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re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542-01
  城市眼外伤多发生于建筑业(含装修业)、金属石料加工业及交通事故,特别是建筑业的农民工。农民工大多从事一线的体力劳动,并且劳保防护意识及设施相对落后,发生眼外傷的机会较多、概率高,损伤程度更严重。现就近年我院急症诊治的民工眼外伤状况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3 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眼科和急症接诊的眼外伤民工,共53例(57只眼)。
  1.2 方法: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 (性别、年龄、从事作业种类)、眼外伤类型及损伤状况、自救情况、就诊时间、致伤原因、接受治疗情况和视力结局,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53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约6.6:l。年龄18-62岁,50岁及以上20例。单眼外伤49例(49只眼),双眼外伤4例(8只眼),共57只眼。
  2.2 外伤类型:穿通伤6 眼,占10.53%;挫伤16只眼,占28.07%;破裂伤7 眼,占12.28%;球内异物6 眼,占10.53%; 眼表异物7 眼,占12.28%;化学伤8眼,占14%;热烧伤1 眼1.75%;紫外线伤6 眼占·10.53%。其申伴眼眶骨折者6眼,占全部眼数的ll.ll%。
  2.3 致伤原因:20(35.09%)眼因锐器和异物所致,多为敲打、砸、钻、冲等作业,异物为沙石、铁屑、煤屑、钉子、金属丝、砂轮、木片、碎玻璃等;16 眼(28.07%)为钝物击打,多为建筑、木工、装修、金属及石材加工等作业;6 眼(10.53%)因坠落、碰撞、跌倒而致;8眼(14%)化学伤由石灰、水泥、胶水、溶剂等所致;l 眼(1.75%)热烧伤因热水而致;紫外线伤中4 眼(7.02%)为电焊所致电光性眼炎、2 眼(3.51) 为紫外线灯照射。57 眼中机械性因素致眼外伤42 眼,占 73.68%,而非机械性因素所致的化学损伤、热烧伤、紫外线伤15 眼,占26.32%例。可见机械性外伤因素是民工眼外伤的主要致伤原因。
  2.4 伤后自救和就诊情况:大部分患者(39 例,73.58%) 伤后进行了自我救治和处理,其采取的措施有简单包扎止 血、自来水冲洗和滴用眼药水等;14 例患者没有进行任何处 理。伤后6 小时内到医院就诊者17 例,6-12 小时就诊者24例,12 小时以上者12 例。可见大部分(41 例,77.36%) 民工尚能在伤后12 小时内就诊。
  2.5 处理及视力情况:保守治疗 (冲洗、简单清创、消毒、 包扎、局部用药、口服药等) 31 眼(54.39%);手术治疗(眼表异物剔除;皮肤、结膜、角膜、巩膜缝合;晶体摘除;眼球摘除等)20 眼(35.09%);(球内异物6眼全部转院)。经过治疗后视力提高 33 眼 (64.71%);视力不变 10 只眼(19.61%);视力下降或丧失8眼(15.69%)。伤后6小时内到医院内就诊者,除眼内异物转院5 例5 眼外,其余12 例15 眼视力提高12 眼,视力提高率为80%;伤后超过6小时就医的36例37眼中,除转院1例1眼外,视力提高2l眼,视力提高率为58.33%。可见伤后6 小时内就医者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6小时后就医者。
  3 讨论
  眼外伤是指外界各种因素直接作用于眼球或眼的附属 器引起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眼外伤造成不同程度视力障 碍、眼外观改变,对人的生活质量危害巨大。传统的工农业 生产所致眼外伤因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动强度减小、防护措 施和设备完善等因素而不断减少,而随着农民工的大量进入 城市,成为粗重体力劳动的主要从业人员,其防护意识及措 施、设备均难于达到国营、合资等大企业的水乎,所以民工 眼外伤呈不断上升趋势。我院眼科虽以中医为特色,但近年 民工眼外伤亦逐年增多。
  眼外伤的具体致伤方式和致伤物很多,不同原因引起 的眼外伤类型和损伤程度有很大差别。就诊时间长短除与自 我健康意识、卫生常识、伤情轻重有关外与雇主是否给医药 费也有密切关系。本组中男性眼外伤患者数量明显大于女 性,且多为青壮年,这和青壮年男性是建筑等行业主要劳动 力的情况相符。从本组眼外伤的类型分析,穿通伤、挫伤、破裂伤和球内异物伤等机械性眼外伤是主要伤害类型。化学 伤、紫外线伤等较少可能与我院眼科急诊开展时间短、知名 度小有关。引起眼外伤的致伤物,民工中多以建筑材料、装 饰材料及有关器具为主,如钢筋、铁丝、水泥、沙石灰料、玻璃以及建筑涂料、胶水等。
  从救治情况看,伤后自我救治、就诊时间短则愈后好。 提示眼外伤发生后应尽快进行紧急处理,尽可能在最短时间 内到医院就诊。同时了解眼外伤的危害,并且掌握眼外伤的 急救常识非常重要,如:化学性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 洗;异物入眼后不要揉眼;不要乱用眼药水等。
