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度过尴尬岁月

来源 :可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ingaaa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期如临大敌
  阎莉比我大两岁,住在我家隔壁。当我家从贵州搬到成都这家老公馆时,她是院子里的小孩中第一个引起我注意的。阎莉个子中等,身材凹凸有致。在那个年代,胸部被巧妙地遮蔽了。它能若隐若现,靠的是她虽不穿高跟鞋,但犹如穿了高跟鞋一样昂首挺胸的步态。我那时也开始发育,与她相反的是,我每天诚惶诚恐,如临大敌,恨不得将自己身体上凸出来的部分,一巴掌摁下去。
  青春期里,我之所以活得如此尴尬和卑微,与那个年代的风气有关。上世纪70年代前期,我进入初中,正是发育迅猛的时候。学校里弥漫着昂扬的革命斗志和中世纪式的禁欲风气。发育是女生们十分懊恼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
  一天,上生理卫生课,正好讲到女性的生理期。全班女孩都恨不得钻到桌下去,表情好像都在说对不起。男生全都兴奋异常,脸都绷着,嘴里却传递着一个暗号式的数字“49”。老师毫无表情,照本宣科,一字不落地将49页读了一遍。下课铃响了,女生如释重负,男生大失所望。现实中也是如此:我们就这样秘而不宣、偷偷摸摸、诚惶诚恐地度过了49页所描述的女性青春生理期。
  我和阎莉读的是本地中学,都是北方人。我们长得又高又大,比成都女孩领先发育三至四岁,这让我们在学校里总是被人指指点点。
  由于耻辱的发育原因,我还被剥夺了参加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资格。未发育的女生,挺起骄傲的、童真的胸脯,奚落早熟女孩的落选。相信是同样的原因,阎莉也没能被吸收到“校宣”,尽管我俩都酷爱跳舞,跳得比别人都好。
  不能上台跳舞,我的兴趣转向体育。我很快迷上篮球,成了全校篮球女王。发育的烦恼仍然伴随着我们。篮球队的女孩发育健康,穿上球服,让我们看起来更加成熟。每次比赛,男生都聚集在篮球架下,不怀好意地鼓着掌。这让篮球队女生缩手缩脚。很多时候,球在中场传来传去,大家都不愿意三大步上篮。
  阎莉热爱表演,在我们大院里跳舞给那些比我们小很多的女孩看。她把她们聚拢起来,成立了一个宣传队,每天乐此不疲地排练。
  
  刻意扮成双胞胎
  我不知道我和阎莉在性心理成熟度上,谁更成熟一点。我意识到了,并引以为耻,她却浑然不觉。她继续昂首挺胸,旁若无人,脚踩虚拟中的高跟鞋,走得风情万种而不自知。我则小心翼翼地走路,夹着尾巴做人,对旁人的指点和议论,敏感到病态的地步。我总是穿一件我妈的宽大衣服,以隐藏自己的生理特征。阎莉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服装“合身”,不经意地露出身段来。我总是要在毛衣外面套上一件外套,而她总是单穿着一件套头薄毛衣。就这一点点,造成阎莉与众不同的“气质”。她还想方设法在当时千人一面的服饰上,制造出一点点与众不同来。也许正是这种不同,让我和她成为密友。与她在一起,我有安全感。毕竟,我俩差不多。和本地女孩在一起,身体上的差异,总让我不安,养成我自卑的习性。
  有那么几年,我们俩好得像姐妹一样,除了白天上课、晚上睡觉之外,别的时间都腻在一起。阎莉在文化宫中学读书,与我的学校隔两站地。那两年,她天天下课后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们手挽手回家。我们衣服穿得一模一样,发型梳得一模一样,个子高矮也差不多。我们刻意打扮成双胞胎模样。与阎莉在一起,我胆子大一点,背稍挺一点,下巴也略微抬了起来,模仿她的目中无人。走在大街上,我们是这样引人注目,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是酷毙了。
  回家后,我们在阎莉的闺房厮磨相守。我们总是躺在她的小床上,没完没了地聊天。
  
  消耗多余的激情
  一天,我与阎莉想去和平电影院看《红色娘子军》。那里面有人见人爱的洪常青饰演者王心刚。当时,在我们眼里,洪常青在电影里的角色,与女儿国中的贾宝玉差不多,总是被女人围着。他对女性的尊重和同情,以及对琼花若有若无的那么一丁点儿暧昧,使得电影版的《红色娘子军》,有了一点人性的色彩。王心刚成为“文革”时期女孩的偶像。
  售票处人山人海。我和阎莉一心想要买到电影票。我们一左一右从人群的两边往窗口处挤。我们从小就去抢购各种各样的物品,有了经验,仗着人小,从两头紧贴墙壁往里钻,屡试不爽。但是,人多就有浑水摸鱼之人。我正接近售票窗口,人浪突然像退潮一般退了开去。人群中喧闹起来,革命群众扭住了一个耍流氓的人,把他扭送到派出所。被耍流氓的,正是阎莉。她也被送到派出所去,录了一通口供。回来后,阎莉被耍流氓的事,很快在院子里传开。她在我们这些孩子心中,一下变得比原来更漂亮了。不是吗?怎么没有人对你们这些小孩耍流氓?
