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四方面入手,就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展开探究,以期深化对数感培养的认识,为学生打造积极融洽的数学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数感的强化建言献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7-0166-01
  所谓数感,简单来看即对数的感知和理解,是一种自主的、无意识的行为,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繁复的数学知识。下面笔者主要基于自身数学教学经验,就数感培养的相关问题和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数的比较中不断强化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对数的比较,掌握数字的相对数量关系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数字的认知,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多几个”“少几个”“甲是乙的几倍”等类似的比较描述,多利用数的比较来强化学生的数感往往会收获出乎意料的教学成效。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一课教学时,笔者先给学生展示一个100克重的玻璃球,再展示一个1千克重的玻璃球,让他们拿起来掂量一下,加以对比,思考一下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预估一下1千克会有多沉。也可以让学生右手手持1千克的玻璃球,左手手持100克的玻璃球,然后每次在左手多加一个100克的玻璃球,直到左右手的重量一样,由此推断出千克和克间的数量关系,便于学生理解。除了千克和克,其他单位关系的教学,如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的教学,教师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教学,给学生备好一些不同长度的绳子,1厘米长的、1分米长的、1米长的......在对比展示中使学生明确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差别,并由此推断长为1千米的绳子有多长。
  二、在动手操作中实现数感具体化
  小学生生性爱玩喜动,喜欢动手,喜欢操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多多基于学生的性格特征设计一些实践操作活动,以调动学生探索数学、探索数字的踊跃性,在动手实践中带领学生感受数字、研究数字,将数感强化逐步具体化。例如,在讲解《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节内容时,课程讲解便可以以“数字棒的认识”这一小活动为切入点,笔者事先备好100根数字棒,让学生在数字棒的操作中更为直接明了地感受各个数字的具体量值、数字1到100的量变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数字棒的数量多少便能知道数字的大小,之后再让学生自行操作,随机说出某个数字,让他们通过手中的数字棒把这个数字表示出来,以此锻炼学生的数字感知水平,在自主活动中完成对数感的强化。
  三、在数的运算中逐步培养数感
  数感贯穿于学生计算、学习的所有环节,如解题要用到计算方法的选取、这一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计算结果正确性的判定等等,同一道题目也有不同的解法,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解法也有所差异,掌握的解法越多,数感也就越强烈。实践教学中,笔算教学的关键性毋庸多言,但口算教学同样也不能忽视,口算除了有助于强化数感,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数学能力之一。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笔算,忽略了口算,这种重头不重尾的片面行為必须及时改正,要将口算训练视为强化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
  四、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数感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产生于实践生活又服务于实践生活的学科,换而言之,数学是人们辩证定量事物的重点所在,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数学同生活的关联性,也即以生活经验为引导,来学习具体的数学知识,以调动学生的探究自主性。数感的培养是在循序渐进的范式教学中逐步积累、慢慢生成的,要想培养起优良的数感,教师便要多多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去剖析、去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关键性,学会用“数”应对常见问题。比如说,在讲解“认识人民币”一节内容时,笔者便让学生在课前备好一些常用文具,如橡皮、铅笔、练习簿等等,用来作为售卖的“商品”,笔者自己则找好充足的人民币样币教具,如此,数学课堂便被打造成一个虚拟的“文具店”。随后,“文具店”开始营业,学生轮流来做售货员和顾客,笔者适时提出要求:“给大家10元人民币,看谁买到的文具最多”“李老师买了一支铅笔,一个笔记本,他要给售货员多少钱”,让学生按要求继续“购物”。
  购物活动结束后,还要适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买卖”成果作总结,“买”了什么、“卖”了什么、“买”了多少钱的、“卖”了多少钱等等。以这样的形式把日常购物问题同数学知识的学习整合于一体,一来使学生更清晰地明确人民币的定义和数值关系,二来也在“买卖”“购物”的生活场景中提升学习“数”的热情,培养数感、强化数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感的培养自有其实践价值和可行性,数学教学者身为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人、引导人和负责人,必须躬身实践,不断强化对数感培养的认识,致力于数学教学的深入创新,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培养数感。
  参考文献:
  [1]陈扬帆.为小学数学课堂留点“空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
  [2]邹影珠.小学数学课堂“说”的训练的重要性[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小学数学又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能否喜欢数学、学好数学决定着学生后期数学教育的成效。因此,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恰恰因为数学课程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导致期内容乏味、繁琐、有一定难度,这也使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导致数学成为学生心中的难点和痛点。就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学生比较难理解和运用的部分是应用题部分,应用题是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實际问题相结合的逻
摘 要幼儿的培育对于社会、家庭不管哪一方面来说都是一个重大且复杂的问题,在其中要兼顾到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和认知能力形成的培育,目前也已经形成了多方共育的原则。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场所,这就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双方探索有效的共育策略,将双方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0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较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识字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在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丰富识字教学,以学生为主开展多样化、科学合理并且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让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识字方法和观念,并在识字上有一定的提升。  关键词识字教学;主体参与;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以生为本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而新课改下教师的追求目标是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当中,不仅可以实现高效理解知识,也能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构建的策略上,需要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知识的教学中,这样知识才能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成长,而教学效率和效果也就可以逐步提升,这是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以生为本;
摘 要立德树人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并不是说在某一课程教学内就可以完成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都注重德育教学的渗透,这样才可以在长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本文将对立德树人视角向小学数学教学展开探讨,充分发挥数学教学对于德育教育的影响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可以养成正确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
摘 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初中的英语教师也不能落后,这对每个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具体到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也越来越注重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引领学生的英语学习走向深入并顺利实现学科素养的逐步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C41,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152-02  21世纪
摘 要留守儿童是我国近年来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民生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农村家庭的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无法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容易滋生许多问题,需要提起重视。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5-0125-01  家庭教育对于个人具有非常重要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可以运用文字正确地表达出个人的真实情感与思想,并且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理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写作,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表现形式。同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学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技巧,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文将对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写出真正优秀的文章。  关键词核心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学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作为“新课标”改革后,深化课堂情感认知教学方法的产物——情境教学法也逐渐深得大众教师的青睐。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更需要教师引入这类深化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情感认知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使用的实践意义及相关的使用途径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情景教学;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摘 要初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出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而存在的,学生们在经过了小学阶段的奠基,随后在初中阶段对知识点进行深化式教学,走向普高或是职校,之后的选择便需要学生们自己来做。也正因如此,在初中的教学中,教师们就更需要对学生们的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进行教学,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对自己产生一定的思考,这样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知识点灌输的教学模式下显然是难以实现的。本文便对于生本教学理念在初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