无不简心,而垂情古典,游意经艺。”三国魏应璩《与王子雍书》称:“足下著书不起草,占授数万言,言不改定,事合古典,莫不叹息之矣。”
  三指典故。如陈寅恪先生所谓“古典”“今典”,即是。其义甚为通俗易解,此不赘。
  四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正宗或典范的事物及其风格。举凡带有典雅、保守、怀旧、正统情调和特色的建筑、园林、绘画、音乐、戏曲、文学等艺术样式,皆可冠以“古典”二字。
  而今天通常所说的“古典”,意涵已经萎缩,大抵是指古代流传至今的“经典”,以及弥漫在经典中的古典情怀与韵味,仅此而已。而“古典”二字所散发出来的诗意,却常常比“经典”更为馥郁而悠长。
  关于“经典”,阿根廷小说家、诗人博尔赫斯(1899-1986)是这样解释的:
  经典不是指一本书拥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经典是指一本被世世代代的人们由于各种原因的推动,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所阅读的书。
  博尔赫斯热爱中国文化,他的“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跟其同时代的中国儒者钱穆所强调的“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真是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遗憾的是,今人由于太过轻薄与浮躁,常常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追逐时尚和新潮上,而缺乏对“古典”或“经典”的“温情与敬意”。加上各种声光电气产品的诱惑与裹挟,海量的资讯和信息蚕食着现代人心灵和精神的自由,也稀释着阅读和思考的浓度,古典的诗意和灵光变得越来越难以捕捉而近乎奢侈了!
  近些年,“古典学”的研究渐渐成为一个热点,相关研究及著述多了起来。这在一切都求快、求新、求变的当下,无疑是一件好事。
  古典学原本是西方学术的一个概念,大体是指对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文献及西方古代文明的研究,横跨语言学、文学、哲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在中文的语境里,虽则并无“古典学”一说,但却未尝没有可以对应的概念,比如,相对于“新学”的“旧学”,相对于“西学”的“国学”,或者,通常所说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都可归入中国“古典学”的势力范围。当然也有比较狭义的界定,如裘锡圭先生在“重建古典学”的倡议中,就以“古典学”来指称对先秦上古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的研究。
  这本浅薄的小册子自然与高深博雅的古典学扯不上关系,之所以冠以“穿越古典”的书名,原因有三:一来,我对“古典”二字素怀迷恋,曾在报刊开过“古典评弹”之类的专栏,又曾出过名为“古典今读”的系列丛书;二来,我所供职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向以融通古今中外之学术为职志,前几年在哲学系中国哲学学科下面,特为辟出“古典学”一科,下设“经学”和“古典诗学”两个专业方向,且与我的教学和研究多少有点关系;三来,比之2010年出版的第一部个人文集《有刺的書囊》,这本集子在学术趣味及文化立场方面,确实呈现出了某种“转向”,即从对“今典”的观照阐发转向了对“古典”的寻绎省思。只不过,对古典的寻绎和省思,依然没有离开对现实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追问和分判,故不妨谓之“穿越古典”。某虽不才,私心所措意者,不过是通过致敬古典,进而呼唤古典精神的回归罢了。
  本书共三十篇文章,分四辑:第一辑“古典杂论”,收录古典诗论、文史考辨方面的论文九篇;第二辑“文教新说”,拣选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及书院研究等方面的文章七篇;第三辑“书里书外”,收有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书评六篇;第四辑则是“演讲序跋”,计凡八篇。这些篇什基本上写于最近五六年,差不多都与古典和阅读有关,尽管水平有限,用力不均,属于“卑之无甚高论”之类,但总还算“修辞立其诚”,立此存照,或许不至有碍观瞻吧。是为自序。
  (作者简介:刘强,字守中,别号有竹居主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家讲坛主讲嘉宾。著有《世说新语会评》《竹林七贤》《世说学引论》《惊艳台湾》《魏晋风流十讲》《古诗写意》《世说三昧》《论语新识》等十余种。)
其他文献
清朝的文字狱使文人普遍将自己的文字和生命一起埋到了故纸堆中,金石考古之类无关时局的学问大盛。蒲松龄则独辟蹊径,选择以鬼的世界为舞台,在讲鬼的传奇中,抒发心志。他在《聊斋志异》中的鬼故事,传到后世,说起来空口无凭,演出来又总觉着不真,即便是香港电影来来回回地翻拍的《小倩》,也因为添了太多的佐料而让人觉着离题千里,倒是那些画出来的形象与人们的想象总是有几分贴合着。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连环画很早就开始
