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老总该拿多少薪酬?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gay3_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
  习近平指出,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存在薪酬结构不尽合理、薪酬监管体制不够健全等问题,要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
  国家最高领导人亲提对国企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这些年来还非常罕见。或许,这是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央企负责人的薪酬制度调整在即,并且是要“真枪真刀推进”。
  问题是,央企老总究竟该拿多少钱的薪酬?

从干部到半市场化


  央企负责人薪酬到底高了还是低了,该拿多少?这需要先搞清楚央企(中央管理企业,不限于国资委旗下央企)负责人(主要指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的薪酬制度。需要说明的,一般而言,央企子公司负责人薪酬的管理由央企而非国资委等监管,出现了央企旗下公司包括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数百万元、远高于母公司负责人的情况。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央企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称:“国资委建立之前,企业自定薪酬,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伴随国务院国资委的建立,央企的公司治理得到一定改善。国资委在央企推行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试点,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内部人控制。李荣融称,建立了国资委以后,开始把所监管的央企负责人的薪酬纳入规范的轨道,主要是把薪酬与其承担的责任挂钩。
  2003年,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其后3次修改。据此办法,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分为基薪和绩效薪金两个部分。基薪是企业负责人年度的基本收入,主要根据企业经营规模、经营管理难度、所承担的战略责任和所在地区企业平均工资、所在行业平均工资、本企业平均工资等因素综合确定。绩效薪金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绩效薪金=绩效薪金基数×绩效薪金倍数”。绩效薪金的70%在年度考核结束后当期兑现;其余30%根据任期考核结果等因素,延期到任期考核结束后兑现。整体看来,央企负责人薪酬已非旱涝保收。
  2004年国资委旗下央企负责人平均年薪是35万,15万是基薪,20万是跟业绩挂钩的奖金;2006年平均年薪变成47.8万,2011年为72万元。原国资委副主任邵宁的说法是,对于央企高管薪酬的管理是半市场化的办法。近年来,非国资委旗下的央企负责人,基本都是类似的半市场化薪酬方法。其中,金融类央企负责人年薪又普遍高于非金融类。
国企高管职务消费没有严格的额度限制,变成不仅仅是国企高管职务消费的渠道,也是他们“提现”的渠道,甚至收入的主要来源。

冰火两重天背后


  关于央企负责人的薪酬高低,长期以来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很多公众认为央企负责人拿多了,比老百姓的收入高太多了,甚至认为一些央企负责人的位置只要不是个傻瓜都能胜任,拿那么多钱实在“没天理”。同时,一些公务员愤愤不平,即国企负责人的薪酬远高于同级别的公务员,同时享受体制内的好处、远超体制的高薪。比如,工行现任董事长为副部级,2013年度年薪199万元,是副部级官员的数倍。另一方面,一些央企负责人自认不高、拿少了,跟民企高管特别是跨国公司如苹果公司CEO库克年薪超千万美元相比,实在少得可怜,非常不合理。
  总的来说,央企负责人薪酬既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又存在监管不健全的问题。
  比如,由于没有对央企进行分类监管,导致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无法体现行业、企业功能差异,不同央企负责人之间薪酬差异较小,整体上平均主义的色彩较浓。整体而言,对一些竞争性央企负责人的薪酬激励不足,对一些公益性央企则过度,存在不合理的偏高。
  特别是,一直以来央企负责人实际上普遍缺乏中长期激励。国际上一些大公司高管的薪酬则主要是绩效薪金,如和记黄埔总经理霍建宁,其曾年薪1.51亿元,花红占91%。美国大公司的做法,CEO的薪酬,基本工资只占极小比例,甚至不足10%,核心是中长期激励。甲骨文公司CEO埃里森2011年度薪酬7750万美元,其中股票占80%。由于缺乏中长期激励,客观上央企负责人和股东长期利益难以一致,履职行为容易短期化,甚至诱发道德风险。

