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因“有效练习更精彩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xiaoqianq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的有效练习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巩固,进行数学思维的锻炼。教师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变化性的课堂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 2)03-0057-02
  “有效”的含义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练习就是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而促进达到教学目标。换言之,课堂上的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标、有组织的独立或半独立的学习活动,既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也是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感受学习数学知识乐趣的过程。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现状及其成因
  我一直在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而要想课堂有效,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效。在数学课堂中,练习环节是重中之重,因为练习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一半以上的时间。所以,有效的新授加上有效的练习,才能真正构成有效的课堂。而真正有效的练习,应该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能力。数学课堂上的练习现状是:练习题照本宣科,教师没有创造性地应用教材。②注重书面练习,形式单一。③练习方法一刀切,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④重视技能训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练习大多时候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重复。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原因可能是教师对练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可能是除了教学,还有许多额外的事情,使得教师不能全身心地去研究教材,研究练习,以至于完成书中的练习就成了教学任务,而没有深入去想为什么这样安排,到底应该怎样安排才能使练习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但是,工作性质决定教师必须要研究教材,教材是一样的,可能无法改变,但能改变的是自己对练习的安排、调控和创新。
  二、提高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中的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等,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内容,从而提高整节课的效率。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听课的感受,浅谈提高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数学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
  既然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以,练习也就要准确地把握各部分知识结构的重难点,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练习设计中,要有针对性,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
  例如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多边形面积”单元。知识看似不多,但学生掌握起来却不容易,而且各个图形面积公式推导容易浮于表面,理解不深刻。所以,在这一单元教学中,针对学生易混淆的知识设计了以下判断题。
  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不变。()
  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行。()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形状一定是一样的。()
  等等。
  这些练习虽然教材上没有出现,但却十分必要,因为不仅要让学生进行判断,更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基本上能够把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突破,真正起到巩固新知,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数学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理解能力也各有差异,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练习从基本练习开始,逐步提高。这样,让大部分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感觉到学习的快乐,这种适合学生的练习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方式。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单元中,这单元内容看似很简单,内容不多,但实际上,却隐含着一些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例如:抛掷一个骰子,双数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这样类似的题在单元练习内容中几乎没有安排,但却是知识的难点,如果只按书中的练习进行,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我根据对教材重难点的分析,分层设计如下练习:
  1.一副扑克牌,任意抽出一张,抽出大王的可能性是多少?
  2.一副扑克牌,任意抽出一张,抽出A的可能性是多少?
  3.一副扑克牌,任意抽出一张,抽出红桃的可能性是多少?
  最后是难一点的练习:
  4用扑克牌设计一个游戏,使得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都是四分之一。
  这样练习层层深入,学生尝到了学习和挑战的快乐,使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与积极。而且,练习层次的深入,也使他们的思维更开阔。
  (三)数学练习设计要有变化性
  数学练习设计的变化性,可以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也会觉得课堂富有变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寓练于乐,练中生趣。练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也可以分小组练习,变化多样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以,在课堂上,新授部分、试一试部分以及练习部分,我都会变化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在多样的练习形式中,我班学生最喜欢小组练习。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讨论、操作、交流,甚至可以优等生带学困生。总之,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体验到成功学习的乐趣,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四)数学练习设计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学习抽象的数学有时是枯燥的,所以,要把单调的练习适时转化为活动,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猜测、交流。
  例如,低年级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去“摆一摆”“拼一拼”,中高年级的一些练习,也要让学生尝试“画一画”“摆一摆”的操作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中,旋转是个难点,稍复杂的图形,就有许多学生画不出旋转后的图形,于是我就让学生做个这样的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形成学生的想象,以突破难点。再如,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相遇问题,学生只要稍加画图就能很好地理解题意。
  所以,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特征,不仅枯燥,也不易理解,我就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在学生做的过程中,自我建构了数学知识。
  另外,数学练习设计还应该突出生活化,具有开放性、趣味性。
  总之,练习的有效性,是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的,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现状需要老师智慧而合理地采用相应的策略。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仍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因有效练习而更精彩。
其他文献
摘 要:“长程两段”的结构教学旨在改变原有点状的、孤立的教学行为,改变局限于知识点的认识和思考,用知识的内在结构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知的结构化,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整数笔算乘法借助横式沟通算理,利用类比迁移建构方法结构,同时促进内容结构和过程结构的一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学会主动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长程两段;结构教学; 横式类比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
摘 要:坐标系的建立在数学发展史上有着开创性意义,用代数方式研究图形的运动和变化,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小学数学“位置”教学是平面直角、极坐标系内容的初步渗透,这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模型思想等数学素养的很好素材。教师应立足数学本质,设计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坐标系模型的抽象过程,感受其价值,进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坐标系;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模型思想  中
摘 要: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准确地把握“三维目标”,引领学生面对文本,通过扎扎实实地诵读和感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习得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防止表面化、形式化的偏差,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阅读教学;面对文本;诵读;感悟;扎实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5-0029-02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但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朗读就是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理解文本,理解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理解文中深藏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单元目标;鸟的天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4-0063-02  《鳥的天堂》是义务教育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教读课
内容提要“竞争政策(亦称反垄断执法)促进还是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和绩效”一直是法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热门话题。2010年以来,半导体芯片、电子商务等知识和专利密集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竞争政策执法的重点领域,一些代表性案件的执法结果还引发了学界和业界激烈的争论。本文以近期发生的“谷歌比较购物案”为主线,梳理出欧盟和美国竞争政策执法机构在规制主导企业滥用市场势力时所遵循法理、规则和救济之异同,从中引申出学
Reporter: Believing that money distorts ou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natural world and with one another, Mark Boyle set out to live for a full year without making any use of money at all. A year later,
摘要:小学数学课前预习需要采用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我们探索了“一读、二想、三记录”的课前预习方法。实践表明,它能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也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一读、二想、三记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44-03  一、缘起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从杜郎口的“预习、展示、反馈”,到洋思的“先学后
摘 要:越剧是绍兴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流行音乐的喜欢程度大大超过戏曲音乐,对家乡的地方戏持冷漠态度。针对越剧人才的缺乏、市场的萎缩、观众的老化、越剧传承步履艰难的现状,绍兴县开展了“越剧进课堂”的活动,对农村小学“越剧进课堂”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与思考,从加强教师的培训与教研、编写越剧校本教材、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越剧活动等几方面进行
摘 要:月,从古至今,是人们心灵和精神的寄托,更是文人创作的藉物。月是人世间的情思、对故乡的思念,志向高洁的象征,从吟月中找到心灵与精神的契合,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慰藉和表达。  关键词:吟月;情思;思乡;哲理;美魂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5-0026-03    月,从古至今,引发着人类无数的幻想,人们对它是那么的熟悉,同时又是那么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共鸣;体验;魅力;想象点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7-0074-02  《乡下孩子》是一首充满童趣、情感充沛真挚的儿童诗,这样题材的诗歌是学生比较容易亲近的,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和诗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学生才能感悟到位。  这篇诗歌的朗读指导,我主要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