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藏药普尔芒的识别及应用

来源 :中国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zh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尔芒”为藏医常用草药之一,具有消炎、杀虫、止血等功效,临床用来治疗各种咽炎、头痛、鼻窦炎、疮疡、虫病等有显著治疗效果,是藏医用来治疗各种以炎性表现为主的重要药物。藏医本草学中将普尔芒分为黑、白、紫三种,其中临床多以黑种也叫“普尔纳”入药。但在实际使用中又因为传承或地域等的不同,常见使用两个不同的普尔纳品种。本文以文献和实际使用经验对普尔纳的识别和临床使用略作论述。为规范藏药品种,指导临床用药,加强藏药管理,提高藏药质量,促进藏药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人们掌握语言或方言的多少,往往决定于他们的社会经历、活动范围和文化程度,这种情况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也很普遍。而海南三亚回族的多语现象则有所不同。除他们所掌握的语言或方言比周围其他民族更多一些而且是群体性的这一特点外,他们掌握语种的多少并不受性别和文化程度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年龄的差别。这更是三亚回族所特有的。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材料,从居住环境、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清宫堂子祭祀的产生和发展,祭祀的种类、礼仪、目的及作用做了探讨。认为清宫堂子祭祀源于氏族民间的血缘族祭,后金迁都辽阳后逐渐发展成为带有政治、军事色彩的重大祀典,之后不断发展,至康乾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帝国主义入侵之后始逐渐衰亡。堂子祭祀是清朝较隆重和神圣的国家重典,前期是意识形态的主宰,对于维护国家的统治有着重要作用,中期国家兴盛仅作为传统习俗保留,后期逐渐失去其原有地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张羽新研究员和张双智博士,将多年藏学研究的成果结集成书——《清朝塞外皇都——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研究》,于2013年9月,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向国内外发行,全书总计约60万字。
为发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全国藏学研究领域的牵头协调作用,中国藏学杂志社在2013年6月22—24日与《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首届“创新·发展——全国藏学研究暨学术期刊研讨会”的基础上,于12月2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全国藏学期刊协调会第一次联席会议,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藏大学学报》《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安多研究》《藏学学刊》等藏学刊物的负责人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领导、中国藏学杂志社的代表等19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中国藏学杂志社社长郑堆主持。
西藏的儿童福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及大,不断完善深化的发展进程。本文对西藏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对西藏未来构建普及的、整合的、可持续的儿童福利事业体系提出了几点思考。
苏毗氏是我国西藏高原上的—支先民。由于历史资料的散失以及后人的讹传,以致对苏毗及其政权多有混淆和误解。本文认为,西藏历史上的“苏毗王国”、“西女国”、“东女国”各有其政治、经济体系,地理位置分别在藏中、藏西和藏东。7世纪初,吐蕃松赞干布把它们各个击破,统一西藏,建立“吐蕃王朝”。此后,苏毗人的政权才绝迹,逐渐融为藏族。在此之前,却独立于吐蕃王朝之外,为创造西藏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探讨周代吴越民族原始宗教的主要内涵、祭祀形式及主要特点等。认为吴越民族存在自然崇拜、鸟及蛇图腾崇拜、祖先鬼神崇拜及占卜前兆迷信等现象。祭祀形式有郊祭、室祭、葬祭等,其祭仪有包括燔燎、瘗埋在内的物祭、人殉、人祭、歌舞祭及巫术等。其原始宗教既具有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普通特征,又具有某些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较之吴国,于越的原始宗教保留了更多的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这和二者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帕·丹巴桑杰为印度著名高僧,藏传佛教息解派祖师,曾五度进藏传教弘法,其间,去中土汉地,驻足12年,摄收徒众,传教布道,毕生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事业,为佛教在藏、汉两地的弘扬光大做出了贡献,深受藏、汉徒众的拥戴和敬仰。本文主要依据藏文资料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就帕·丹巴桑杰生平及其在藏、汉两地的弘法事迹略做论述,以展他在藏、汉佛教发展历史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及其地位。
吐蕃从公元8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大量的梵文佛经翻译,由此,不仅影响了藏民族的信仰,也影响了藏文化尤其是藏文的很多词汇。千百年来,西藏文化的传承中就有学习梵文的传统。古印度的十大梵文文法书,藏族就翻译了其中的四本,从而在藏区的寺院中留下了学习和研究梵文的传统。本文以拉卜楞寺为例,就该寺中的梵文文法的传承、学习和研究以及现阶段的学习状况作一介绍。[
本文从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经济政策和教育等方面简单分析了藏族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文章强调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尊重藏区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当地人参与市场的积极性,就能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藏区特点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