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点出发的启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x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和木斋老师交流时,他提到“人类的认知过程是应该从概念出发还是从原点出发”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获取一个认知,若一开始便从某一概念出发是有相当大的风险的,即便这个认知是符合真理的,那也很难与其他材料相系联,发掘出其他认知来。他是经常在课上讲做文学史研究时提及“原点”“原典”的,只不过这是他第一次明确地谈人类的认知过程,跟木斋老师的这次交流对我的启发很大。
  这原是一门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报告节选,我们的课程报告每个同学写得都很不同,谈什么的都有,提出了很多未被概念化的东西,这种课程报告在我看来,很是自由的,学习一门课的学生不必限制在一门课的框架体系里进行思考。这种报告写起来舒服,不必先把自己框在哪个领域里面,实际上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人的认识规律的。写报告那段时间,我正在读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弗莱的原型批评,思考一些后现代理论学者提出的问题,一边听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课程,也一边听木斋老师研究《红楼梦》的过程,虽然不成系统,但这些东西刚好碰在一起是很有力量的,它们很神奇地隐隐约约产生丝丝的交流。它们没有指向研究的成果,而指向认知过程,我也不知道顺着哪条线的牵引就这样写下来了,写完一看跟课程没多大关系,不过左右是在木斋老师的课程报告里“纵马”,“纵马”要比记录马的体检报告更有生发力一些。这篇总结主要谈的是艺术在学术中的地位以及古典文学的新生机。
  从古代文学史的第一学期授课开始,木斋老师就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術研究功夫,而非一般的艺术鉴赏,刚入门时我很疑惑,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学术研究是否会消解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学术将离文学更远还是更近? 撇去对学术研究的贡献不提,观照文学,正道始终离不开知识性、艺术性与人文性。借助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先将文学学术研究中的文学对象悬置,我们比较容易看清一些。批评家弗莱说,“艺术鉴赏的历史只不过是批评结构中的一部分。”“在艺术鉴赏史中,已见不到客观的事实,所有真理都被理论家用黑格尔的方式(感性的理念显现)劈成半截的真理。”艺术鉴赏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并且对它的工作只是关于文学的一部分。在文学史的研究上,艺术鉴赏只能作为系统构建的一份质素,如果全部的文学史变成艺术鉴赏史,则就像弗莱所说的,看不到客观的事实,真理已变成半截的真理。但这不意味着这我们要抛弃艺术鉴赏,将文学研究完全科学化,变成缺乏感性与人文关怀的死物。老师引导我们从惯有的艺术鉴赏中走出来观赏新天地,是意欲扩展我们看待文学的视野,启发我们摆脱专横的、感情用事的修辞,摆脱把许多论证内容变成含混的故作神秘的东西。
  但是,若不重视文学的艺术性则丧失了文学最基本的特质,文学艺术中属于审美或沉思的部分,将成为艺术或批评的归宿。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延伸到第二部分的内容之中。
  我相信古典文学的研究需要永久延续,它们新生的价值不是对历史的还原,而是存在于当下与未来,它们承担着滋养人之根基的作用,为未来提供永续的信仰。当人类一步步从原始走来,累积到构建的文化大厦直上云霄的时候,生命一代代的更替,人们在云山雾绕之中不是何处是山头,何处是倒映的虚像,何种才是值得追问的本体时,还尚有追问的实体(人类的传统)保存。艺术研究的新任务之一,在于重新发现功能,当然不是指难以办到的原始功能的恢复,而是在新的背景下对其功能进行新的 创造。当代文化需要沟通人类的“大文化”传统,需要大文学史观来沟通古今文学,大文学史观不仅可以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连成一个整体,甚至也可以将古今文学发展看做一个生命体,其中有变异、置换、融合等,不至于形成古今的断裂,致使现代人接触具体的古典文学时都像返古一样,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历史也同现代一样,不是静止的死物。
  所谓“文艺复兴”都只是再创造,当代古典文学的研究应该允许重建,不然就像历史上的死语言,而无法走向未来。古典文学的重现与重建也有助于缓解当代人的虚无主义、存在的焦灼等问题,它不是简单的复古,应该承认“以往的文化并非仅是人类的记忆,而且也是我们已埋葬了的自己的生活,对它进行研究就会掀起一种识别和发现的景象,这是我们所见到的不是我们从前的生活,而是我们当今生活的整个文化形态”(弗莱《批评的解剖》)。记得老师讲苏东坡的一堂课时,提到在台湾做苏东坡巡回讲座时,一些老人就跟着从北一直听到南,他们是把苏东坡当信仰的。后来在对当代的文化知识概念等产生虚无焦灼的时候,从苏东坡等人那里可以获得某种解答,这种虚无的焦灼在一些人看来只是游戏,却很容易击中我们这一代文化断裂的年轻人。这使我想到从过往的历史文化之中,当代人的确可以获取某些力量,那些文学艺术所承载恒久的、普适的东西依旧有巨大的力量,并且能够深入生活,这是古典文学在当代焕发新生机的好例子。前提是这些东西有人继承,不然这种力量的脉络就断了。我想大学的课程不只是学习知识与方法,也应当拓展人的思维与关怀等。
  (作者系中山大学在读本科生。)
其他文献