职务消费成为一个箩筐


  由于国企的特殊性,对于负责人薪酬,政府多有控制。比如曾经规定国企高管年薪不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2倍。薪酬增长也受到控制。如,2004~2011年,国资委旗下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年均增幅8.5%,分别低于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幅10.5、11.9、5.8个百分点。
  但为什么人们会留下央企负责人拿太多了的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务消费”。
  职务消费,名义上跟央企负责人薪酬无关系。现实中,很多时候职务消费成为一个箩筐,什么费用都可以往里面装,超标准的职务消费外,还包括打高尔夫的费用、私人的购物、消费等等;打着职务消费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行为屡见不鲜,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管。原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职务消费曾达每天4万元以上。今年,中纪委公布,中粮集团用公款支付打高尔夫球费用等奢侈浪费问题突出;原中远集团副总经理徐敏杰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报销个人费用,其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违法。
  职务消费方面,央企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不同行业、企业之间都不一样,很多企业职务消费制度混乱或执行不到位。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原所长苏海南曾对笔者表示,职务消费作为一种“补偿机制”成为潜规则,即薪酬不够职务消费来凑,成为“第二块薪酬”,是明显但长期无有效监管的腐败。有些央企负责人的职务消费,是年薪的数倍。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澄亦曾对笔者表示,国企高管职务消费没有严格的额度限制,变成不仅仅是国企高管职务消费的渠道,也是他们“提现”的渠道,甚至收入的主要来源。比如有家国有银行,几个副行长,每个人一年的工资也就100多万,但是他们实际上一年能拿到1000多万,“你想职务消费占多少?”然而,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罕有国企高管因职务消费过多而被问责。
  所以,习近平在前述会议上明确提出:“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除了国家规定的履职待遇和符合财务制度规定标准的业务支出外,国有企业负责人没有其他的‘职务消费’,按照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必须坚决根除。”

分类监管是薪酬制度合理化的基础


  现在社会上对央企负责人薪酬非议很大,呼吁大降,特别是金融央企。其实,简单降低薪酬的做法,顶多算是“治标”。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即使管住了“职务消费”,可能还会出现其他暗道。
在相关前提不到位的过渡时期,整治央企职务消费将是央企反腐败的一个突破口。

  分类监管是薪酬制度合理化的基础。目前各界对央企的分类有较大争议。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提法,大致可以划分为公益、垄断性央企、竞争性央企,这3类央企的定位、发展目标(前者主要是提供好相关产品和服务,不以盈利为目标;后者以盈利为目标)差异很大,考核指标差异大(如,公益性央企的考核,更多是考核功能的完成,竞争性央企市场化考核,关键的指标如经济增加值、净资产收益率等)。对于公益性央企负责人,可视为准公务员包括给予级别,薪酬比照公务员,略高于同级别公务员,这样才公平;竞争性央企负责人薪酬则市场化,前提是人员的市场化任免、考核。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竞争性央企的负责人,就应该是职业经理人。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曾对笔者表示,央企经理层市场化选聘、激励的环境已基本具备。