  民工本人及其管理者应该在行业内加强安全教育、改造 工作环境、完善落实安全措施与设备、个人应克服懒惰思想, 不怕麻烦,秋极预防眼外伤的发生。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相关 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制定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确实使民工权益的到保障。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4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48-01  病情摘要:患者邹荣英,女性,56岁。因“突发意识不清好转后1月余”入院。患者在爬楼梯回家后突发意识不清,伴有非喷射性呕吐,之后出现四肢抽搐伴有大小便失禁,被镇江市康复医院救治,查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双侧侧脑室及第三、四脑室出血。治疗好转后查脑血管DSA提示:左侧小脑后下动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自制川乌药酒致1例休克病例,方法 通过1例中毒休克病例讨论了川乌酒导致中毒休克的原因和毒性表现。 结论 警示人们不要私自配制药酒、药方,避免有毒中药中毒反应的发生,如有需要,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关键词】川乌酒;中毒;休克  【中图分类号】R6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54-01  Sichuan wine made
期刊
【摘要】全面分析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以及医疗改革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将产生的冲击。探索在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摆脱“以药养医”后,建立“科技养医”的自我经济补偿机制,寻找一条永恒的医院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补偿;科技养医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68-02  “Whereby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67-01  我院自2009年3月以来在全院开展和谐病区创建工作,在创建工作中溶于我院的护理理念“五心六要三到位”与护理之星的评选活动和“五个一”活动,即:五心:亲情服务让病人舒心;整体护理让病人省心;知情选择让病人放心;温馨环境让病人称心;真心关爱让病人开心。六要:仪表举止要文雅;执行制度要严格;护理操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9.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53-01  患者,男,54岁,因发现颈部包块11年,肿块缓慢增大,近5个月增大明显,且整个颈部明显增粗,呈对称性,影响外观及活动。于2010年1月20日入我院治疗。入院后查颈部上方及枕部可见多个包块,质软。最大的為3.5×4.5cm大小,表面皮肤正常,无压痛,活动性差。颈部及枕部彩超示有多个大小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81-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它以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柔韧性好,可随血管的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性小可减少液体外渗〖1〗,便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轻了护士工作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患儿家长及护理人员的青睐。我科从2011年元月至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93-01  为了落实卫生部及北京市卫生局开展优质化护理服务工作的要求,切实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实行责任制,对有限的护理人员合理利用及调配,这也是确保基础护理到位的先决条件〖1〗。在总结分析原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岗位管理制度及办法,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505-01  1 老年病人的生理状况  人体的衰老是一个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演变的过程,人进入老年后都会出现生理老化,加之储备力的消失,进而出现病理老化,故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及脑出血,脑动脉血栓,心肌梗死,肺心病,恶性肿瘤等危重疾病危险增加。老年人器官机能减退,生理功能如消化吸收、代谢功能、排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数量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加〖1〗,这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医疗纠纷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许多伤害。一份完整的医疗纠纷档案不仅可以作为医、教、研的参考资料,而且也是一份潜在的法律文书,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证据。医疗纠纷处理解决过程形成了诸多相关的文字、图表、照片、录像等不同形式的材料,其总和便是医疗纠纷档案。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517-01  超声雾化吸入即由振荡能源产生的高频声波作用于药液形成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肺部沉积,从而达到迅速有效的呼吸道局部治疗作用。由于雾化药物不同,临床功效广泛,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在本科室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