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悲伤的脸谱

来源 :城色in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nihao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京戏已是很遥远的记忆了。那时世事未通,人情更未勘破,只闻得锣鼓响,台上“咿呀呀”杀声震天,唱念做打却无从品评。倒是脸谱,给人以深切的印象,形如绘作,细处凝神,又极度贴合面部轮廓。
  兴许就是那时萌生的印象:蓝脸的窦尔顿、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色彩辨忠奸,纹理知心性,或冷峻或狰狞或威严或嬉笑,唯独不见伤悲。
  彼时苦思不得索解,而今恍然惊觉,真正悲伤的,或许是脸谱背后那张遮蔽的面庞。这或许是一个隐喻,贯穿着无暇悲伤的人生。所谓人生如戏,大抵可见。
  电影《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扮虞姬风情万种,却走不出戏文的框限。同是一辈子,在旁人,是直面时代的波诡云谲,缝隙中求生路。于他,则是戏梦之间演绎的无尽可能。正因为想象不会碰壁,与现实的倒错便更令人揪心。
  很多时候思量,如此用力的剧本与出演,非那个时代不可。身无半亩,无所负担,方能逼近戏剧性的颠毫。当大幕低垂,曲终人散,才分别出个中款曲,何谓情真意切,何谓往事如烟。
  说得有点玄虚,本意却简单:像程蝶衣那般的大悲大喜,现实中是不复存在的。人生之戏,并不剑走偏锋,讲求的是悲辛的调和与交集。但根本而言,人生喜乐滋心,却没有时间伤悲。
  吴念真落笔煽情,写猴硐矿区的煤矿工人,有千钧重。假使哪家孩子上课期间被叫去,多半要穿过重重的迷雾,望见矿坑口上堆放着惨白的担架,上边又叠着惨白的肉体,然后体验一把从头至脚的冰凉。在这种时刻,悲伤往往是第二位的,更多的是发蒙,是无力,是一片虚空中的死寂。


  野夫写投江的母亲,也是同样的例子。外祖父是黄埔士官生,外祖母乃大家闺秀,若是和平年代,定是天作姻缘。奈何连绵的战火迫使外祖父从戎元整,避祸他乡的外祖母独自抚养儿女。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外祖父因消息隔绝,另有婚育,却在解放战争时阵亡。扶灵往归的,仍是外祖母。因为这段关系,母亲终生痛恨外祖父,却因外祖父曾任伪职,被贴上政治标签,难以平复。此后,又遭逢野夫入狱的变故,及至人生路的末尾,终于向奔流的江河去寻乡关。这种离合,同样叫人说不出话,遑论悲伤。
  这都是平凡人的平凡事,只是置于大时代里,泛起星点的涟漪。至于更见庸常的当下,普通人的悲伤,其实也不着痕迹。
  按柴静的说法,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说的是独自面对际遇之多变,生涯之无常,难免无力。但严格说来,所谓深夜痛哭,固然戚戚难抑,却没有旁观者。这种悲绪是深烙在心底的独白,及至长夜将尽,终归会恢复平常的面目,拭去悲伤的表情。
  太多次,面对病入沉疴乃至行将挥别的亲友,只感到长久的钝重。忙于前后,侍在左右,并没有一星半点的散碎时间,去编织那个凄迷伤感的情绪之网。亦有太多次,眼见得忽如其来的变故,见人悲、见人喜、见人沉默、见人癫狂,也唯有感慨世事浇漓。至于职场变故、财帛之丧,说遗憾扼腕也罢,要以悲伤论之,不免活得太小了。
  说到底,人生不是山脚下的如泣如诉,而是不断翻越的过程。仰望耸然入云的高峰,看似是无可匹敌的障碍,一步步走过,也会觉出舒心与宽慰。哪怕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哪怕忽而了然,人终究要独自面对命运,都不必悲伤。涓滴意念,终会有汇流成河的侥幸。因为生活的初衷本来如此,上苍的美意也尽在其中。
  仍旧说回戏。电影《梅兰芳》大半是纪实,最撩动心弦的大抵是最后弃演的桥段。私意以为,梅先生惯看风浪,最终的“金盆洗手”,固然有气节的因素,也始于谦冲和淡然。他懂人生也懂戏,明白戏梦人生,该认真的须认真,当洒脱的也不必纠缠。至于悲伤,于过往无妨,于未来无益,实则是等而下之的。
  在藏纳人生百态的京戏里,找不出一张悲伤的脸谱。跳出梨园,回归本真,又何故再作茧自缚呢?
