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51667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61-01
  
   德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目的的,它主要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实现价值内化,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门思想性较强的学科,几乎所有的德育内容都能在体育教材中找到它的位置,它与德育密切相关,本文就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谈几点看法。
  
   一、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课教学的德育渗透,比起其他学科来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1、体育学科是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种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接受体育教育,这充分反映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由于体育课程开设的连续性与一贯性,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课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的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有些学科所不及的。
   3、体育学科的教材内容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它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内容
  
   我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
   1、为人师表。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一个表率作用。我们都知道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强,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教效果是不明显的。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对此,教师应处处注意自己的形象,做到形体美、心灵美,我们说的身正为范就是这个道理。
   2、名人效应。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故事涉及到他们高尚的品德。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讲有关他们的事迹,会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激励他们朝着良好的品德发展,并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质。
   3、实践出真知。德育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更能体现出它的优势,如我们在完成一项多人运动时,往往需要相互间的协调和配合,这种集体类的活动最能体现团队精神的可贵;又如在400米跑中,学生咬牙坚持的意志品质及跑完全程后的成功体验,这都与学生的实践密不可分。
   4、寓德于教。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某种或某几种品质,寓德于教。
   5、表扬鼓励。表扬是学生良好行为形成的助动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能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表扬、肯定,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在这种环境下再趁热打铁,使学生明白对错、美丑、善恶等评价标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熏陶感染。德育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熏陶感染的艺术,在良好道德氛围中使学生为之感动,受到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以点带面,以面带片,使之大众化、具体化、实在化。
  
   三、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
  
   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性格心理素质等教育,可用以下方法:
   1、讲解诱导,语言激励法。语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师用生动形象,准确精炼的语言进行正面讲解、引导,溶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
   2、改革创新,组织教育法。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合理的选择和运用组织教育法,努力实现多样化与科学化,采用从感情入手,重视发展个性,讲求启发兴趣,注重引导发现,鼓励竞争与创新等等。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寓德于趣,游戏竞赛法。游戏竞赛具有娱乐性、竞争性的特点,同时大多数游戏教材都有一定的主题,有很强的教育因素,寓德育渗透于游戏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陶冶情绪。
   4、细心观察,表彰鼓励法。体育课教学的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教学过程一般在室外进行,空间大,干扰多,不安全因素多,教学难度大。青少年活泼好动,在体育教学运动中,通过与人、物、事的相互接触,其思想、观念、情感、意志、道德很容易表露。教师听其言、观其行、住苗头,因势利导,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成功,及时地给予表彰或鼓励,这无疑是对学生进取心的再激发,有助于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这种表彰鼓励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运用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体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50-01     1968年,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学校,煞有介事的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持一份学生名单递交给相关老师,并言及名单上的这些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放的花朵”,具有不可估计的潜力,并再三嘱托教师对此保密。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意拟定的,根本不是智能测验的结果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51-01    慢速练习是钢琴弹奏练习过程中所运用的练习方法之一,把慢速练习合理地运用到钢琴弹奏学习中,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真正做到高效、科学地学习钢琴弹奏。  慢速练习,是指把乐曲或原有的音乐速度风格放慢后加以练习的练琴方法。即以低于作品要求的速度进行练习,它是解决快速的、节奏复杂的或复调类钢琴作品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52-01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提出的新举措,措施出台后本溪市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上引起了一些反响。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一)中长跑难为不少体育中考生,晨跑热又现校园。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的中长跑测试,是在好多后重返体育中考。(二)今年的体育课成了‘特保儿’,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其关键就是调动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情绪,使其完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的环境中,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展个性,培养体育能力,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在阐述了情绪的涵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体育课堂实践中的几种情绪调节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体育 体育课堂 情绪 调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53-01    
摘 要: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心理自由;注意教学内容的丰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动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54-01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57-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注重熏陶感染     1、直观形象,体验美感   直观形象的东西易于吸引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55-01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作为知识传授“权威”者的角色出现,教师讲,学生听,较为被动地“吸收”。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知识不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60-01     精心设计教学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师要进入教学最佳状态应树立三种新课程意识,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对话意识      1、与《课程标准》对话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教师在教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