  没过多久,新的流氓事件发生了。一天傍晚,阎莉走在大院长长的甬道中。一个住在街上的男孩蹿出来,拦住她的去路。男孩摸出一张字条递给她,又对她说了许多乱七八糟的话。阎莉拔腿就跑。回家后,她气喘吁吁地把字条塞给她妈。妈妈怕她再被骚扰,找到我,嘱咐我以后进出都与她一道。
  从那以后,阎莉变成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姐,住我隔壁,还老给我写信。当然,内容都是关于我们二人的“革命友谊”,充满海枯石烂不变心的誓言。现在看起来,她不过是一个早熟的女孩。
  那时,早恋有一个代名词,就叫“流氓”。不管男生女生,只要谁谈恋爱,谁就是流氓。每年寒暑假,成都中学都要办一个学习班,人称“操哥操妹学习班”。成员是那些早熟的、正在谈恋爱或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学生,也包括喜欢穿着打扮的女生,另有不服老师和工宣队管教的学生。他们一律被称为“操哥”、“操妹”。“操”在四川话里就是流氓的意思。
  阎莉在学校一直是三好生,是“又红又专”的苗子,还是年级的副排长(当时,成都中学都是军队编制)。但是,我隐隐觉得,她的潜意识很活跃,正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这些潜意识在当时不可能是针对男生,这一点,阎莉可能连想都不敢想。她只是盲目地按照潜意识的指引,把青春萌动期里那些多余的激情,在对女生的“友谊”中,一点点消耗掉。
   (摘自《七十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图/卡伊)
其他文献
小区门口有一对卖水果的夫妻,两个竹筐支起一方木板,上面的色彩随着季节不断变化。深秋时,小摊上的葡萄乌紫如玛瑙,女人对我说:“买点吧,快过季了,再吃要等明年。”男人瞟一眼老婆,显然不喜欢她的虚假广告,仰起脸认真地对我说:“有得买,冷库里存得多,啥时都买得到。”  年底,单位攒了不少废纸旧报,一个叫徐茂兵的红脸汉子上门收购。他和老婆手脚麻利地把纸箱、废纸一捆捆整齐地码在旧货车上,又操起扫帚、墩布把积了
期刊
我在芬兰留学期间,结识了好友雷默。他在首都赫尔辛基政府供职。一周前,他约我到他乡下的老家,喝他父亲酿制的葡萄酒。到了约定的这天,他抱歉地对我说:“今天是公务员考试的日子,能否在考场外等我两个小时?”我爽快地答应了。  去乡下的路上,我问雷默考试的情况。他眉飞色舞地告诉我,试卷背面附有答案,答完题,考生就能估算出成绩,自己这次发挥得不错。  “什么?答案就在试卷上?”我觉得莫名其妙,“那你们一定都考
期刊
哨鹿是老满族的习俗,就是在秋高马肥的时节围猎群鹿。哨鹿的秘诀全在哨子上,一只鹰骨哨,又叫人哨,是指挥猎人的;一只桦皮哨,又叫鹿哨,能模仿出鹿的种种叫声,引导鹿进入预定的区域。  哨鹿也有一些规矩,比如要请附近各屯的人前来观摩;不能用火枪,只能用标枪和绳套;不能打小鹿,猎到的鹿净是老弱病残也不行;投出的标枪要有数,投了空枪,或者猎一头鹿用了许多标枪,都不光彩。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东北下乡那会儿
期刊
我在书城正看书看得起劲,忽然被一声清脆的女高音吓了一跳。  漂亮的工作人员正在训斥一位老伯。老伯的穿着打扮和装修精致的书城多少有点不协调。他头戴一顶破边旧草帽,身穿一身沾满污垢的迷彩服,卷着裤腿,脚上穿着一双泛白的黄胶鞋,手里还拎着一杆秤。  这身打扮放在农村是相当普遍的,但在书城工作人员看来,却很另类和不雅。几个读者围过来,反感地看着那姑娘。这似乎更加助长了她的气焰,她对老伯说出了更为刻薄的话。
