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生阅读课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hongj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教材为载体,全面落实三维目标,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把握识字学词的阅读教学重要基础,感悟文本,激發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选择、分析,获得成长的元素。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教材为载体,全面落实三维目标,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通过我们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一起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课堂,体验对话中的感悟。
  一、识字学词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
  识字是我们阅读的基础,教学只有解决了识字问题,扫除了生字障碍,了解了词语的基本内容,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参与文本、教师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对话。中年级的学生在识字能力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方法技巧,如借助拼音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基本方法,以及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识字学词的方法,这些为中年级学生独立地,借助工具书主动识字,在词语、句子、和段落中随文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识字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一是改变引领学生认读生字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哪些字容易读错、混淆,这种学生之间交流、提示,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还可以学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相互启发,富有实效。二是把识字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老师以小组为单位检查了学生的认读情况后,又引导学生回忆“这些生字还在哪些词语里见过”,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从形成的知识结构中进行反馈巩固,以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2.要体现中年级随文识字的教学特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优秀传统教学法仍是我们新课程所要继承发扬的。把生字与词语联系,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要注重对学生写字的教学指导。我们学生的书写不尽人意,除我们教师的字写得不够理想,不敢给学生做示范外,还有我们老师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到底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去指导,应该怎样指导。
  二、感悟文本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环节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是平台,文本是依托,感悟是基础,没有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无法实现三者的有效对话,所以语文课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进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偏重于串讲串问,偏重于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教学用的时间较多,收效却不大,那么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感悟、体验,感悟什么,体验什么呢?我认为感悟就是通过阅读走进文本,去了解领会文本要表达的深刻的内涵。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由读正确――到读流利――再到创设的情景中去读,学生在落实每一个读的过程的同时,从靠近文本到走进文本,到理解和内化文本,品味到作者蕴涵在文本中的情感。
  1.钻研教材,找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点。课文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地把握和利用教材提供的有效资源,要思考如何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悟以实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方法的获得,情感的陶冶和价值观的形成之目的。
  2.创设情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感悟文本。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都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折射出当时当地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这一切都是通过文本所描述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的,学生只有通过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感受、感知,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对话,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
  3.深化认识,巧妙结合阅读感悟与理解内容。传统中我们对文章的语句,段落的理解大都采用问答式,剖析式,把一个个优美的篇章搞得支离破碎,也让学生逐渐淡化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对文本的理解,要避免机械的分析,和反复的追问,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感悟。
  4.阅读教学应注重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对中年级学生,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读书,也要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如《搭石》一课后面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时说“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若怀抱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若背着柴的年轻人来走搭石,假若碰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走搭石,假若遇到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人也会把这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吗?发挥想象,说一说,然后把他写下来。这样不仅停留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上,而且延伸到写话的训练指导,使读、说、写达到和谐的统一。
  三、情感激活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的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作的诠释。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情感逐步丰富的课堂,生命逐渐完善的课堂,个性得到合理张扬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而和谐融洽的情感是激活、延伸学生学习兴趣的保证。教师与学生与文本之间始终应有情感交融,教师可以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交流的用商量的口吻,和蔼的表情,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课堂要融入教师的激情,课堂要激活学生的学情,课堂要感悟文本的真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训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所以我们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要带着“真情”走进课堂,用我们的激情激活学生的学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体验作者的真情。
  因此,对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本着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用老师自身专业的业务水平,不断引领学生在识字学词基础上,展开和文本的对话,获得成长的多种元素。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model)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1978~2003年的经济总体就业弹性和非农就业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
翻供是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伴生物。当前 ,所出现的“三多一升”现象 ,成因复杂 ,既有犯罪嫌疑人主观心理因素 ,更有司法机关工作失误、监管不力等原因。为
<正>(2008年3季度)去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困难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采取一
针对我国稀土资源得天独厚的现状,从稀土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特性出发,较详细地阐述了稀土元素在Al2O3、Si3N4、ZrO2等结构陶瓷以及介电、压电、导电陶瓷等功能陶瓷和陶瓷色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应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局面,翻转课堂为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进注入新的活力。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翻转课堂  引言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
依据语言学家莱克夫的定义,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语言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1]与隐喻相关的术语包括源域、目标域、映衬等。隐喻中很多文化现象,汉维隐喻的翻译其实就是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和需求、动机有密切关系。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的紧张的心理状态,这是激励的起点,在遇到能够满足需求的目标时,这些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转化为动机,使人一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然后导致个人向某种目标前进的行为,达到目标,获得某种生理、心理上的满足,激励过程也就完成。激励性语言以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环境为优势,对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每到冬季,路面积雪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许多麻烦,而且加大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近年来,各种清雪除冰专用车的出现,为实现冬季道路畅通和安全出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这类
信息化系统软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上新台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化系统软件的构成,其次从三个方面对信息化系统软件在企业财务
<正>一、引言:关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实施模式之争住房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缩小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差距,提高中低收入者福利水平的重要保证,其政策取向、实施模式、政策效果等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