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作业展评的实践策略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笔者通过艺术作品展览评价的基本内涵和背景,结合作业评价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艺术作品的游戏表现、随堂化展评、意境营造和聚力化展评这几种方法,试图探索一种更有效的艺术作品展评模式。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 作业评价 实践策略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也是我国初中课程标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而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重要依据就是作品评价,并且初中美术作品评价也是能够有效的提升素质教育,所以加强对初中美术课作业评价的研究也是十分的有必要。
  一、 美术作业展评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1.美术作业展评的基本内涵
  美术作业展示评价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美术作业的规范、质量,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学生的卓越意识,引导学生的审美标准,通过美术作业的公开展示,由师生重点比较、展示、评价作业的评价方法。
  2.美术作业展评的现实意义
  初中美术课作业评价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进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更好的促进美术课程的发展。初中美术课作业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艺术学习的客观事实,这也就是说应该重视学生对艺术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重视对学生的艺术学习态度、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等合理的评价。
  二、 初中美术课作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美术作业评价过于简单
  学生的作业,老师根据自己的判断,给出一个评级或打一个分数。这种评价的方式比较简单,学生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好在哪里,差在哪里[1]。并且这种评价的方式也很难激发起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严重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并且也是违背了艺术教育训练的目标和意图。
  2.美术作业评价不够全面
  当今中学美术教师大多以传统的方式看待。作品中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这种评价方式受到当前填鸭式教育的影响。并且还极大的影响到了学生的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并且还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想象力。
  三、 初中美术课作业评价的有效措施
  1.展评游戏化
  在设计和应用的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现场表演来展示呈现他们的工艺品,使他们感受到艺术的实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例如,《在霓裳之舞》这一节课中,学生利用报纸纸、皱纹纸、柳枝、麻绳、鲜花、废旧包装袋等材料制作各种新颖的服装。作品完成后,我让各小组的模特在音乐声中现场走秀,同时设计师阐述本组服装的创意说明,最后由公众评委选出最好的服装。此时,教师点评学生在作品中的独特之处,会极大的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声欢呼声响彻班级,这节课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因此,我认为有效评价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2.展评随堂化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几乎所有的课堂都适合用实物平台及时展示学生的作业和评价。通过自评、小组内互评等方式选出组内的诸如“最有创意的作品”、“代表本组最高水平的作品”、“最具提升空间的作品”。再由其他组的学生对代言人推荐的作品进行提问和辩论。通过推荐、观察、评价和教师指导,发现优势并给予肯定,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办法。在学生的评价中,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评价也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形成一种相互追赶的氛围,并且也能够使得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的进行调整,使学生的绘画水平整体上得到提高。
  3.展评意境化
  在造型表现和欣赏评述的课堂中,适合用合适的音乐、语言、文字来创设意境,营造展评的氛围。例如,在《人类的朋友》这一课中,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图片上有绿树、青草和美丽的花朵,然后学生们把各种折纸、刮画、画的小动物分别张贴到图片的适当位置,在一首歌曲中展示了大自然有鸟语虫鸣的音乐,学生们自愿地描述了图片的场景并想象它,不用说看到自己创造的动物在大自然中“嬉戏”是多么高兴!这将语言、数字、图片、声音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向往。学生们无意识地在黑板前停下来谈论他们最喜欢的动物。
  4.展评聚力化
  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好学生展评的方法、步骤以及学生作品摆放的位置及情境。比如在《花的变化》一课,学生做添加练习,我把学生分四个组分别在四开卡纸上完成花的装饰,给学生的四开卡纸上已经画好了四分之一的向日葵花图案,看上去每组拿到的都一样,于是作业比拼开始了,学生们充分讨论添加的内容方式;积极的创新添画;充满信心的小组自荐;真诚激烈的互评;待作業都贴到黑板上,一朵大大的充满创意、生动靓丽的向日葵跃然黑板上,课堂沸腾了,孩子们的眼睛充满了惊喜,惊喜于团队凝聚力的魅力和力量。因此,通过对作业展评的精心设计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展评的过程和成果,有效提升作业展评的聚力化。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课作业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评价的标准应该趋向于多级性、多维性,并且还应该适应不同能力以及不同个性的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情况,帮助初中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美术水平,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特点来进行美术学习。
  【参考文献】
  [1] 苑嫦梅. 关于初中美术课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6):1-2.
  [2] 刘儒德.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提倡:要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它也影响着学生以后对更深层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了切实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一些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策略,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内容摘要】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相比,其抽象度更强,难度更大,很容易导致学困生这一问题的出现。学困生普遍具有对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这对于整个中学数学课程的教学都是极其不益的,会局限中学数学教学的最终质量。本文笔者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旨在为相关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数学 学困生 学习效率  中学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
【内容摘要】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者“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表现为数学思想。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中学数学 分类思想 渗透数学思想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渗透,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其
【内容摘要】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理解、信任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当代我国师生关系的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进行分析,可以促进对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解和构建。  【关键词】师生关系 实然 应然  一、当前我国师生关系的考量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然而,师生原本单纯的关系在近年来则出现日
【内容摘要】诱导学生思考知识点的发生过程,诱导学生思考知识点的关键点,诱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知识点。学生在“动脑思”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了自己的数学思维品质,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基本理念。  【关键词】学生主体教学模式  新课程提倡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交流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强调在探索交往中及合作交流中学习,诱思探究理论提倡“教师为主导,
【内容摘要】在“读图时代”,历史教师应该在把握教材实质的同时,活用图像资料,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达到“以图说史”“以图引思”“以图启智”的目的。文章結合教学实践,阐述了读图时代带给历史教学的影响,探讨了基本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读图时代 影响分析 教学策略  现代媒体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的图像信息,大大地丰富了图像的具体形态。于是“读图时代”应运而生,中学历史的课程资源因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鸡蛋”为实验器材贯穿整堂课,妙用实验突破《物体的浮与沉》重难点的案例。  【关键词】浮与沉鸡蛋实验  《物体的浮与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5节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平时也见多了诸如鸡蛋沉入水底,空玻璃瓶浮于水面,橡皮泥沉入水底,蜡烛浮于水面等现象,但是没有更深层次的从力学角度去思考物体的浮与沉,仅仅是看到了表象,没有掌握其中的规律。这节内容可以让学生死记硬背掌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由于高中历史教学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为了史料而采用史料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讓学生从简单的历史知识学习深入到历史研究,全面促进学生
关于数学解题训练的模式观,本人认为:多一点方法,少一点随意;多一点套路,少一点随性;多一点模式,少一点随缘。《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中言道:“你如果无差别重复一万小时,也不会变成高手,只有刻意训练,才能带来精进”。江苏高考数列压轴题,难度较大,表现形式多样,注重对数学思维,方法和能力的考查。数列与不定方程的整数解问题近来成为高考及模考命题的一个热点,这类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有较高的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高素质的培养,在高中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都更关注于学生的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那么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呢?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不仅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还需要学生的有利配合,这样才能促进高中阶段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创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