期刊
阿卜杜拉讲起自己的故事时,突然笑了起来,就像任何一个普通男孩一样,眼睛大大的,充满童真。  这是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一处高级监狱里。近一个月前,这名巴基斯坦男孩因为在进入阿富汗境内时被发现身上捆有炸弹而被捕。11岁的年龄,使他成为世界上年纪最小的恐怖袭击嫌疑犯。  英国独立电视台的编辑尼利问他:“你的全名是什么?”他只是摇了摇头,重重地咽了口口水,什么也没说。他是一个孤儿。  在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
期刊
凯西是一个澳大利亚美女,三十出头,身材苗条,不化妆,不特别讲究打扮,眉清目秀,说话措辞讲究,音调抑扬顿挫。她住在悉尼富豪聚集的东区紧邻海边的一座豪宅里,这座宅子,来自她的父母及祖父母。  我装修房子,想做比较少见的深色地板。朋友说:“凯西的深色地板做得非常棒,你一定要去看看。”  登门拜访,讨要配方,凯西把她测试剩下的颜料都给了我。我被那栋非常低调、异常美丽的豪宅给镇住了。  你看过电影《伟大的盖
期刊
《西游记》中的唐僧完全不像个师父样。  师父什么样?师道尊严嘛。你看唐僧:白鹿怪要拿他的心肝替国王做药引子,他央猴哥救命,大徒弟满肚子冒坏水:“若要全命,师作徒,徒作师。”他连忙答应:“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他逼猴哥医活乌鸡国国王,大徒弟又使损招,要他与八戒在国王尸体旁号啕痛哭至其取药回来,他真的不折不扣号哭不止。路遇剪径强盗,猴哥打死蟊贼,救他性命,他却撮土祷告:“冤有头,债有主
期刊
从日本比赛回来,摔跤队放假,两个女选手去东四长虹电影院看电影。一个是轻量级的,18岁;一个是中量级的,17岁。她俩也就是国内前六的水平,在亚洲可排不上。  那个轻量级的选手比较清秀,倒没什么。那个中量级的理了个男孩头,就有点儿惹眼。几个小青年在旁边议论上了:“你说那是个男的还是女的?女的吧,脸上都是疙瘩;男的吧,没胡子,又没喉结……”  有个小子嘴损,说了一句:“二尾子呗!”二尾子是北京土话,阴阳
期刊
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家的三个女孩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小时候,我们三姐妹之间的游戏是演戏。我总是当仁不让地扮英雄;大姐长得好看,演女特务;二姐力气大,演坏人最好。一天,我们刚看完一部革命题材电影,一进家门,二姐披着毛巾被威风凛凛地站在床头,对我说:“说,你把人藏到哪儿了?”  “不知道。”我英勇不屈。  “女特务”二话不说,挥枪射击。我应声倒地。一声闷响,我的头结结实实地撞上桌角,顿时血流如注
期刊
张广智开着一家小公司,拒绝把生意做大。他的兴趣在路上。他确实逍遥痛快,夜半时分想起往事,起床后就搬着“家”去长春和初中好友聚会,颇有几分王子猷雪夜访戴的雅兴。久别重逢自然是喝酒,家里喝,饭店喝,深更半夜到湖边喝。  张广智每年都抽出几个月,开着房车出门。他把房车当成家,他的博客叫“家在路上”。西沙群岛、北极村、红旗拉普、珠峰大本营……十年间,他开车走遍中国内地的所有省份,深入过沙漠腹地,走过雪山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