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探索美、表现美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班时期是幼儿审美创造性发展的敏感时期,也是美感萌发的关键期。老师应该把握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审美教育。本文将在审美教育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中班幼儿的审美特点,站在教师的角度探讨幼儿审美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中班幼儿;审美能力;审美特点
  审美教育是培养幼儿发现美、探索美、表现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助于培养幼儿丰富的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中班幼儿的审美能力正是整个幼儿期发展的关键期,这需老师在充分了解中班幼儿审美特点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长期的美的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中班幼儿审美特点的分析
  (一)具体形象性
  中班孩子首先关注的是审美对象的外形美不美,特别容易对那些色彩鲜明、构图夸张、画面大胆有童趣的作品特别的感兴趣,幼儿和我们成人的审美眼光不同,他们对作品的形象性、趣味性、还有色彩感知度都有着特殊的要求。
  (二)直觉行动性
  中班幼儿对审美作品的关注角度就是一种情感性表现,情感是构成审美心理的重要媒介。幼儿在整个审美活动中,内心的情感活动会非常的激烈,对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审美愉悦感。
  (三)形式夸张性
  幼儿美术的特点就是涂鸦艺术。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又是大胆奇特的,最直观的表现在他们独一无二的画面上,他们的画面往往都构图夸张,色调丰富,线条凌乱,想象奇特,太阳可能是绿色的,小鸡可能是四只脚,小青蛙可能会飞…谁都预料不到下一步他会怎么出牌,因为他们的想象也是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随年龄增长
  中班幼儿审美能力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加强的,不管是在日常还是在美术活动中,当幼儿的眼睛发现了一个色彩鲜艳让他感兴趣的事物时,他就会急于对这些事物做出审美评价,这是他们强烈的愿望。
  二、中班幼儿审美教育的实施
  中班幼儿的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思维决定了教师在美术活动中需要运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及多种形式来引导,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美术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探索美、表现美的情趣和绘画能力。
  (一)感受美
  1.感受自然,体会之美
  幼儿在欣赏自然的时候产生的愉悦心理体验就是审美。大自然拥有着任何绘画作品都表达不完整的绚丽风光和勃勃生命力,这纯天然的美是对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感知和熏陶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能提取出幼兒内心深处的审美体验。
  2.欣赏作品,分析其美
  中班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是从欣赏审美对象开始,探索审美对象为中,表现作品为后。针对此特性,我首先让幼儿先来欣赏同伴的作品,每个孩子的绘画作品都是充满个性的,其中也定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值得教师回味品析的地方,我引导幼儿在同伴的作品中寻找到亮点,提高审美态度。
  (二)探索美
  形式多元,增加趣味
  《纲要》艺术教育中要求到,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中班幼儿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跳脱的。
  (三)表现美
  1.自由创作,大胆移情
  幼儿常常会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一个客观的物体上,会巧妙的使得在成人看来死板无意的事物变得有生命力,简单的说就是将一个僵死的无极世界生命化。
  2.加强表达,提升能力
  《纲要》在艺术教育要求中提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提升幼儿的审美思维,自我表达是审美艺术的主要功能之一,这种功能是艺术的各种特性决定的。薛文彪教授说过:幼儿的美术技能是指幼儿运用工具材料的技能和方法。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幼儿对多元美术形式的欲望是强烈的。在薛文彪教授的指导下,我将一种新型美术形式带给了孩子,就是借形想象,用多种工具在纸上构成色块,让孩子们充分想像发挥,将单一的颜色勾画成有趣的故事。
  三、根据中班幼儿审美结果的反馈
  教师的评价
  在任何的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评价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和对同伴的作品的讨论和理解都是不受约束的,教师的评价应注意善于抓住幼儿最初的对美的表达,适时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审美提升。孩子们的创作思维和我们成人不同,还经常脱离现实轨迹,就好像他们画的鱼可能是生活在天上的,他们画的爸爸可能有三米高,他们甚至还会给自己的画中角色命名…教师对幼儿这一系列的行为不能采用批评、阻止或者置之不理的态度,幼儿美术本来就是涂鸦艺术,我们应该给予及时的回应,褒义又简单。而这些也是提高审美能力必不可少的。因为我将重点放在幼儿对于这个美术活动反馈出来的作品参与性,是否快乐,是否有兴趣,是否独特!而这些也正是提高审美能力必不可少的。在中班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讲评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
