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合作环境 引导自主探索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让学生具有合作与探究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素質的要求。具有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创新,但是,在知识日趋分化和综合的今天,每个人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存,所以,只有学会合作与探究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优化合作交流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1. 一、营造合作氛围
  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由原来过多地关注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证明,学生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在愉悦、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才能缩短与教师之间的心里距离,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师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振。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敢想、敢说和敢问,才能激发起合作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合作活动中。
  二、提供合作机会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标准(2011)》认为,“教学过程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体现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因此,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应包括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某一数学知识怎样应用的,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合作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在交流中培养能力,并且体验到自己的成长与成功,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1、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获得“四能”即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用数学去解决现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或者提出问题,并能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它。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或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其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更多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原始状态,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这样,在鼓励个性发挥的意义之下,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成为可能。首先,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方法。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进入角色以后,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问题一旦经过一番努力后被解决,学生就会有紧张愉快的体验,有成就感、自豪感、价值感,这些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源动力。
  其次,可建立学习小组。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无论哪个班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生活、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在课堂上,面临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让不同水平的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这样,小组成员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适时的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与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经常性的合作交流中,提升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因突破教材的局限,还要变传递结论为鼓励发现新知。事实证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探究而获得。
  三、拓展合作时空
  《标准(2011)》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充分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或学会数学方法。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合作与交流作为一种教学目标,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析》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研究经前内侧入路与经胫骨隧道建立股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本研究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共60例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病例,按AM技术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中医通腑开窍法的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MHE干预作用影响研究,观察MHE患者用药干预前后的心理智力测验(NCT)、听觉刺激事件相关电位(P300)、生存质量
目的:系统回顾现代医学和祖国传统医学对低位直肠癌的认识,结合低温冷冻技术在医学各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观察超低温冷冻治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超低温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腹针疗法配合平刺法对颈肩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对此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该病思路、以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模式对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建立高效率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改进  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其他科目
摘要:根据中药的特点,目前国内中药行业的状态和市场需求,以及高職院校的优势特色,分析高职院校开设中药专业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中药专业作为高职院校药学的基础专业,具有明显的竞争力。那么高职院校开设中药专业有一定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它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整体之治”分不开,即中药的用药特点是,不光只针对疾病本身,而是从人的整体出发,通过调节全身气血来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让学生拥有充分的阅读时间  时间是阅读的前提条件,只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才能保证阅读的效果。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才能保证阅读的数量,每节课都要让学生踏踏实实地读几遍课文,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尝试读懂课文,在读书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质疑问难。确定阅读数量,不仅要看一节课全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