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开始(组诗)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到村头
  我所走向的是一座城堡
  里面装了什么?起初我说不出
  很多房子未装修好
  它们像战败的士兵
  在冷风中列队迎接我
  我再仔细看了看
  原来田野上十分空旷
  村头的水池蓄水不多
  夕阳已经西下
  这里潜伏着今年最后的冬天
  但夜晚的灯火
  也已亮起
  烟火中
  火塘、干柴、锅头
  电视机和一个老人
  它们是故事的核心
  这些事物零乱摆布
  无非要表明
  这是正在整理的阵地
  这是快要喷发的火海
  这是最为温暖的一处
  与贫困户谈天
  他长年居住在深山
  一个叫班江的山腰中间
  他混迹在乱石之中
  身体被杂草淹没
  他爱这地方
  正如他爱过去的伤痕
  我喜欢徒步上山
  在班江小小的地盘
  寻找到他并不困难
  好比我寻找头顶的一片白云
  天空很蓝
  我能看到无边无际
  因此我们从不谈贫困
  我们话题的焦点
  落到信心
  落到平凡生活
  最后落到大地
  从春天开始
  我和你们一样。都密谋同样的计划
  都把今年当成鲜花
  把石頭当成神话
  我们已经把梦想写过多少遍
  尚不知道天色会不会越来越亮
  从年头开始
  从精心的准备开始
  我动用了去年以来的积蓄
  计划从新的蓝天、白云、阳光开始
  从旧的潮湿、发霉、破烂开始
  从年头开始
  我和你们一样
  都是春天出生的孩子
  或是十月寒冬的老人
  我像绽开的蓓蕾
  又像深藏不露的冬眠
  这一次开始
  会不会连接到音符。或者
  生命的盛宴和果实的内部
  我愿意相信开花肯定会结果
  就像出发就会到达
  我们先收藏。甚至先忘记
  然后才从正月开始
  从近在咫尺的二三月份
  开始
  阳光从窗户洒进来
  2017年以后
  我帮扶的其中两家建起了新房
  他们将梦想和将来
  以砖混的形式建筑在贫苦地段
  他们用尽全力告别过去
  告别低矮的木瓦房
  告别宿命或残留的记忆
  新房子还没建好
  阳光正从窗户洒进来
  落在屋内
  黄 微
   壮族,上世纪70年代出生,广西百色市那坡县人,鲁迅文学院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那坡县作家协会主席。现居那坡。
其他文献
张海龙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远洋船长。2011年开始小说创作,先后在《广西文学》《百花园》《小说界》等刊物发表小说作品。  刘富贵  刘富贵只是赋予了一个富贵的名字罢了。听父辈讲,刘富贵十几岁的时候,家里穷得没衣服穿,刘富贵整天光着身子趴在墙角向外看,天黑了才敢跑出来东躲西藏一会儿再跑回去。最初听到这些我们根本不信怎么会穷成那样,架不住父辈们经常玩笑般地说起,再看看刘富贵的现状,不由得不信了。  
期刊
俞 妍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7浙江“新荷十家”之一。有短篇小说发表于《十月》《清明》《长江文艺》《安徽文学》《四川文学》《朔方》《雨花》等刊物。曾参加首届鲁迅文学院浙江作家高级研修班、首届鲁迅文学院河南作家高级研修班。已出版短篇小说集《青烟》《蜗牛》《裂瓷》。  1  牛国民听到老婆李亚芬带来的消息,手里的瓜瓤滑落在地。  李亚芬说,老张没了。“哪个老张?”“就是跟你一道割瘤子的老张,当初同一
期刊
→ 刘 军 20世纪70年代生,笔名楚些。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散文批评家,现居开封。曾策划全国农民散文专辑、河南青年散文专辑、女性散文专辑、小众公号河南散文专辑等,曾任孙犁散文奖双年奖、何景明文学奖评委。  《道德经》第五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自然观和天道观由此可见端倪。这里的“刍狗”,指用草扎成的狗,其功能则是用于祭祀,用后便弃之。学者高亨则进一步解释说