中篇小说《追赶队伍的女兵们》是当代著名作家邓友梅的重要作品之一,发表于《十月》杂志1979年第1期,引发好评。1980年根据小说改编、由郝光执导的电影《女兵》公映。1982年,这篇小说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在邓友梅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的作品中,《追赶队伍的女兵们》通常被视为新时期军事题材或军旅文学的代表作品而得到研究与肯定。重读这部中篇,不仅能让今天的读者重回那战火纷飞
侯良学,1966年生,山西闻喜人,当代著名生态诗人,曾就读于山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生态诗集《让太阳成为太阳——侯良学生态诗稿》(三晋出版社,2010版)、生态诗剧《圆桌舞台》(三晋出版社,2011),2012年被聘为厦门大学生态文学团队兼职教授,诗作《活熊取胆》获“首届连州市环保诗歌大赛”铜奖。2018年1月,侯良学的生态诗集《自然疗法》于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笔者对其进行了访谈。  龙其林:
乔丽华所著《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的修订增补版,新近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了。我认为,此书的重要价值首先在于作者对朱安进行了历史性还原,并因此对鲁迅也进行了一定的还原和剥离,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鲁迅,重构了鲁迅的某种复杂形象。  朱安是一个卑微的人,也是一个受压抑的人,这不仅是指她自身的普通和自卑,更是指她一生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但是,再卑微的人,只要活着,就会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生命价值。朱安常常
清朝的文字狱使文人普遍将自己的文字和生命一起埋到了故纸堆中,金石考古之类无关时局的学问大盛。蒲松龄则独辟蹊径,选择以鬼的世界为舞台,在讲鬼的传奇中,抒发心志。他在《聊斋志异》中的鬼故事,传到后世,说起来空口无凭,演出来又总觉着不真,即便是香港电影来来回回地翻拍的《小倩》,也因为添了太多的佐料而让人觉着离题千里,倒是那些画出来的形象与人们的想象总是有几分贴合着。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连环画很早就开始
郑重先生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长期担任《文汇报》高级记者,同时也是著名的传记作家与当代史专家,在文化艺术界享有盛名。《聚散一杯酒》(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是郑先生历年所写的文化艺术名家人生故事与艺术成就的文章结集。在长达半个世纪中,郑重以记者与后学的双重身份,采访了诸多文化大家,众多文化名流的故事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近日,围绕《聚散一杯酒》一书,笔者专门对郑重先生做了一次访谈。
观人学源远流长,最早被当作甄别人才的标准,出现在儒家的文献典籍中:“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汤取人以声,文王取人以度,此四代五王之取人以治天下如此”(《大戴礼记·少闲》),“五王”以形貌、态色、语言、声音、器度为观人标准,选拔肱骨贤士,谋求天下大治。故有“五王”之“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刘劭《人物志》序),即帝尧因为能识别才德
谭恩美与《奇幻山谷》  从1989年发表《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而成功登上文坛以来,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Amy Tan, 1952- )先后通过《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 Wife, 1991)、《通灵女孩》(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 1995)、《接骨师之女》(The Bonesetters’ Daughter, 2001
说起老舍,一定离不开北京,更离不开他在北京的故居丹柿小院。老舍故居位于北京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老舍解放后的住宅。他从1950年4月搬入直至1966年8月去世,在这个院子里总共生活了16年。这里是他平生居住时间最久的一处住宅,他创作于解放以后的全部作品都是在这个小院里写成的。  老舍是个恋家的人。他吃在家里,写在家里,把朋友请到家里。他很少离开这个院子,开会不住招待所,一定回家住。午饭
继在美国上映一年后,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9月下旬在中国大陆公映。该片由两届奥斯卡奖得主英国导演凯文麦克唐纳执导,制作团队除副导演夏珊珊外均为外国人,可谓是国际声音讲述的中国故事。  蔡国强或许并非家喻户晓,但提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脚印烟火,2014年的APEC烟火,还有白天烟火九级浪,人们才知道他是享誉全球的烟火艺术家。  蔡国强生长于福建泉州,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大部分烟火艺
政治家的自传往往仍然谎话连篇,小说家的自传写着写着恐怕难免杂糅幻想,在这一点上戏剧作家可谓既忠实于自己的技艺又不作伪饰,他们只是将过往经历小心编织,安排出起承转合与低谷高潮。  一代剧作明星莫斯·哈特的传记《从布朗克斯到百老汇》算得上这方面的典范,这不是一本戏剧作家的成功史。在他的笔下,童年的贫穷,亲人的离去,尽管悲苦,却不是绝望,不停的挫折底下,愈勇的是戏剧之梦。就像如今每一个身处黑暗影厅观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