  [2]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3]王希军,葛星.审美教育[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7,10.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5]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1.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三毛的中期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中,她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轻松地讲述着她在撒哈拉沙漠的所见所闻,以及零散的生活细节与经历,尽管这只是她一生流浪的一个阶段,但是透过散文集中的散文可以看到其中反映出了三毛内心的流浪意识进一步觉醒和她一生的追寻,而这一类型的自我放逐式生活正是由于寻求生命意义的主动流浪意识造成的。在文集中她表现出追求生命的本真和自身独特的思想个性,带给读者极具感染力的艺术享受。本
期刊
摘要: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典型的反封建代表作品,是五四精神的赞歌,但这一理解显然被局限在了一元化的五四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家》中主要人物的分析,结合作者贯穿始终的人道主义理念,提炼出巴金作品的超时代性,还原其被狭隘解读了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巴金;《家》;超时代性  一、从封建束缚中挣脱:觉慧的新时代声音  觉慧是黑暗沉寂的旧式大宅院里迸发出的一束耀眼的光芒。他是受五四浪潮和新文
期刊
摘要:《呼兰河传》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本身的故事,萧红不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善用对话来叙事。女性意识的感性和男性话语的理性构成的复调使得《呼兰河传》在萧红的笔下焕发出奇异的艺术光彩。小说里蕴含着很多有意无意的铺垫,文笔中透着一股寒光,夹杂着一丝人性的扭曲和荒诞,让小说有了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叙事特点;复调;看客众生相  我读《呼兰河传》是在一个闷热的夏天,连小说泛黄的纸都有些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学校的对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学校名称的英译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不少中等或初等学校中都带有“附属”字样。附属学校一般指的是附属于高等院校、一些大型机构等事业单位的学校,招收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校教职工的子女。“附属”一词看似小,但翻译得不恰当则会导致误解,给我国学校与国外学校的交流带来不必要的阻碍。本文将对此加以分析,并试图探究更为合适的译法。  关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流行语进入人们的生活,2017年伊始,“NP1可能+VP+……假NP2”结构迅速走红。本文从传播来源、构成成分、语义、语用、特点等不同方面对“NP1可能+VP+……假NP2”结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NP1可能+VP+……假NP2”结构;流行语;语言发展  随着网络的普及,源自网络的流行语在人们的交际中不时频频闪现。自2012年年末“语文啄木鸟”《咬文嚼字》杂志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以《咕噜牛》和《戴高帽的猫》为例,从译本的可朗读性方面来研究任溶溶儿童绘本的翻译策略和技巧。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任溶溶在翻译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遵循了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原则,通过使用口语化的表达、统一的句式结构、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性等策略来实现可朗读的目的。研究任老的经典译作必将对以后的绘本翻译有所帮助。此外,本文也指出了其中译本中一些可以改进之处。  关键词:任
期刊
摘要:色彩词在不同国家中有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含义,它们在原有的颜色含义基础上还引申出不同意义,正是通过这些引申含义,我们才能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认知方式。而“红”和“白”两种色彩的使用范围最广,特点最为突出,本文主要对俄汉语中的“红”“白”词进行比较和分析,归纳出颜色词的文化异同,进而探讨这种文化异同产生的内在根源。  关键词:颜色词;色彩词;文化异同  一、基本颜色詞  中国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汉语中
期刊
摘要:影视作品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的多重交际目的,因而给影视剧翻译带来巨大挑战。如何通过准确、传神的翻译使译制片观众获得与影片原产国观众同样的文化体验和观影感受,成为影视剧翻译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文化补偿概念入手,结合华语影视剧特点,以片名、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补偿策略在华语影视剧英译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关键词:文化补偿;片名翻译;字幕翻译  影视作品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
期刊
摘要:The Ballad of Sad Café被誉为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最好的作品,出版后受到美国评论界的热烈批评,这部小说迄今有两个中译本,一为1975年金圣华所译的《小酒馆的悲歌》,一为1978年李文俊所译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本文以The Ballad of Sad Café的金圣华和李文俊译本为研究对象,借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惯习,通过细读比较两译本
期刊
摘要:民办高等教育越发展,越应该高度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升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三亚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提升策略,以达到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关键词:民办高校;三亚学院;英语教师;教学能力  近年来,随着对民办高校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