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课的美育功能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kao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的外延是多方面的,美的实现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就高中哲学课而言,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享受美、追求美的一个得天独厚的途径。有了对美的理解与认识,对提高学习的能力也有促进作用。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之梦》中就提到:“缺乏诗意和美感的涌动,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
  一、发现美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练就这双“眼睛”,首先,要的是立足实践,亲近自然。“现在我们的学生离大自然何其远矣!当我们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所谓‘美育’时,学生早已不懂什么叫‘两个黄鹂鸣翠柳’,不懂什么叫‘烟炊四五家’,不懂什么叫‘惊涛拍岸’。”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亲身的感知才能获取美的信息。正所谓身处其境,方懂其景。捕捉美需要灵感,但一切的灵感离开实践,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尽管在高中階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我们在有限的空间也会有众多发现。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我们的老师、同学等。美就在身边。其次,善于观察,方能磨砺眼光。客观对象是复杂的、多变的,只有在实践中仔细观察,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通过立足实践的观察,亲近自然的思考,使学生对所学哲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升华并内化为自身素养的有机构成,这样不仅可以用感官的眼睛去发现美,更能用思維的眼睛去捕捉美。
  二、享受美
  美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人既是美的创造者,也是美的享受者。发现美是享受美的前提,享受美是发现美的目的。其实,享受美不比享受蛋糕,它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和共鸣从而激起的一种幸福感。要与美好的事物产生共鸣,就必须要有理解美的素养。高中哲学课就给学生提供了打开心门的钥匙。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段、生活阅历等原因,往往不会认为“失败也是美”,但矛盾观告诉我们,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所谓同一性,首先是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也就是说没有失败也无所谓的成功,人生中之所以有成功的激动,是因为我们有历经失败的艰辛。或许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缺憾美”吧。清晨,当你走在寂静的山谷里,我想你感觉到的一定是恐惧,而不时听到两声清脆的鸟叫声,你才会感觉到空气的清新,清晨的幽静。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绝对的“静”就感觉不到“静”。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说明失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成功。又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到这,同学方能坦然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再焦虑,不再颓废,在内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这就是美的感召力,对生命的唤醒。“美是十分迷人的,具有无比强烈的感人力量。它可以丰富人的生活,愉悦人的身心,给人的精神带来种种欢快与满足。”
  三、追求美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美育是分不开的。宋代程朱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程颐说:“古人自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有文采以养其目,声音以养其耳,威仪以养其四体,歌舞以养其血气,义理以养其心。”相比于今天,美育反而愈发缺失了,德育的问题也就来了。作为具有德育功能的高中政治课可以引导学生或多或少弥补这一缺失。哲学课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其作用首当其冲。其实社会上有很多关于美丑的争论可以引发哲学的思考。如,何为最美教师?在网络上就有报道某某学校最美女教师,除了年轻漂亮,穿着时尚,再没其他。但也有像张丽莉这样的最美女教师,为了挽救两个学生,自己被失控汽车碾压,造成高位截瘫。这就关乎历史唯物主义所谈到的价值观问题了。对美的追求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那么,何为正确价值观呢?高中哲学课本上提出了两个标准:1.遵循社会发展规律;2.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也就是说,我们对美的追求也不能偏离这两个标准。朱光潜先生说:“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性之美、人心之美、精神之美,是美育的根本追求和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的初期,即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
探究综合护理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选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接收的92例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A组(n=46例)和B
在教学活动中,情感是连接师生内心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提出
介绍了新引进的氯气干燥过程所产生的废硫酸提浓技术,并对该技术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收益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内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下
列举了几个事故案例说明了不正确的液封对生产造成的危害,提醒同行业人员在日常生产、工艺施工等过程中,注意液封的存在和形成,充分发挥液封的作用,避免不必要液封对生产造成
整车能耗是纯电动客车非常重要的经济性指标,影响整车的续驶里程。文章以一款纯电动公交客车为例,通过电机系统效率及整车能耗计算,分析了不同电机的效率对客车整车能耗的影
一、立足高考,把握方向  《国家与国际组织》这本选修教材自使用以来,在连续六年的高考命题中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材料呈现:材料几乎都以时事背景为依托,仅2011年例外(以名人名言形式呈现)。  2.命题范围:主权国家主要涉及美、法、英、中,其中美国考查的最多,国际组织主要涉及亚太经合组织和欧盟。  3.分值分布:这些年的试题固定分值都是12分。前三年试卷和答案部分均未标明分值分布,根据答案,
在总结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已处置完的不良资产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不良资产回收率与相关财务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实证分析结果对未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失败最为惨重的一次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及给国人心灵造成的冲击惨痛至极,至今难以消除。它不仅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和此后的历史进程,甚至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其影响可谓巨大、深刻、持久。  本文试图结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对中日甲午战争结果的论断,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一下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