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模因的顺应性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aizj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模因论是研究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任何一种通过模仿传递给他人的信息都可以称作模因,流行语作为语言信息,被人们不断复制、传播,因此流行语本身也是一种模因。本文以语用顺应论为基础,从三个“世界”即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对流行语模因进行探究,提出了流行语模因能够广为流传,正是顺应了这三个世界的结果。
  【关键词】流行语模因 模因论 顺应
  一、引言
  “模因(meme)”是牛津大学Richard Dawkins(1976)在其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出的。Dawkins起初认为模因是文化模仿单位,是一种存在于文化和语言领域的DNA, 它能够不断复制传递。基于Dawkins的理论基础,他的学生Blackmore提出“任何一个信息, 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流行语作为在一定社会时期,可以反映当时社会文化,被广为流传的语言,被不断模仿、复制、传播也是一种模因。流行语模因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说话者不断选择语言的动态顺应过程。流行语模因能够广为流传,正是顺应了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的结果。
  二、语言顺应论
  Verschueren 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Verschueren,1999)。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之所以能够进行语言选择,是由于语言具有三种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三个特征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变异是前提,协商是手段,顺应是目标。
  Verschueren 的顺应论认为对于一种语言现象进行语用探讨和解释时应该从以下四个角度入手:对语境因素的顺应;语言结构选择的顺应;顺应的动态过程;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程度。语言的选择和顺应是一对辩证统一体。因此,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还必须与语境顺应。其中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两大类,本文是从交际语境来探讨语境关系顺应。交际语境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
  三、流行语模因的顺应性分析
  流行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使用人在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将论证流行语模因的顺应性,探讨其是如何顺应受众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
  1.心理世界。心理世界涉及到交际者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
  Blackmore(1999)曾指出:“人类感知系统的特性使某些模因的效果变得很明显,人类记忆的特性决定着哪类模因能被成功的记忆,那些容易被记忆的模因能够被传播得更广。”因此具有简洁性的流行语容易成为流行语模因。
  一些模因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能激起人们所共享的情感反应。如:“我爸是李刚”。这句话缘起于 2010 年末发生在河北大学校区的一场车祸。肇事者为“官二代”,事发时仗势欺人地说了一句“我爸是李刚”,引起了激起民众的义愤。“我爸是李刚”被设计成了广告、诗词、电影对白等容易记忆的信息表征,以诙谐幽默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愤怒,使“我爸是李刚”成为流行语模因广泛传播起来。
  2.社交世界。社交世界涉及到社会制度和文化因素,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等。流行语模因只有顺应了社交世界,才能被接纳、吸收及流传。
  流行语模因传播过程中,顺应受众群体的文化和价值取向尤为重要。如2013年排名第一的流行语“中国梦”。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表现出了清新的理念,体现出了亲民的风格,也嵌入了爱国情的情感热键,所以能够迅速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日渐成为主流政治话语之一。
  又如,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遵循、崇尚、关注权威,所以一些当权人的话语也备受关注。流行语“我反正信了”就源于2011年7月23日,温州附近发生两列动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时,铁路部新闻发言人的回答。当媒体记者询问原因时,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回答:现场有一个泥塘,影响施救工作,把车头埋于其中是为了便于抢救,“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他的回答显然引起了听众们的质疑。此后,“我反正信了”的含义为说反话,有着幽默的效果。
  3.物理世界。物理世界是一种客观实在的语境,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就时间而言,它包括事件时间、说话时间和指称时间。空间指地点指示关系,包括绝对空间关系和参照指称对象的相对空间关系;另外交际者的身体姿势、手势、外表形象、生理特征也属于物理世界,影响交际语言的选择(Verschueren, 2000)。语言的使用者都是现实世界中的人,因此人们的交流和表达方式会受到物理条件的影响。当今生活节奏快,人们需要快速的浏览信息、快速的回应交际的对方,因此,流行和新奇的流行语会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为流行语模因。
  四、结语
  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对流行语模因现象进行分析,发现流行语模因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模因时,不断进行选择,顺应了交际宿主的心理世界、交际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模因变异的产物,流行语模因能广泛传播正因它本身特点顺应了三个世界。
  参考文献:
  [1]Blackmore,S.1999.The Meme Machine.Oxford: OUP.
  [2]Dawkins,R.The Selfish Gen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London:Routledge,1999.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把情感教育有效渗透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去,注重师生情感的建立和沟通,主动关心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力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寓乐于教,寓
正向遗传学突变体筛选被广泛用于揭示减数分裂中涉及的遗传基因,如调控减数分裂Ⅱ型交叉形成途径的重组抑制基因.该研究利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花粉荧光标记系进行
【摘要】中国式英语与中国英语先后出现在中国对外交流的舞台之上。对于两者,学者普遍贬前褒后。而在了解两者出现的时间、地域环境、时代局限性等诸多因素后,我们应承认其优劣比较的必然性。在充分肯定中国英语的同时,也不应抹杀中国式英语的先驱作用。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 中国英语 发展 思考  一、引言  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字一样,语言在表达和交流、记忆历史、承载文化方面的作用无
【摘要】很多春晚节目中的经典台词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社会万象或者揭示受众心理,因其语言诙谐幽默、琅琅上口,这些台词很快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语,在社会中被大量使用。本文从模因和顺应论角度出发,探讨了春晚流行语的“流行”过程。  【关键词】春晚 流行语 顺应论 模因论  【Abstract】I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many words said by actors
多媒体具有生动、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它具有集声、像、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传输功能。多媒体运用于教学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密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它能克服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和抽象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并应用所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英语写作是听、说、读、写这四个语言技能之一,是英语学习进步过程中看得见的记录。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不容忽视。笔者在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