郑重先生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长期担任《文汇报》高级记者,同时也是著名的传记作家与当代史专家,在文化艺术界享有盛名。《聚散一杯酒》(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是郑先生历年所写的文化艺术名家人生故事与艺术成就的文章结集。在长达半个世纪中,郑重以记者与后学的双重身份,采访了诸多文化大家,众多文化名流的故事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近日,围绕《聚散一杯酒》一书,笔者专门对郑重先生做了一次访谈。
观人学源远流长,最早被当作甄别人才的标准,出现在儒家的文献典籍中:“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汤取人以声,文王取人以度,此四代五王之取人以治天下如此”(《大戴礼记·少闲》),“五王”以形貌、态色、语言、声音、器度为观人标准,选拔肱骨贤士,谋求天下大治。故有“五王”之“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刘劭《人物志》序),即帝尧因为能识别才德
谭恩美与《奇幻山谷》  从1989年发表《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而成功登上文坛以来,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Amy Tan, 1952- )先后通过《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 Wife, 1991)、《通灵女孩》(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 1995)、《接骨师之女》(The Bonesetters’ Daughter, 2001
说起老舍,一定离不开北京,更离不开他在北京的故居丹柿小院。老舍故居位于北京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老舍解放后的住宅。他从1950年4月搬入直至1966年8月去世,在这个院子里总共生活了16年。这里是他平生居住时间最久的一处住宅,他创作于解放以后的全部作品都是在这个小院里写成的。  老舍是个恋家的人。他吃在家里,写在家里,把朋友请到家里。他很少离开这个院子,开会不住招待所,一定回家住。午饭
继在美国上映一年后,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9月下旬在中国大陆公映。该片由两届奥斯卡奖得主英国导演凯文麦克唐纳执导,制作团队除副导演夏珊珊外均为外国人,可谓是国际声音讲述的中国故事。  蔡国强或许并非家喻户晓,但提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脚印烟火,2014年的APEC烟火,还有白天烟火九级浪,人们才知道他是享誉全球的烟火艺术家。  蔡国强生长于福建泉州,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大部分烟火艺
政治家的自传往往仍然谎话连篇,小说家的自传写着写着恐怕难免杂糅幻想,在这一点上戏剧作家可谓既忠实于自己的技艺又不作伪饰,他们只是将过往经历小心编织,安排出起承转合与低谷高潮。  一代剧作明星莫斯·哈特的传记《从布朗克斯到百老汇》算得上这方面的典范,这不是一本戏剧作家的成功史。在他的笔下,童年的贫穷,亲人的离去,尽管悲苦,却不是绝望,不停的挫折底下,愈勇的是戏剧之梦。就像如今每一个身处黑暗影厅观看好
在一次和木斋老师交流时,他提到“人类的认知过程是应该从概念出发还是从原点出发”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获取一个认知,若一开始便从某一概念出发是有相当大的风险的,即便这个认知是符合真理的,那也很难与其他材料相系联,发掘出其他认知来。他是经常在课上讲做文学史研究时提及“原点”“原典”的,只不过这是他第一次明确地谈人类的认知过程,跟木斋老师的这次交流对我的启发很大。  这原是一门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报告节选,我
1978年,我国恢复了中断12年的研究生制度,迄今整整四十周年。40年来,我国研究生工作不断前行,成就斐然,培养的研究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最主要的力量,也成为其他各行业的骨干人才。一批批学子接受研究生教育,在文化建设的大潮中成为弄潮儿,作出重要贡献,谱写历史新篇章。可以预期,四十年前恢复研究生制度的举措必将永垂青史。我本人是这一制度的见证人和受益者。  我原来工作的单位是湖北大学,湖大当时
《博览群书》编辑部:  近日,闲来翻书,上有一文《前赤壁赋》,突出感觉有些不对,心想这应该是《赤壁赋》吧。便又随手翻检起家里的相关书来,结果,有称之为《赤壁赋》的,也有称之为《前赤壁赋》的,但到底谁是谁非?真还成了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前赤壁赋》,而不是《赤壁赋》。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了真正弄清这个问题,并引起今后编辑出版者重视,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