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学生独特的见解而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是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因此,我们教师在用教材时不要盲目地唯本、唯上,更不要受一些思维定式的束缚,要活用、用活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
  
  一、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有一位老师组织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求右图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列出了(5×5 5×10 10×5)×2 、5×10×4 5×5×2等两种解法的算式,老师都给予了肯定。正当老师要鸣金收兵时,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列式是5×5×10。”
  老师想了想,马上“明白”了。于是“点拨”他:“你把题目看错了,把长方体的表面积错求长方体的体积了。”众多学生都点头称是。“我没弄错!我求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学生大声争辩。
  老师大吃一惊,怎能不错呢,“你能把想法和大家说说吗?”
  “行!”他拿了一个如上图的长方体学具,边指边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积是5×10,可以看作2个5×5,4个侧面就是8个5×5,上下两个底面是2个5×5,这样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10个5×5,即5×5×10”。
  “哦,原来他是将侧面积转化成底面积来思考的,他的列式不但没错,而且很有新意﹗”老师带头为他鼓掌,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老师,我也想出了一种方法,是5×10×5。”另一位同学受到启发有了新的发现。
  教师想了想说:“这位同学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将5×5×10交换了一下因数的位置,其实这种解法与刚才的解法属同一种方法。”
  “不是的,我的解法和刚才的不一样。”这位学生激动地说。
  “好,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吧!”
  “我是把底面积转化成侧面积来算的,四个侧面的面积是4个5×10,上下底面面积是2个5×5,合起来可看成1个5×10,这样,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5个5×10,所以列式是“5×10×5”。
  顿时,教室里掌声经久不息……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过,有时候学生的见解还能超过老师。因而,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处理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不满足于别人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自己要另辟蹊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这种求异思维,正是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品质之一。因此,对于学生提出的见解不论对否,哪怕它在成人眼里是幼稚的、可笑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教师都应善待。
  
  二、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一位青年教师展示“圆锥的体积计算”的公开教学。这位教师用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容器进行教学。
  师:“说吧,一个一个地说!”
  生1:“老师,把圆锥体的容器装满沙子封口后放入装着水的长方形水槽里,看到水上升的体积,就是这个圆锥体的体积。”
  生2:“老师,也可以把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也装满沙子,用同样的办法把它放入水槽里,看到水上升的体积,就是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生3: “用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进行比较,同样也能得到圆锥体的体积是它同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
  其实小学生的创造,并不是去创造前人所没有的,也不是去发明闻所未闻的,而更多的是在思考问题,让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点新意,有点与众不同,有点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就是“创造”。
  又如,一位教师让学生折出一张纸的“1/2”。
  学生纷纷动手折纸片,并竞相把自己折好的纸片放在黑板上,此时却有一名学生把自己折好的纸片悄悄塞到口袋里,无奈被老师发现,又拿了出来。
  师:你折的纸是什么意思?
  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就叫做四分之一。
  师:“四分之一”怎么写?
  该生在黑板上写下了“1/4”。接着,教师又请这名学生领读“四分之一”。
  师:刚才,老师让大家折出“1/2”,他却折出“1/4”,对这事儿,大家怎么看?
  生1:多折了。
  生2:跑题了。
  生3:折错了。
  生4:我觉得他很有超前意识,您让折“1/2”,而他却超越了您的要求,折了一个“1/4”。
  师:终于有了不同的声音。
  ……
  最后,教师向这位学生深深地鞠躬,感谢他启迪学生对分数做了进一步思考。
  有了这样的呵护和鼓励,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同学们纷纷折出1/8、1/16、3/16、1/32等等不同的分数,黑板上贴满了同学们的杰作。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有利的资源。尊重教材、依据教材是广大教师的共同想法和做法,但我们更应该思考: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地把握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使新教材所蕴含的新理念得以体现。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出现学生的答案“离奇古怪”时,不应急于主观猜测,简单评价,而应真诚地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或许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而出。当你摆脱一些传统条条框框的束缚,善于倾听、接纳学生不同的见解时,你会惊叹学生的创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而课堂也会因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独特的见解而变得更加精彩,我们才能实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就是为了不教”,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有效的探究性学习,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的情境要有“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诸方面的要求,创设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学完“平均数”内容后,设计这样一道题:“大自然游泳馆平均水深1.60米。一位叔叔身高1.65
相当一部分社会人士,甚至是美术教师,在重视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此来衡量目标的达成程度,以此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好坏,结果使得一部分学生对此丧失信心,失去兴趣,老师辛苦教了,学生却无心听。因此,在美术课堂中实施快乐教学非常重要。    一、让美术课“好玩”起来    几乎所有孩子都是爱玩的,根据这个发现再观察,得到了另外一个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对他们认为好玩的东西总是特别
何谓叛逆思维?科学上的创新实践表明,叛逆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定型模式和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客体的思维方式。它不迷信原有的传统观念和经典信条,对既定事物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桎梏。它的反面是传统思维,专家称之为“思维定势”,即在思考问题时,片面、错误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阻碍了科学创新的思维。  《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源源不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班级是否有凝聚力,是否团结进取,是否积极向上,与班主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认为,作为班主任能做到“四立”“四勤”“四心”“四戒”就能有所作为。    一、“四立”    “四立”指班主任要立形象、立正气、立干部、立家长。  1.立形象  在新形势下,教师在工作中应树立全新的形象,尤其是班主任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热爱、关心学生,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打成一片,要做
解决问题的训练方法很多,其中“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问”和“一题多变”等训练方法能有效地克服题海战术,提高题目的利用率,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简要介绍了开放式收费公路收费站收费设备的构成,论述了开放式收费站收费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附热心读者奖结果)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主办的《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评选自2011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2020年11月3日,2019年度《广播与电视技术
为解决高职教育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建设了集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和学院二级应用站点(包括WWW、E-MAIL和FTP等网络应用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对整个系统建设过程
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192只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活体幼仔为研究对象,分析大熊猫出生体质量的统计学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大熊猫出生体质量主要分布在[100,210)
本文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网络时代电算化会计已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起挑战。二是对网络环境企业内部控制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