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有现代的国际经营策略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年,两位当时年青的学者修普(Laurence H. Shoup)及敏特(William Minter)合写了一本重要的著作《帝国脑力托拉斯》,这是了解大英帝国过渡到大美帝国的重要著作。
  书中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凡尔赛会议期间,大英帝国的核心帝国经营精英郎尼预见到大英帝国末日无多,大英帝国所打造的帝国秩序已需转移到同文同种的美国身上,于是在1918年即决定要在美国成立政商军事学精英分子所组成的“外交关系委员会”,延续以往的国际秩序的营造。这个委员会具有伞状的周边结构,它可以透过有效的动员,替每个阶段的外交战略服务。举例而言,它今天要重入亚洲,意图争取越南这个越战时的死敌,即政军商大动员释出利益给越南,越南人当然立刻忘掉了越战。当它要拉拢缅甸,所有官民部门立刻态度全变,于是缅甸立刻被它拉走。美国这种视需要而调整外交策略,定义国际秩序的能力举世皆无,只有美国独有。人们之所以称美国是最后的帝国,乃是它拥有定义世界、制造国际秩序的筹码与能力。
  美国为了维护它的帝国利益,而有了可以任意操弄国际秩序的帝国经营术,它可以在世界每个区域见缝插针,可以制造摩擦甚或冲突,它违背了世界和平的原则,也破坏了区域的自主与和平发展,最后一定是各区域国家共同受害,因此这种帝国秩序实不可取,长久下来,各区域也一定会察觉到这种帝国秩序的可怕。
  当今国际体系里,中南美洲追求区域自主所付出的努力最多,成效也最大,2011年12月3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州33国举行高峰会,决定成立自主组织CELAC,它把美加排除在外,就是划时代的突破。今后美国要在这个区域见缝插针、挑拨分化的空间已大为压缩。但我们也得承认,这个区域的国家和衷共济,彼此合作,互相帮助,先有了共同感情,再进一步到发展出共同意识,最后始可能落实成自主组织,形成共同感情乃是第一步。这种区域的共同感情在中东、非洲、中亚、亚洲都完全阙如,这些区域自己纷争不已,就给了大国见缝插针分化重整的机会。
  谈到这里,我就从亚洲一些地区的动乱频仍,联想到亚洲最大的中国如何更好尽到它的大国责任。历史上中国从秦朝开始,就是亚洲最大国,但中国一直是本位主义的王朝,无论汉代的羁縻策略,到清朝的以商制夷,以夷制夷,中国对亚洲意识的形成,可以说都没有扮演过任何角色。今天中国经济有了表现,以为靠着经济力就可以整合亚洲,这其实是一种误见。经济是相互利益的一种,它对共同感情的形成有帮助但帮助不大,共同感情的形成需要区域大国带头示范,在这个区域创造和平忍让的条件,需要大国努力于区域的共同事务,大国经常还必须舍弃一些自己的利益。当区域成员觉得这个大家庭是值得信赖的,这个区域大家庭的共同感情、共同意识就会形成。到了那时,区域的自主性就会出现。
  古代的中国,它的世界观也是古代的格局。到了晚清,中国国力日衰,为了自保而以夷制夷,只希望利用外国的矛盾找一点喘息的空间,这种空间当然很小,乃至到了近年,中国有了崛起的机会,只是拼命找机会凸显自己,还考虑不全一个亚洲大国的亚洲责任问题。这也意味着,由于历史的限制,中国还没有在亚洲摸索出更好角色的机会。现在由于亚洲形势改变,显然已到了中国自我反省的时候。中国为亚洲第一大国,不能只管自己的经济发展,必须在亚洲共同的课题如气象、天候、环境、防灾与救灾、文化科学等方面做出开创与贡献。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不可能像美国的帝国一样去搞国际关系,但中国应有自己的现代大国区域经营策略。
  
其他文献
入莞21年后,东莞塘厦立德电子厂迎来“革命性”转变:员工可坐着上班!  过去21年里,先后在这家工厂打工的数万名工人,都是站着上班的。但“90后”登场后,不干了。这拨新生代产业工人通过罢工,改变这家工厂持续20多年的“站立作业”的规则。  “站着上班,脚都站肿了,谁干?”参与这场罢工的阿磊告诉《南风窗》记者,“缺乏人性化的企业,注定要出大事。”  敏感者应从中嗅出一点异味。逐渐成长起来的“90后”
高校老师群体的公众形象十分堪忧。从“砖家”到“叫兽”,现在又增添了“禽兽”的绰号。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小箭,近日被网友举报强吻女学生,并且还“有图有证据”。王小箭事后对媒体表示,他已退休,这两名当事女生并非他的研究生,并称他带学生实践和交流的风格就是“连说带哄”,照片上就是他“哄”的时候。此说一出,无法服众。王小箭最终被“停止教学活动,降低退休待遇”。  另一边,时隔3个月没有下文的厦门大学吴
