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務,也是我们这些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以往我们为了应试,我们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了语法、写作和阅读上。我们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哑巴”英语已经越来越成为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口语表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口语训练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学好语音、词汇、语法,通过创设交际化语言课堂.以广泛的课程设计和丰富的教学活动进行口语操练,让学生能应用英语进行交流。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造良好的口语环境
  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教学课堂应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学到的知道语言。”因此,一位成功的英语教者在课堂上,应结合单元中的重点并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利用简单的口语、肢体语言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置身在一个英语的海洋之中。这种真实自然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想说、敢说、愿说、乐说。这种自觉的行为,让学生在无形中取得成功。在学生取得成功的同时,老师应该抓住时机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这样一来,课堂氛围轻松活跃了,学生们便会放开思想,畅所欲言,这样一来课堂氛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二、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
  教师的身心投入比例和学生的口语成功与否是成正比例的,投入热情和鼓励,学生便会被老师所感染,进入到语言环境中去,会自觉与老师配合和沟通,从而达到真正的互动。身心的投入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也很重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份期待的目光,一下肯定的点头,一个甜蜜的微笑,都可以增强师生间的情谊。教书先育人,教学先教法,感情的筹码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越会深厚了,学习的方法也就会越正确。夫子说:“知之者不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三、课堂上应当因材施教
  学生上课不爱开口练习往往有不同的原因:有的学生由于自卑而不敢当面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由于性格内向而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说英语;还有的则由于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谈等。教师要通过仔细观察,弄清学生不愿开口说英语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因材施教。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笔者就安排他与性格活泼的同学成为一个学习小组;对于自卑的学生则与他们经常谈话,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渐敢于开口说英语。这样,每种类型的学生都会愿意开口练习英语了。
  四、通过对话积累材料
  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何将学过的语言材料运用自如,首先以语言材料的积累为前提。而积累、存储更须有大量反复对话、朗读、背诵、记忆、理解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词汇、习惯用语、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人文历史知识,通过视、听更多的器官参与快速地形成口语能力。
  1、通过对话、朗读和复述形成语言、语感
  在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现状之下,熟读精彩范文,是一种有效节约大量教育投入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在朗读中提高了语言节奏感,发现语言的美,使学生不仅理解说话人的思想内容,还能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课文琅琅上口的同时,语感也得到培养。朗读既是读也是听也是讲。因此,坚持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口语质量。
  2.通过对话、朗读和复述培养语言使用的自信心
  人的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生活、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老师在课堂中加强对话在、朗读、复述的语言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使用的自信心的有利契机。如果利用课堂这个时间,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对话、朗读,积极复述范文、精彩语段和习惯用语,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形成自信心,对以后的学习都是十分有益的,它更是发展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的保证。
  总之,培养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最需要的是兴趣和勇气。教师的肯定、鼓励和激励是关键。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有效途径。反复操练是最为行之有效的策略。相信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会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腹针疗法配合平刺法对颈肩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对此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该病思路、以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模式对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建立高效率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改进  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其他科目
摘要:根据中药的特点,目前国内中药行业的状态和市场需求,以及高職院校的优势特色,分析高职院校开设中药专业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中药专业作为高职院校药学的基础专业,具有明显的竞争力。那么高职院校开设中药专业有一定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它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整体之治”分不开,即中药的用药特点是,不光只针对疾病本身,而是从人的整体出发,通过调节全身气血来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让学生拥有充分的阅读时间  时间是阅读的前提条件,只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才能保证阅读的效果。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才能保证阅读的数量,每节课都要让学生踏踏实实地读几遍课文,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尝试读懂课文,在读书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质疑问难。确定阅读数量,不仅要看一节课全班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让学生具有合作与探究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素質的要求。具有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创新,但是,在知识日趋分化和综合的今天,每个人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存,所以,只有学会合作与探究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优化合作交流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數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动起来,数学课堂活起来。新的课程理念也将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的是: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感受兴趣的数学和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的数学。这一理念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我们从历史那里得到最好的东西是它所兴发的激情。” ——歌德  当前,面对新教材,我们教师应该有新观念、新行动。新课程改革强调:“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问题也理应提到应有的高度。”初中学生从生理、心理显示出他们情绪的强烈、感情的丰富。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抓住每一个教学中的契机,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情感教学,以情感为媒介
研究目的:通过对叶天士著作中涉及到的产后病医案进行整理与研究,利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就叶天士诊治产后病的组方原则和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究温病学派的理论体系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