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妙语转化“绩优生”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化差生”是许多教师的口头语,而“转化绩优生”却往往使人大惑不解。这里的“绩优生”是专指那些学习成绩好而在思想品德、素质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的学生。因为这些“绩优生”的学习成绩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家人的偏爱,因此,致使个别“绩优生”的弱点发展成了缺点,缺点变成了缺陷。做“绩优生”的转化工作,采取谈话方式收效颇佳。
  与“绩优生”谈话,一般有三种方式:
  
  一、用谨慎的警示语
  
  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受表扬较多,家长更是引以为荣,致使他们自我感觉特别好。对这类学生,我常常在课堂上专挑一些有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请他们回答。他们答对了,我就点头默许;若答错了或者答不上来时,我除了让大家集体讨论外,课后还专门请他们到办公室共同探讨难题。有时,我会提一些相关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过一段时间再请他们回答,并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完美的答案,以此警示他们要谦虚谨慎。同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圈内”知识非常有限,更不用说“圈外”知识有多贫乏了。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了思维深度,又抑制了他们的狂妄心理,使他们不再“翘尾巴”。
  
  二、用委婉的提示语
  
  个别“绩优生”为了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总想以抑制他人来发展自己。自己有好资料不愿借给别人,别人有好资料又千方百计地搞到手。一旦发现某个同学成绩超过自己,受到老师青睐,就讽刺挖苦,甚至笼络一批人去围攻对手,非把对手从心理上搞垮,致使其学习成绩下降才肯罢休。这种“绩优生”在班集体中危害最大。老师可以借队会的时候有针对性而又不点名地批评这种现象,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团结协作、共同奋战的名人事迹或典型事例,在阅读课上有意识地让那些好胜心、嫉妒心强的“绩优生”读给大家听。这样,既教育大家,又重点教育“绩优生”。
  
  三、用柔中带刚的疑问语
  
  有些学习成绩一贯优秀的学生认为自己是特殊人物,恃成绩自傲,稍有不如意之处,就使小性、发脾气,甚至当着老师的面撕本子、扔东西。老师把他叫进办公室,就又哭又闹,或者用沉默的方式来对抗老师。对于这类“绩优生”,老师可采用软中带硬、柔中带刚的语气向他提出一些疑问,问他发脾气的理由何在,问他站在老师的角度又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问他这种行为会给班级造成什么影响……非要他谈出自己的看法不可。如果他又哭又闹或一言不发,老师可一面办公,一面陪他反思悔过,必须要他自己开口回答问题,并肯承认错误、写下书面保证后,才放他过关。一般来说,有自己亲口说出的话和白纸黑字写下的保证,再任性专横的学生也不会再犯同类错误了。
  教师转化“绩优生”的谈话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具体学生的个性、气质、心理承受能力而灵活运用。
  (本栏责编 晓 月)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程实验已经走过了七年的路程,可以说,我们经历了从最初的效仿到真正的实践、再到从实践中获得提高这样一个过程。在平时的教研活动及各类听课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们试图将新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等,这本无可厚非。然而,我们还看到一些课堂出现了过度追求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的现状。下面我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一些解析,希望能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堂好的语文活动课应该是非常鲜活的,即设计要活、情境要活、形式要活、指导要活。在丰富有趣的语文活动中,学生动口、动脑又动手,既增强了素质,提高了能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发展了个性。  语文活动课设计要“活”。要把语文活动课上活,首先要着重于外显活动,深入了解其特征。简单地说,语文活动课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动作性,讲究操作,以外显活动为主,活动尽管需要思考来支撑,却不能以内隐
主持人语:  每一个顽皮儿童的背后,都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破译的秘密。相似的行为背后,可能有不同的背景,从而需要不同的策略。方方的故事中所包含的心理学问题,值得每一位老师深思。    教育案例  去年8月我转任五(6)班的英语老师。按照惯例要向以前的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在与各位老师的交谈之中,方方这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节英语课,我认识了他,倒不是因为他的调皮捣蛋,而是因为我的特别关注。
在分析建筑业发展和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筑安全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具体分析了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建筑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包括培养目标的设定、相关课程的设置、理论教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实小学数学的教学大多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老师要找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诱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更应让学生学会从众多条件、信息中选出自己需要的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  一、
“五一”7天的假期很快过去了,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一下车,学生像小鸟一样扑向我。一边大声地问着“孙老师好”,一边围着我叽叽喳喳。呵,我一下子又找到了做老师的幸福感。  班上那个调皮的马乐,依然是不断地犯“错误”。真有点让人不敢相信,怎么上个月的进步就被这7天的假期过得荡然无存了呢?我有点怀疑自己的做法了:鼓励、赏识对这样的孩子有用吗?  周五放学的时候,见到了他妈妈,我又忍不住把马乐几天来的表现一
班主任总想把每一个学生都教好,使他们茁壮成长。然而,“十指有长短”,无论多好的班级总会有后进生。要使后进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转化”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    一、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    大多数后进生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差、受老师的训斥多、在同学中的威信低等原因,逐渐形成闭锁压抑的心理。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很低,缺乏自信心,情绪消沉。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