几乎任何涉及“北大”的争议都可能在社会上得到放大式的关注。5月5日,北大官方宣布,要在处于校园中心位置的静园建设新的燕京学堂,建立“具有开创性的”中国学基地,并招收以国际学生为主的一年制中国学硕士。消息公布之日,恰逢习近平主席前往北大和师生座谈并发表讲话、对中国大学的发展提出期待的次日。  但是,这一计划很快在校内和北大校友中引起激烈反对声,并随着在网络和媒体上公开后,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北大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前曾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土地制度便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土地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围绕土地问题的争论才会持续地保持高热度。  通过土地确权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和简单的“私有化逻辑”相反,农民要求的恰恰是现有的土地制度赋予的、但现实中没有得到完全落实的土地权利。  实际上,所有权不是源头,也不是起始点。土地上财产权利的安排对于
火车站、行李、鞭炮、笑脸、祭神、团聚、年夜饭、游玩、走亲戚……所有这些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中国的春节。  这是对一年来的告慰,也是新的一年梦想的开始。  一个民族的古老节日,或多或少具有宗教的色彩,所有的符号和仪式,其传递的,无不是对一方土地上的人们的精神关怀。但时至今日,春节的背景,已是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它的人口移动和社会流动,折射出农业社会在向工业社会疾迅迈进中特有的焦虑。  因此它已被定格
在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强劲的世界性潮流,同时又是几乎所有国家合法性来源的今天,谈论东亚和解与世界和平看上去是一件唐吉诃德与大风车作战的迂腐之事,但若没有超越民族国家之上的世界主义视野,在特定时空内被政治文化操控的民族主义情绪,只会成为不断发酵的“危险的亢奋”,造成短视而狭隘的国家主义者。就东亚的历史教育与和解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唐小兵与长期致力于东亚历史的研究与联动的韩国学者白永瑞进行了一场深度
中国社会能更好地转型吗?很多人都明白:就看未来的5年、10年了。这也是“两会”后,人们的普遍期盼。  今天各种社会问题的确不少。它以普遍缺乏信任和不安全感为标志,来到了“是否变坏”的临界点。不下大力气进行“社会拯救”的话,也许会积重难返。  很多东西“再也不能这样了!”—包括社会治理的思路,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处。中国社会,急需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社会演化  对于一个人来说,往往是过去把它弄成了这
“对于冲绳来说,钓鱼岛事件是一个重新认识冲绳与日本、中国以及朝鲜半岛等周边国家交流历史的契机。”在2010年9月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澳大利亚东亚问题学者加文·麦考马克(Gavan McCormack)在其《小列岛、大问题》一文中这样写道。在加文·麦考马克看来,分析中日钓鱼岛争端,离不开对冲绳“前世”即琉球王国的历史追寻;探究冲绳的未来,离不开对冲绳“今生”即美军在亚太最大“基地岛”的现实思考。 
中国的医疗器械很早就开始招标,但价格却迟迟难降。  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什么?“人没了,钱还没花完”还是“人还活着呢,钱没了”?其实,最可怕的是人没了,钱也没了。“任何人都不应当从别人的不幸中牟利”,但是,在中国,“左手医药,右手器械”,病人常常成了待宰的羔羊。  继葛兰素史克案揭开药价虚高黑幕之后,历时3年的强生与北京锐邦涌和科贸有限公司的官司近日终于尘埃落定,强生由于限制转售价格被判构成纵向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