  当然,即使分类分得很科学,但企业依然众多,薪酬制度难以顾及每个企业、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说到底,薪酬制度是否合理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即建立规范、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特别是董事会制度,自然形成“一企一策”。这是解决薪酬、职务消费问题的治本之道。微软、谷歌、阿里巴巴这样的市场化企业,董事长、CEO的薪酬制度,由董事会说了算,并没曝出多大问题。如果是这样,央企包括金融央企负责人薪酬降低还是上升,归根到底还是市场说了算。
  在相关前提不到位的过渡时期,整治央企职务消费将是央企反腐败的一个突破口。如中国铁建2012年度招待费8亿元事件,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要求认真核查,对存在问题要严肃处理,并要求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和中国铁建纪委书记齐晓飞在核查报告上签字背书报结果。此举取得了不错效果,对其他央企形成震慑。这些过渡期的做法,能为治本赢得时间。
其他文献
在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强劲的世界性潮流,同时又是几乎所有国家合法性来源的今天,谈论东亚和解与世界和平看上去是一件唐吉诃德与大风车作战的迂腐之事,但若没有超越民族国家之上的世界主义视野,在特定时空内被政治文化操控的民族主义情绪,只会成为不断发酵的“危险的亢奋”,造成短视而狭隘的国家主义者。就东亚的历史教育与和解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唐小兵与长期致力于东亚历史的研究与联动的韩国学者白永瑞进行了一场深度
中国社会能更好地转型吗?很多人都明白:就看未来的5年、10年了。这也是“两会”后,人们的普遍期盼。  今天各种社会问题的确不少。它以普遍缺乏信任和不安全感为标志,来到了“是否变坏”的临界点。不下大力气进行“社会拯救”的话,也许会积重难返。  很多东西“再也不能这样了!”—包括社会治理的思路,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处。中国社会,急需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社会演化  对于一个人来说,往往是过去把它弄成了这
“对于冲绳来说,钓鱼岛事件是一个重新认识冲绳与日本、中国以及朝鲜半岛等周边国家交流历史的契机。”在2010年9月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澳大利亚东亚问题学者加文·麦考马克(Gavan McCormack)在其《小列岛、大问题》一文中这样写道。在加文·麦考马克看来,分析中日钓鱼岛争端,离不开对冲绳“前世”即琉球王国的历史追寻;探究冲绳的未来,离不开对冲绳“今生”即美军在亚太最大“基地岛”的现实思考。 
中国的医疗器械很早就开始招标,但价格却迟迟难降。  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什么?“人没了,钱还没花完”还是“人还活着呢,钱没了”?其实,最可怕的是人没了,钱也没了。“任何人都不应当从别人的不幸中牟利”,但是,在中国,“左手医药,右手器械”,病人常常成了待宰的羔羊。  继葛兰素史克案揭开药价虚高黑幕之后,历时3年的强生与北京锐邦涌和科贸有限公司的官司近日终于尘埃落定,强生由于限制转售价格被判构成纵向垄断,
1977年,两位当时年青的学者修普(Laurence H. Shoup)及敏特(William Minter)合写了一本重要的著作《帝国脑力托拉斯》,这是了解大英帝国过渡到大美帝国的重要著作。  书中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凡尔赛会议期间,大英帝国的核心帝国经营精英郎尼预见到大英帝国末日无多,大英帝国所打造的帝国秩序已需转移到同文同种的美国身上,于是在1918年即决定要在美国成立政商军事学精
10年前退休后,陈方正专注于科学史的研究,这是他的物理学背景和人文社科素养的最佳结合点。2009年,陈方正出版了专著《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从另一角度探讨了“现代科学为什么出现在西方而不是中国”的“李约瑟问题”,此书广受赞誉。  陈方正出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前是该校秘书长和物理系教授。他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1966年获布兰代斯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即到香港中文大学物
7月9日1时左右,日本关西电力位于京都北侧福井县的大饭核电站3号机反应堆实现全面运作,标志着自北海道的泊核电站3号机组5月5日关闭以来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日本全境“零核电”状态终结,同时也意味着自去年3月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后停止运转的众多核反应堆拉开了重新运转的序幕。  日本政府之所以顶着民间的抗议声浪,于6月16日宣布重启大饭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为的是减轻企业和财政的压力,保持本国核工业技术的领先。
多金、镁光灯簇拥、下属爱戴、在业内一言九鼎、而自己又年富力强,当此种职业生涯的华章因“意外身亡”戛然而止,这无疑是最悲哀的人生遭遇。实际上,这种遭遇正成为时下一些企业掌门人的人生现实。  近期,无论国企还是民企,企业掌门人“意外身亡”的情况时有发生。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已有6位国企高管“意外身亡”,这个数字超越过去多年的总和。对民企而言,之前的“跑路”现象已无法吸引外界眼球,而企业主“跳楼”
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这样虽然面子上好看,但并没有实际意义,反倒容易受制于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转变,中国自己的国民已经越来越不能从这样的发展模式中受益,反倒可能因为输入型通货膨胀而深受其害。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外向型经济的有力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开革开放初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积累了宝贵的外汇,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