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情境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ko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情境教学成了一个与古典诗歌亲密接触的桥梁所在,中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找到情境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加深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感受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本文探讨了中职语文的古典诗歌情境教学的策略,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同提高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古典诗歌 情境教学 教学策略
  古典诗歌自古以来就以典雅著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快节奏的带领下,这个历史的产物好像离我们渐行渐远,对于很多词语的理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障碍,我们无法体会到古典诗歌的韵味与美丽。在当前的中职教学中,情境教学成了一个与古典诗歌亲密接触的桥梁所在,中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找到情境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加深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感受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
  中职语文的古典诗歌情境教学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让音乐与古典诗歌完美结合,渲染课堂气氛
  古典诗歌的美,其一就在于它的韵律,音乐诗歌自古就是相通的,正所谓感于内、发于外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在语文课堂上,音乐与诗歌相互交融结合,婉转的乐声加上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时而欢快,时而激昂,时而舒缓,时而高亢,既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又让诵读者准确地掌握了诗歌的节奏,体会到了韵之美。例如学习《春江花月夜》时,结合古曲《春江花月夜》的韵律,抑扬顿挫,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人当年的生活方式、时代背景,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古典诗歌。又如《琵琶行》,本身自带音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配以古曲琵琶演奏,既可以使诗歌的韵律表达到极致,又可以让紧张的课堂教学变成古典音乐的演奏,学生在享受音乐之美中获得语文知识。
  二、模拟画面,情境再现,打造生动课堂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单单课本上生硬的方块字有时候很难描绘出想表达的生动场景,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局限很难让学生对诗人当时的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了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我们需要对诗句进行扩充意境,用现代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在意境的扩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通过复原诗歌的原情原景,使学生获得接近真实的理解。例如在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学生通过想象扩展形成了五个电影镜头,分别是床上辗转反侧、王宫纵情歌舞、囚室痛苦凝望、凄苦跪地投降、桃花流水长叹,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歌中亡国凄苦的意境。
  三、联系实际,回归生活本色,升华课堂主题
  每一个创作都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语文不竭的源泉,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学会生活。古典诗歌教学中,就是把教材中的内容还原生活本身,通过情境的勾勒,打开学生丰富的生活储备,使学生的生活体验得到强化。学习诗人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时,“渔梁渡头争渡渲”使学生联想到公交车上的拥挤场面。柳永的《雨霖铃》让学生感受站台送别的不舍与无奈。在诗歌《赠汪伦》中感受友谊之情的可贵,同样表达友情的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这些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也是古典诗歌另一个魅力所在,通过古典诗歌的意境表达,产生诗人与读者的共鸣,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达到升华课堂主题的效果。
  四、加强同学交流,开创口语表达表演新环境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锻炼和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对于未来工作和生活都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中职学生也不例外,更要格外重视。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是一个成功教师的责任所在,这会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上,让學生分成各个小组,对每一句诗句进行激烈的讨论形成小组的理解,并加以形象的情景模拟再现,可以采取抢答加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快速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又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肢体表演能力得到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五、课堂以诗解诗,使情境得以延展
  古典诗歌在创作过程中,往往采用感人的画面、跳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从而形成言外有意、画外有画的模糊情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理性的诗句分析往往会使诗歌的韵律之美、意境之魅变得黯然失色,使学生无法体会到古典诗歌的美好之意,失去对古典诗歌学习的兴趣。要不断采用以诗解诗的教学方法,所谓以诗解诗,就是通过其他相关的诗句中类似的情境意象类比,将其他诗句作为一个媒介帮助学生理解该诗的内容,感受诗歌的魅力,体会诗人的意趣。引导学生进入可遇而不可言的诗歌意境之中。例如诗歌中的“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一系列意象的表达,诗人就是通过意象的罗列进行创作,该诗句就可以通过其他诗句中的意象进行类比理解。教学中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积累诗歌中类似的部分,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情境教学是中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古典诗歌教学的内涵,使中职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独特内涵。品味诗歌之魅,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粹,教师既是实践者,更是传播者,相信在中职教师的不断努力下,定会让古典诗歌的情境教学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倪海权.古典诗歌情境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02:41-42.
  [2]倪洲南.诗歌、散文的情景教学[J].中学语文,1991,04:12.
  [3]雷撞平.浅议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1,06:44.
其他文献
当今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而非简单的“认知体”。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激活课堂,关注个性,凸显主体,着眼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  一、自主感悟——塑造个性  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曾做精辟阐述:“
施工和养护是不可分割的,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养护成本和难度。公路养护不好,影响着交通,并导致公路使用效率极大降低。公路养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公路事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有很
编绳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把几根绳缠绕在一起么?这么简单的东西我肯定一学就会.”rn2017年9月,16岁的我因中考失利而迈入了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门,开启了一
期刊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同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能力,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挥,在课堂教学中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课堂教学,可以说未来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只有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中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在有效的
“叮呤呤……”伴随着一阵急促的下课铃声,《吆喝》教学完成了,然而,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课堂上的一幕幕犹如一幅幅画面清晰地在脑际萦绕,挥之不去。一、随机应变,及时调
摘 要: 教师与学困生互动是一门艺术,為了帮助学困生不断提高,有必要研究教师与学困生课堂互动的艺术。教师与学困生互动的艺术方法有爱心关注法、循序渐进法、耐心引导法、鼓励互动法、因材施教法等。为了打造高效课堂,要不断研究教师与学困生课堂互动的艺术。  关键词: 高效课堂 互动艺术 学困生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由于受学困生知识和技能基础、心理、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因素影
近日,由中国财富出版社、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移动物联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互联网+》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宏绣艺术馆隆重举行。作为第一本全面解读互联网+的专业书籍,本次发布会吸
研究背景:  万古霉素(Vancomycin)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i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所致的严重感染具有良
学生在小学及初中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情,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力争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