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的几种尝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engli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设计新课的导入是新的教学内容的开始,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为新知识作铺垫,为新旧知识搭建桥梁。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如何运用常见的新课导入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教学 新课导入 方法
  
  巧用导语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如果教师在每节课堂上都妙用导语,引入佳境,巧加渲染,以情激趣,就能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的目的。教师认真探讨导入方法,设计导语时坚持表述明确、新颖、风趣,揭示教材主体的原则,经常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巧具匠心,寓教于乐,能让学生在情绪高昂和精神轻松的状态下积极投入地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堂成功的思品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导入得当,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新课导入不能千篇一律,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自身的实际,因人、因课而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思品课教学中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体验情绪导入
  例如在讲《丰富多样的情绪》时,让大家欣赏一段轻音乐,按照导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导语:我躺在清沙白的海滩上,沙子细而柔软,我感到非常的舒服。我能感到阳光的温暖,耳边能听到海浪拍岸的声音,思绪随拍岸的节奏而飘荡,拥上来又推下去。温暖的海风轻轻地吹来,又悄然离去,它带走了我所有的思绪,只剩下那一片金色的阳光和不停地拍打着海岸的海浪。我能感到细沙的柔软,阳光的温暖,海风的情怀。我的心浸润在这一片蔚蓝的海天之中。)
  教师:欣赏了一段优美的音乐,我们的情绪似乎有一种飞扬的感觉,大家觉得怎么样?请同学们用最简单的词语表达你此刻的感受。(学生说出自己此刻的情绪体验。)
  教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时常会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情绪,今天我们就以“丰富多样的情绪”为话题来学习、探究、交流。
  教师用音乐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体验情绪,可自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
  二、故事导入
  许多故事情节生动、直观、典型,特别容易吸引学生、引发思考。因此在讲新课之前,用典型有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人生自强少年始》时,播放课前准备好的录音故事——《尊严高于一切》。(哈默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哈默于1914年流亡到美国加州奥尔逊,当杰克逊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二十年后,他成为亿万富翁。哈默穷困潦倒之际仍然自尊、自立的精神赢得了别人的尊敬,也维护了自己做人的尊严。我让同学们回味故事中的情节,思考:一定要像哈默这样做才能获得成功吗?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结合教材中的故事,组织同学们议一议,怎样才能成为具有自强精神的人?学生在情绪高昂和轻松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
  三、游戏比赛导入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适当举行简单的小比赛,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起学习的精神,也可适当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如在《学会合理消费》教学中,我在讲新课前宣布了游戏比赛规则,把全班分成四个小方队,看哪个方队回答最多最正确。这让学生都兴奋不已,情绪高涨,都为自己的方队成为最好而积极思考,积极发言。这样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
  四、创设情境导入
  由歌曲、小品引入新课,既能使学生放松心情,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当代中学生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握好学生的心理,采用一些独特的引入方法,例如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等。例如在讲《难报三春晖》时我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录音故事《妈妈的爱》,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妈妈对于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创设情境,激发感情。然后请同学们朗读或背诵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并用媒体显示“难报三春晖”这个课题,进一步渲染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这样从歌曲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
  五、激趣导入
  如《丰富多样的情趣》第二课时,学生通过画画,再次明白了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并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多方面的才能。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这两个小朋友的情况,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画出他们此刻情绪状态下面目表情。(用多媒体展示小明与小亮的镜头。)
  教师:这样的情绪会给小明小亮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情绪与生活”之间的奥妙。(进一步设问,一起思考,导入新课。)
  六、即兴应变导入
  有一次在讲未成年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时,针对班上有一名同学退学,我便说道:“同学们,我们班的××同学被家长强迫退学了,我听有的同学说他本想读书的,可父母却因他成绩不太好,让他辍学,要他帮家里做生意,那我们有什么方法让××同学回到学校吗?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便因势利导,引入新课。
  七、开门见山导入
  如教《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是人生的一片风景,尊人优雅。每一名同学都要懂得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信,怎样做个自尊自信的人,那我们这一节课就学习《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板书课题。这种直截了当谈主题的开头艺术即为“开门见山”,它能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明确教学目的,进入主题探求,一般用于新课或一册新教科书的教学开始。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面的几种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列举材料法、名人名言法、格言导入法、情景感染法、图表法、诗词法等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中央民族大学出办社,2006.
  [2]初中教案论文,2006.7.
  [3]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提出,要适应新课标对人培养的要求,在课堂上采用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贴合学生性格特征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其主体作用,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教学 创新    在目前实行新课标的背景下,各种观点、各种做法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但经过冷静思索与具体教学的比照,发现很多是脱离实际而没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的天职是发现人
5-氨基吡唑类化合物,经重氮化后,在铜粉存在下,可高收率地生成相应的5-H-吡唑衍生物。研究证明,铜粉作为还原剂直接参与了反应。为考察反应的适用范围,选用含不同取代基的5氨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在思想成就方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富有强烈现实性和批判性。他描述了这个时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注意到边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千万百姓无辜丧生,等等。在艺术成就方面,诗人因事起意,一吟悲一事;长于叙事状物;通过外貌和心理描写,塑造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相反相成,在对比中见爱憎;用常得奇,平易中见精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欲望,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学习的热情。学习兴趣是构成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施展,首先应从开放教学环境做起,其次应注重文化积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最后应注重教的艺术,教知识、教方法,交权利、浇心灵,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多渠道地培养学生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 个性发展 开放教学环境 注重文化积累    教育是人的教育,让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最完善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教育的理想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努力营造学生施展个性
进入现代,我国诗歌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创造了优秀的新诗文化。中学语文课本收入很多优秀的古诗和新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
摘 要: 广告在农村市场过去一直表现平平,因受到各方面的阻碍而显得疲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广告营销开辟了蓝海。开发这片蓝海,达到城乡广告统筹发展,需要城市反哺农村,从企业、专业广告公司、媒体和政府监督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城乡广告 反哺 统筹发展    一、广告在农村市场受阻的原因  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实质上消费主力是5亿多城市人群,而7亿多农村市场却还没有得到开发。大家都知
什么是阅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对此,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只有一句话: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这一语道破阅读活动的本质,足见大师风采。  诚如萨特所言,阅读是读者解读文本、重构文本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他不仅试图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人生阅历解析文本蕴含的信息密码,而且参与着文本意义的建构,因此,读者在阅读中会有不同于他人对文本的理解,有不同于他人独特的感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