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榜样分数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ran20039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针对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现象,经过思考、实践,得出只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分数观,就能有效地解决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让学生在考试中更诚实。
  关键词: 作弊 信任 榜样 分数观
  在教育战线工作十几年,发现学生总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不管监考多严格,学生总是能想方设法地作弊,而且随着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遍存在,学生作弊越来越高端化。怎样才能制止作弊这一现象,使学生更诚实,这一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
  一天,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一则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一个劳改犯在外出修路时,捡到1000元钱,他不假思索地交给了警察,而警察轻蔑地认为是这个囚犯想变个花样贿赂他,想获得减刑。囚犯万念俱灰,认为世界上再没有人会信任他,于是他越狱了。越狱后,他抢的足够钱财后,准备逃往国外。在开往边境的火车上,一个漂亮的姑娘要上厕所,由于厕所门坏了,这个姑娘请求他为她把门。他当时愣了一下,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他点点头,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一样,严严地守着门。就在这一刹那,他改变了主意,在下一站他下车投案自首。是什么使这个囚犯改变了主意呢?信任,正是信任使他下了这个决心,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受这个故事的启发,我决定进行大胆的尝试,相信学生,在学生考试时几乎不监考,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当然这是有前提的。首先,在月考发试卷前,我对学生讲了一个事实:老师带的上一个年级考试时几乎不用监考,试卷发完后老师就可以离开教室,时间到了,老师收卷就可以了。成绩出来后,既有90多分的,又有10多分的,而且成绩和平日的学习状况完全吻合,这充分说明学生没有作弊。其次,我对学生讲了月考的目的,就是检查前一段时间的学习状况,什么都不影响,所以没有作弊的必要。最后,我还讲了这次考试会让学生各人改各人的试卷,自己总分,所以学生更没有作弊的必要。
  试卷发下后,就我一个人监考,我就坐在前面备课,也没太管学生。奇迹就在这时出现:几乎所有学生都在自己做自己的试卷,没有了交头接耳,没有了翻书查手机,一切井然有序。考试结束后,我公布了答案,学生自己改自己的试卷,成绩统计上来后,几乎所有学生的成绩都和平日相吻合,只有一个学生的成绩高得离谱。紧接着课堂上我公布了成绩,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同时也不点名地提了一下有个学生成绩不太真实。我用眼睛余光扫了一下那个学生,发现那个学生已经羞愧地低下了头。在后来的月考中,我依然采用这种考试办法,这个学生的成绩回归真实,而且全班考风始终良好。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经分析总结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是首先我认为信任学生是取得变化的重大原因之一。我们平常的考试,两个监考老师,一个站在教室前面,一个站在教室后面,像看犯人一样虎视眈眈地监视着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这就是明显的不信任学生的行为。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期,你让他干的事他偏不干,不让他干的事他反而好奇,想方设法地干。虽然中学生叛逆,表面装着对一切都不在乎的样子,但是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们还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我几乎不监考,让他们自己改试卷,无论从语言和行动上都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我的信任和善意。加上中学生毕竟长大了,懂事了,学生为了对得起老师的信任和不让老师失望,考试时不再作弊。学生在考试中诚实了,成绩自然诚实了。
  二是榜样的力量使学生考试不作弊。法国作家卢梭说:“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树立那么多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就是树立榜样,最终的目的是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坐标。我举上一届学生的例子,就是引导学生向上一届学生学习,以上一届学生为榜样。别人能做到,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有了上一届学生的榜样作用,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乐于向上一届学生学习的,慢慢的考试作弊现象就越来越少,孩子们在考试中越来越诚实。
  三是正确的分数观使学生在考试中更诚实。“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能换来父母的笑脸,也能换来父母的辱骂或暴打;分数能换来老师赞许的目光,也能换来个别老师鄙夷的眼神;分数能换来……也能……正是这种错误的分数观,导致学生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同时,家长和老师是否需要反思自己行为,孩子的不诚实是否和我们有关系。正是不正确的分数观误导了学生的分数观。其实我们应该这样引导学生,考试只是对之前学习状况的检测,分数高说明之前学得好,分数不高只是说明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继续弥补我们的不足,除了这个,分数并不能代表什么。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屑于在考试中作弊,考风就会越来越好。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试想在一场小小的考试中就能作弊的孩子,当他们进入社会,在建设国家时,面对各种各样更大的诱惑,还能廉洁自律、刚正不阿吗?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每个正常的人都应该担心的。要使孩子更诚实,必须先从小小的考试开始。只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规律,结合实际,合理引导,相信孩子们在考试中作弊就会越来越少,考试中越来越诚实,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越来越诚实。