期刊
→ 杨文丰 农业气象学专业学士,二级教授,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生态散文研究与创作、生态文化、科学美学、创造学和高校写作教研。十余篇散文被选入上海高中《语文》、全国职中《语文》和《大学语文》等大中学教材。曾获老舍散文奖、在场主义散文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华文最佳散文奖等。  蒲公英是善于将使命幻化出飞扬精神的植物,是自然(植物)与精神融合的植物……   ——题记  1  蒲公英生活
期刊
苍 凉  土地苍老,村庄古朴  有人扛着锄头,涉过小溪,走进田野  远远的,炊烟从谁家的屋顶升起  谁家的炊烟,时断时续  我不知道  直到前年,村主任把我带到我的扶贫户家  让我简直愣了半天——  三个孩子。老大十岁,老二八岁,老三六岁  父亲六十岁,多病  母亲残疾……  我记得那天,他们无助的目光  把我戳痛  也就从那一天起,他们家低矮破漏的  小屋,迁移到我内心  修建的寺院  一只手
期刊
美国摄影师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在1889年曾拍过一张名为Sun's Rays的照片——黄昏被百叶窗切割,均匀、细长的光影伸出古老的手臂,悄然笼进房间;一位母亲正在写信,她的眼神低垂、专注,不受外物侵犯,黄昏的光影打在她平静无波的脸上,似乎把时间也切割成了条纹形;只有笔尖和纸页之间窸窣有声,这响声和光线一起,继续切割着桌布上的孩童相框和钉挂在花色墙纸上的多张人物肖像照。——
期刊
一个村庄,四面八方  他与山羊一样颜色,太多的黑  爬上了山坡,爬上了云朵  从贫穷堆里爬了出来  以一株野草的力量,展露春风浩荡  先前只有他一个大学生,后来  扎羊角小辫的她也来了  她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了好多只黑山羊  她想抱住山村所有的孩子  让他们在羊群中间,晕红调皮的脸  日子就在“咩咩”的叫声中展开  羊老倌,羊崽儿,羊角村……  他在羊圈边,用夜的黑裹住所有的灯火  爱他的女人,也
期刊
1  过了脚板坪  才到天堂坳  天堂坳天生有副好嗓子  那是天使吻过的  或许,它不知道。  2  远远望见的那个坡  像一本写意山水画的封面  打开它,还需两个半小时的脚板  脚板坪只有脚板宽  因为不通车,只能步行  脚板坪却不平,全是上坡路  两旁花花绿绿的草啊花啊,像雀斑  冷不丁会钻出条小花蛇来,真是美丽惊心  3  脚板坪往上走,才是天堂坳  天堂坳真是坳啊,都是上坡路  一条弯弯曲
期刊
潘国顺 20世纪60年代生于马山,壮族,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现于崇左市委巡察组工作。  蜡烛,点蜡烛,次次都要提醒,你怎么那么笨?  都一辈子了,父亲的习惯总改不了。似乎他从没有满意过母亲一点点,总是不停地教她如何做事,甚至如何做人,口气时大时小,声音时高时低。这时,母亲就定定站着,像一个小学生,一个新兵蛋子,一双大眼迷茫而又无所适从。  在壮人眼里,上香点烛是十分隆重又严肃的仪式,只有红白大事才用
期刊
→ 许 敏 壮族,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在《民族文学》《山西文学》《广西文学》《黄河》《广州文艺》《黄河文学》等发表作品,出版有诗集《凝重与飞动》、中短篇小说集《玻璃的味道》、长篇散文集《旧时光》。  芒果飘香   我第一次进入芒果林,是到右江南面一个壮族小山村里,到村子后山的一道沟梁里,是为采访农民群众通过种植芒果脱贫致富而去的。  这个小山村并不在右江岸边,而是地处右江中段的一条支流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