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如何学好语文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u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对语文学科一直有一种“打开思路,培养能力”的倾向与追求,尤其是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这种理念被深入地引进了课堂,给教师学生展开了一个全新的语文教学世界。“局限于课本”的教学显然已不合时宜,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该如何学好语文,成了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和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就当前的教育形式和社会需求,针对初中学生该如何学好语文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立足课本,放眼世界
  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时,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那一刻,他就用那双懵懂的眼睛观察着周围陌生的世界。“看”是人的一种本能,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的中学生也离不开一个“看”字——多看多观察。中学生通过对旖旎的自然风光、百态的社会生活、曲折的人生经历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与思考,让课本知识回归自然,回归社会,从现实生活中找到教科书的影子,不仅可以使我们的中学生获得在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丰富和完善中学生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初步锻炼中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领悟能力,提高中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鉴别水平和适应能力,有利于中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初中学生牢固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念,不读“死书”,明白语文学习的课堂并不局限于教室里,而是在社会的广阔天空中。
  二、读圣贤书,闻窗外事
  古语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的语文教学是否还让初中生恪守这一信条呢?恐怕此路已不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读、写、听、说的整合过程,让学生们多听是必不可少的。多听老师课内讲解,多进行课外听说训练。课内听教师对教材的讲解重要的是听取并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听取教师分时讲解教材的方法与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课外多听新闻、听讲演、听辩论、听别人对话等。在听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别人的语言词汇,学习别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技巧,并同时吸收和积累有用的信息材料。将课内听讲和课外听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学生 “鼠目寸光”。
  三、敢于多说,善于多说
  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勇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积极参与诸如演讲辩论的语言训练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只有在课堂上敢于说,在课外善于说,这样才能使中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四、勤读好书,善读美文
  勤读好书是学习语言的关键环节。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可谓多矣,足见勤读书的重要性。简单地说,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阅读的过程。学生在读书时,除要勤读之外,还要会读书、善读书。课本上所选的文章可堪称为美文中的典范。学生要在把美文读懂、读深、读透的基础上还要会把美文读活。在阅读实践中还要善于汲取有用的知识,诸如学习别人的词汇语句、构段谋篇、选材剪辑、构思立意等等;学会从美文中到美文外的迁移,努力提高阅读美文的分析理解、品评鉴赏能力。总之,勤读美文的结果就是要在阅读过程中读出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五、乐于尝试,好动纸笔
  可以说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写作能力最能体现一位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写作却又是当今中学生最不喜欢也最难啃的“骨头”。既不能放弃也不能写不好。学生在尝试过程中不应仅仅完成教师的命题作文,还应是日记周记、读书笔记、随笔杂感常写常新;尝试范围不应仅限于校园生活,而要写写千姿百态的自然、变化万千的社会、生息繁衍的人间;尝试的问题也不仅限于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而要尝试写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尝试过程中不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而是要善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亲身体验;尝试不回避模仿,在模仿中大胆借鉴,推陈出新。只要勤于尝试,让手中的笔动起来,写作将不会是一件难事,而会成为学生的一件乐事。
  六、好在记录,多在记录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记录,盲目记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录这一学习方法不应忽视。然而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总不能像“狗熊掰棒子”那样吧,况且对一些名篇佳作、诗词名句,我们历来就要求背诵。可见,多记忆也是初中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语文往往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课堂笔记就是记录,课本要求背诵的内容全部为记忆内容。然而语文知识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我们的大脑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知识信息立即存入和保持长久的记忆。因此十分有必要把所学的知识信息以书面的形式记下来以备日后巩固和检查复习。经常记忆知识,经常对所见所闻的知识信息作记录,对语文知识的收集整理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一劳永逸。
  综上所述,初中生如何学好语文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上述方面就如何进行读、写、听、说进行了一些探讨,各个方面不是也不能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只有充分的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地让学生由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式过渡到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只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将读写听说整合起来,用好语文学习的金钥匙,才能真正开启语言的智慧之门。
其他文献
语文本身博大精深,要想学好语文,不能不多读多看。但单纯的靠课本,那是远远不够的。但一个教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很难跟得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怎么办?网络,为我们语文老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用多媒体充实课堂,把课堂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一、多媒体能给学生带来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但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语文教师和中学生的共同感慨。许多同学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抓耳挠腮,感觉无事可记,无话可说,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魅力呢?在此,我谈三点关于写作教学的尝试。  一、重视阅读积累  著名教育家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是 “源”,“写
期刊
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除了有量的增减,还有质的提升,与之有关的教学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校教师在“应试教育”环境中,习惯了精英教育的那一套运作模式,其教学理念与“应试教育”相适应。所以说,如果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从“心”开始,即不彻底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仍然按老一套“行事”,则这一次课程改革的效果将很难预料,弄不好又要纠偏,甚至造成灾难。课改要求从“心”出
期刊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在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几种类型之后,逐渐转移到“新材料作文”的命题上来,其特点和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些同学面对这一变化,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与旧材料作文相提并论,或者当成话题作文胡乱拼凑,导致偏题、跑题,出现高考考场严重失利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懂得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把握不准写作的要领。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三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新材料作
期刊
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思想是:针对学生写作实际,努力探索学生作文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水平。这也是我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重点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一、要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  在作文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不爱写作文。要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就要求教师为他们打开心结,让他们产生想写作文的动机和兴趣。要让学生知道作文就像平时聊天一样,
期刊
一直以来,学生都对作文有着畏难,甚至恐惧的心理,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任务式”的“瞎子”作文。学生不会在作文中说自己的话,更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个空心的人。放飞想象,促进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发展,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写作是作者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将知识、思想、观点、态度表达出来,把心中之意化为笔下之文。新课程要求学生作文“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给初中作文教学指明了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互学,以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浅尝辄止,草草收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应根据文本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当“剖”则“剖”,以达成语文教学之学生学习能力的突“破”。  一、课堂教学需要“剖”  “剖,判也,从刀咅声。”现代汉语作解剖讲,引申为剖析。医学上对重病患者进行病理分析经常用解剖的
期刊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的分量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写作是学习语文学以致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体现,是培养实践能力的一种手段。在语文科考试中,小学100分值的试卷中作文占百分之三十,初中中考150分值中作文为60分,占百分之四十。.作文犹如语文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语文也。既然作文如此重要,作为学生怎样写出一篇好的作文,让老师眼睛一亮,得到读者的肯定,回报一个满意的分数在语文
期刊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法,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是,如果运用不合理,也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一、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
期刊
“名著阅读”势在必行,但任务无法落到实处。据某校初三的一项“名著阅读”专项调查显示,该校初三数百名学生中,能够较为完整地阅读中外名著达到五本以上的,不足1%,三本以上的,不足20%,二本以上的,不足50%,有至少10%的学生没有读过一本名著,只读过一些诸如《老夫子》《机器猫》等漫画作品,或是《故事会》《读者》等报刊杂志。这样的现实,是对课标要求的忽略吗?不是!只是老师无法去开展,学生难以去落实罢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