其他文献
一、讲评目标  1.提高学生掌握材料选择题的做题能力,纠正错题,找准错因,掌握材料题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考试分数。  2.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做材料问答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尤其是加强学生对材料的领悟和理解。  3.答疑解惑,巩固基础,补上课本知识的漏洞,增强高考复习的针对性。  4.试卷讲评课是考试的延续,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的激励作用、诊断作用、强化作用、示范功能,增强复习针对性
摘 要: 本文以国内外对于大工程观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基础,针对统计学类专业课程特点,研究大工程观在课堂中的运用,并以吉首大学为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将其付诸统计学专业《非寿险精算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通过基于“大工程观”的《非寿险精算学》教学改革探索,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统计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大工程观 《非寿险精算学》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摘 要: 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过程中,作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让初三作业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更有效地回馈给学生,是初三数学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从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时间维度进行阐述。以期提高中考复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关键词: 初三复习 作业讲评 课前 课中 课后  作业讲评是教学过程中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其根本目标是纠正错误、分
摘 要: 公路电影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发源于美国,中国自2001年产生了第一步公路电影《走到底》后,公路电影在中国的电影市场方兴未艾,2014年上映的《心花怒放》、《后会无期》都取得了非常高的票房。虽然中国的公路电影是模仿国外的公路电影,但经过了较多的本土化改造,符合中国观众的文化价值观,才在中国的市场上赢得立足之地。因此,中外公路电影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正是反映了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午夜狂奔》和《
摘 要: 作文的起步阶段在小学三年级,相较于低年级的写话有所不同,作文要求更高层次、更全面,因此部分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的心理,学生的“怕、难、烦”写作呈现出来就是“假、乱、空”的东西。写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记忆力,是对现实生活知识经验的总结升华,对情感价值观的宣泄。  关键词: 小学作文 写作能力 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
现在大家都在谈职场中人的职业倦怠,于是大人们都忙着自己的心理释放,却忽略了身边那群十七八九岁的大孩子们,本应阳光青春的他们迫于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大多处于学习倦怠的亚健康状态,尤其是普通高中里那群孩子。“传道授业解惑”已无法满足教育现状。受教育者的年龄局限、人生价值观的不成熟、理想追求信念的淡薄、受社会上各种行为习气的影响,等等,教育者生动的言语知识传授显得非常无力,更多时候还感到无奈。  面对受教
摘 要: 教学学术思想为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提供了思路。广大教师应增强教学学术意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将其主要任务落实到教学及教学研究上,提升教学学术水平理应成为地方大学求生存、求发展的命脉。  关键词: 地方大学 本科院校教师 教学学术发展  地方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大学发挥着举
摘 要: 本文写了一位初中新班主任的点滴感想和体会,主要从师德修养、爱心教育、树立目标、慎用学生干部、积极转化后进生及家校沟通六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工作的几个着力点,小到日常生活,大到社会交往,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本着“付出爱心,处处用心”的原则,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关键词: 爱心 教育 交流 转化 沟通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转眼间,走上工作岗位快两年时间了。从一开始
摘 要: 学生如何选择新材料作文写作角度,文章从新材料作文的特性,选择写作角度的方法,以及选择写作角度要注意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探讨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角度。  关键词: 范例式教学 新材料作文 写作角度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会耗费师生大量精力。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教学效果也不是太好。严峻的现实,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各类作文课的模式与方法。范例教学论者认为,要克
摘 要: 基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链条”设计,讨论有效生物课堂的组织方法,以期为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链条设计 高效课堂  我国基础教育历来重视“以教定教”,即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划分课时,教学方法、起点和策略全部围绕教材设定,在课堂上由教师以“灌输”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灾难”,学生的潜力被忽视,学习和成长被限定在教学框架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