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历史课堂因灵动而精彩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灵动的开发过程——创造性地准备课程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有价值的历史知识,体会历史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解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并实现有效整合,让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加鲜活生动。
  1.1 创造性地改变教学手段
  历史教材为学生呈现了循序渐进的、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新授教材,尤其重视从学生的视角认识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在内容及呈现方式方面进行创造性地加工,应有意识地研究历史和语文、数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密切联系,实现知识间的沟通和学科整合,形成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多样化地挖掘联系现实生活的资源
  历史知识是人类产生——发展一切动态过程的真实记载。历史知识中的许多人物思想、事件因果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中要将教学内容推上有机地联系现实生活事例的轨道,多样化地挖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灵动式的场景去演绎问题情境,从而拓展学生认识历史、发现历史的空间,体会历史就在自己身边。
  2 灵动的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实施探究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历史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该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接受者。灵动的历史过程,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如教学“‘蒸汽机’时代的到来”,设计灵动的教学过程。
  2.1 在游戏中形成问题
  课始教师抛出引言:“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革命的史实,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场没有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革命,那是一场怎样的革命呢?下面请同学们将书翻到88页,我们来一次以组为单位最有效的阅读比赛,在15分钟内请同学们以最有效的方法阅读第14课,哪个组阅读的效果最有效哪个组就获胜。好吗?”接着教师让学生谈谈该怎么最有效地读?学生想出多种方案:1)每人都快速读,最后大家一起归纳课文的要点;2)女生读,男生归纳课文的知识点;3)由一名读得好的学生读,最后一起来总结要点;4)一起阅读,最后由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总结要点。这里,教师利用学生开展比赛活动的已有经验,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有趣的阅读比赛过程中由学生自主地总结历史知识要点。学生好像不是在上历史课,而是在进行一次语文的阅读理解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2.2 在冲突中形成策略
  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后,教师接着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让两组学生分别当课文中的“珍妮机”与“蒸汽机”争辩代言人,让他们每个人为自己的代言对象说一个使用的好处或范围,由于存在人数的差异,教师最后宣布“蒸汽机”队获胜。这下学生可有意见了,大呼不公平,人数不一样不能比出高下。教师因势利导,那该怎么比呢?学生得出结论:应该看这两者对社会发展促进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创设不公平的情境,让学生在无疑中生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积极投入有效的思考之中。学生通过思考探究,最后得出“应该看这两者的对社会发展促进的作用”这一策略。整个过程学生主动参与,经历了“这两者对社会发展促进的作用”的探究过程,实现新知的自主建构。
  2.3 在交流中激励成功
  在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史实被压缩,不能满足许多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时,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设置一个历史探究的平台,就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如在这节课当中教师又设计一个探究活动:为“珍妮机”与“蒸汽机”的图片配上一组对话。活动开始后,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争论的场面非常激烈,他们置身于画面中,想古人之所想,为古人之所为,各组很快完成任务。之后,各组又纷纷上台表演,表演后,学生又进行点评,大家畅所欲言,思维、思想的空间被打开,富有创意的问题闪现了。学生在这样的探究氛围中完成交流——辩论——统一认识的学习过程。实践表明:历史探究平台的设置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究,这种探究成为学生学习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历史教学,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记忆一些简单的时间、事迹和结论等,而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灵动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创造中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3 灵动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提升思维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放问题的思维,这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考试内容为什么只用“答”,而不用“问”?考试标准为什么只有“答”的标准,而没有“问”的标准?教育为什么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和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基于目前的教育状况,可以这样说,灵动教育的核心是灵动学生的思维空间,要教会学生从小敢问、能问、善问。鉴于此,课堂组织教学应激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培养学生“问”的意识,开掘学生“问”的潜能,使“问”的主线不再在传统的教师讲和教师问的轨迹上滑行,要走出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模式,开创学生满堂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模式。
  学生是带着已有生活经验参与学习的。把学习内容放置于一定的真实性倾听情景中,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调用已有经验,促使学生把当下倾听情境与多方面产生联系;另一方面,适度真实的倾听情景具有一定灵动性,更需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基础去分析当前倾听情境中隐含的多种关系,进行辨别、分析、综合、推理等思维活动。
  在灵动的课堂中,师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在灵动的课堂中,奇妙的情趣、思维、想象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在灵动的课堂中,学生才会因创造而更加生动、灵动,充满智慧。总之,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引领学生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参考文献
  [1]陶克涛,刘建平.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长寿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部于2月23日向各地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做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容深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依据国内国际形势的新
夏季,欧美学校通常放2~3个月的暑假。长假为孩子们度过愉快的暑期生活(如游泳、郊游、野营等)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同时,世界各地也都流行暑期办班,举办开卷有益的读书活动,把这些做为一种极其有效的学习方式。  阅读与接受应试培训不同,一本好书能让你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她能教会你如何超越自己,使你如此真切地感觉到书中那些人物,仿佛他们一个个活生生就在你的身边,在生活的每一领域都能够帮助我们。要想成为有教养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并成为促进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基本素质的一个普遍要求。  近几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另外,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目前农村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教材赋予了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要求。伴随着科学探究被引入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教材中设置了很多的探究实验,这不仅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探究实验在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探究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性实验;科学探究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的学习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而自我导向学习是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自导学习的相关概念出发,探讨高校学生自导学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相适应的自导学习模式。  关键词 自导学习;教师导向;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24-0056-02  Self-directed Learning a
2010年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自1987年创刊以来具有标志性的重要的一年。它不仅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全面完成2008—2010第一个三年规划目标,开启2011—2013年第二个三年规划实施阶段的重要节点,同时也表明了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出版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出版经营才能充满活力、不断进步这样一个规律。  2007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资委核定登记,建
摘 要 以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为案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校大学生对图书馆数字电子资源的认识和需求、对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他们使用图书馆数字电子资源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更为合理地配置数字电子资源、促进数字电子资源最大限度地共建和共享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地方高校;大学生;图书馆数字电子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B
摘要 多媒体走入语文课堂,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为作文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极大地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但正因为多媒体这些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本质特点,多媒体的使用进入误区。结合教学实践,谈如何在教学中高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 多媒体;语文教学;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在研读课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会“理材”、广开“材源”,不断挖掘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开发,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课程资源;整合;思想品德    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的载体,是众多课程资源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资源。教师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深入领会教材内涵,学会“理材”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课堂之中,CAI课件虽然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但如何去设计与运用它却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体现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而这些又恰恰是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课堂之中,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