其他文献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粉墨覆面,笑靥如花,揽起水袖,掩不住眼波流转。又或是横生霸气,唱的是字正腔圆,声断意不断……席慕容说:“原来只有你孤身一人,独自背负着寂寞。”那么,台上过眼云烟的拥有,台下是否还能找回只属于自己的真实?  一出锁麟囊看罢,仿佛是过完了一段人生。湘灵含泪叹世间无常,“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纵使
期刊
戏曲荒淡 难觅其踪  记得小时候母亲哼着的曲调,清脆悦耳,婉转动人,“龙舟会上景万千,来往人不断,争把龙舟观。”那时年纪小,只会带着好奇听着悠扬的曲调。后来才把这曲山东柳子戏《玩会跳船》听全。女主角白月娟的一颦一笑,既喜又羞、虽笑还愁的情绪变化,传递了这位闺阁女子对心上人的爱慕。有人称柳子戏的演唱特点为:“小生唱得云上飞,青衣哎哎水中漂,花脸横磨声如雷。”应了那句俗语: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期刊
优伶,岁月中栖身  世人常以优伶并称,其实在古代二者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  上古之时,礼乐制度是社稷的基础。伶是乐官,调丝弄竹,执掌音乐,他们因为自身的音乐造诣而受人尊重。师旷、俞伯牙等人皆是伶工,孔子还曾向师襄学琴。  而优则是供人调笑娱乐之人,他们在史书中频频出没,却只能充当弄臣,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汉代东方朔虽然才气极高,又心怀远志,依旧因俳优身份被轻视。《史记》中记载:“东方朔,好诙谐,
期刊
如不在火车上晃荡一些时间,在“况且况且”的节奏里至少看完一本书,就称不上是一次完整的旅行。怀旧如我,坐着K字头的火车,感受车轮和铁轨摩擦的节奏,在不到一个夜的时间读完了半本书,其间,有位农民大叔帮我把行李举上了行李架,笑容朴实温暖。从一座节奏飞快的大城市到一座偏远的古城,是为着找寻沈从文先生笔下美丽的湘西村镇。从繁忙的柏油马路,踏上青色的石板古道,心中说不出的踏实,用一捧时光,看轻雾笼薄纱的烟雨凤
期刊
从花部乱弹,到人间雅韵  清代中叶以来,昆曲作为雅部正音,屡屡遭受弋阳腔、秦腔等诸多地方戏(花部)的挑战。北京这个大舞台,一时间南腔北调,诸音争鸣。  花雅之争是一场漫长的车轮战,最终结束这场战役的并非哪一个戏种,而是多个戏种通力合作的结果。  乾隆五十五年,扬州“三庆”班进京为乾隆皇帝贺寿。之后的数年里,四大徽班云集京城,风靡一时。自元代开始,北京就是北方的戏曲中心。这片土地能够包容一切,又能改
期刊
表演者: 郑秀文  流派: 流行  专辑类型: 专辑  介质: CD  发行时间: 2013-12-23  自2009年推出获得无尽荣耀的福音专辑《信 Faith》之后,Sammi已有足足四年未正式发行粤语专辑,实际上这张专辑在三年前就已着手进行收歌,数年磨一剑,Sammi与公司对新专辑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如果说当年《信 Faith》的主旨是“分享”,新专辑《LOVE IS LOVE》的主旨就可以
期刊
有些人这样评价东北菜:“雅致难及江浙、精细不如闽广、味浓逊色川湘”,然而亲身地东北一游之后,我这个江南水乡的姑娘却被憨厚朴实的东北菜深深地吸引了。东北菜在各地美食百花齐放的热闹场面里,的确是像足了另类。  用东北黑木耳炒一盘本地品种的矮棵大白菜,少油寡盐,菜味自足;在街头巷尾贩卖朝鲜桔梗、蜇皮的简陋小车上随便买二两咸菜;等酱大棒骨出锅了,牙手并用地撕扯松烂入味的肉,敲开骨头嘬骨髓,吱吱作声。  东
期刊
我是昨天下的飞机,刚到家的时候,妈妈却告诉我爷爷已经入土了。成年后走出家门,漂流四海,而今方觉事业有成,抽出时间回家探亲,却不想返家途中满心欢喜,如今只剩下悲凉酸楚。  也许眼泪已经在职场的拼斗中掩埋得颗粒未剩,未能送爷爷最后一程,却异常冷静。只是待下午时分,一个人坐在家中的老檀木椅上,念及爷爷生前点滴时,眼泪不受控地流下来。有时候会觉得人生正如诗里说的一般,乡愁就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爷爷
期刊
一直在想,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京昆之调,为什么?  对戏剧最初的记忆是家中墙上的一幅画,后来还曾撰文细数过画面上那个女人的美丽:一片被细雨敲打的芭蕉叶生动出一个迷人的黄昏里走来一个眉目凄楚的女人,迷离的眼睛不知看着远方的什么,雪白的衣袂在晚风中轻扬出湘水的韵致,古琴的流水声在裙裾间起伏着香色俱古的愿望。  这一切对走出画面的女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眼睛凝视着的远方。多少年了,也不曾有瞬间的轻转
期刊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一部名为《消失的地平线》的小说,书中创作出一个名叫“蓝月”的狭长山谷,一个位于山谷高崖处的名叫“香格里拉”的汉藏合璧且兼有天主教印记的喇嘛寺,以及山谷尽头一座叫做“卡拉卡尔”的标准金字塔形状的雪山,书中这个隐秘的小世界后来便被人们统称为“香格里拉” 。  1937年好莱坞据此改编的电影更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