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养医”——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创新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f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分析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以及医疗改革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将产生的冲击。探索在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摆脱“以药养医”后,建立“科技养医”的自我经济补偿机制,寻找一条永恒的医院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补偿;科技养医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68-02
  “Where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sidize hospitals”——Creating public hospit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under new situations
  Pei Zejun Sun Xin
  【Abstract】To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strike of medical reform in economic operation of Public hospitals. To explore the public hospital how to develop its advantage under new situations and to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s compensation that can change whereby drug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sidize hospitals, in order to form a developing, eternal and healthy road .
  【Key words】public hospital; economics compensation; where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sidize hospitals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明朗和医改方案的逐步推行,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与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经济压力。本文就国家宏观政策、医院现行经济状况、医改政策对医院将产生的影响及医院应将如何应对等问题作简要的论述。
  1 医疗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1.1 新医改的目的:2009年3月17日颁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17日颁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此次新医改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
  1.2 新医改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
  通过推进五项重点改革,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方便群众就医、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扭转公立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使其真正回归公益性,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 公立医院经济补偿的现状与困境
  公立医院经济补偿现状:以“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为例,其目前的经济来源主要在三方面:医疗业务收入、药品加成收入、政府补贴3。其中,政府补贴约占7%,医疗收入占50%,药品收入(利润)占40%左右。而扣除各项费用支出后所剩微乎其微。而规模略小的医院其药品收入所占比例更高,经济运行压力更大。
  随着医改配套方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正式出台,各地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活动开始在全国执行。医改要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
  因此,医改的全面实施将对大型综合性医院产生巨大的冲击。尽管医改同时强调指出: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但从医改要实现的目标:“低水平、广覆盖”可以看出 2009-2011年各级政府投入的8500亿元将更多地投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如:精神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以及传染病医院、鼠防机构、血防机构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而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将很难全额补偿。经初步测算,全国用于增設药事服务费的投入每年预计不到300亿,远远不能弥补取消药品加成后每年1300亿的空缺。
  3 公立医院“科技养医”自我经济补偿的探索
  在此宏观政策背景下,公立医院固然要努力争取政府的支持,但不能完全寄托于此。我们应该更多地依靠自己谋求发展。公立医院作为法人,就像一个人一样,当从事的爱心事业受到资金的制约而无法进一步发展时,我们当然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共献爱心。但我们更应面对现实,发挥自己的专长,开创新的事业获取利润,从而支持爱心事业的继续发展。
  公立医院拥有着许多的先天优势,如:庞大的医疗消费市场、各项高端的前沿专业技术、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广泛良好的人脉关系、最新的医疗需求信息等等。本人以为,只要将它们进行有机地组合,完全可以通过“科技养医”,为医院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3.1 以市场吸引风险投资。公立医院掌握着庞大的医疗消费市场,而众多企业需要这一市场、也需要开发符合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我们可以向特定的企业发出邀请进入我们的市场,让他们获取利润后再进行风险投资,与我们共同合作,研究新的技术、开发更好的产品,从而占有更大的市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样我们就可以以技术入股获得丰厚的回报,也可以促进医院技术的不断升级。
  3.2 以技术为资本获取利润。公立医院拥有许多高新技术、科研成果、专利技术等,我们完全可以寻找相应的企业,将这些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产业,最终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要是好的技术、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就一定会吸引企业投资开发转化为生产力,同样为企业和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以我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例,每年立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多项,发表中华级论文20多篇、SCI收录论文1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150多篇、其他省级论文近1000多篇,近几年获得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6项。这其中有许多技术与成果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事实上我院也有鲜明的事例活生生的摆在眼前。如,某一输液辅助器械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因符合市场需求,经实施后很快在各大医院中得到全面销售,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如,我院获得的某药品新制剂发明专利,如果通过医院进行组织实施产业化,经初步市场调研,可形成每年10多亿的销售、上亿利润的产业,医院至少每年可以得到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利润分配,从而可以补偿因药品利润减少对医院产生的经济冲击。
  3.3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科技兴院热情。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科研主动性和技术创业的激情,这就要医院在制度上进行激励和保障。可以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上给予支持、技术上给予指导。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科技不仅能给医院带来效益,促进医院发展,还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旦能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将会不断涌现,从而将极大地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一项技术改造,一项科技发明、一个产品面世,可以带来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只要我们审慎选择、精心设计、周密布置,完全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充分发挥公立医院技术、人才、市场的优势,使其能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并反哺医疗事业,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医疗事业的发展必定会带来新的科技技术的升级,从而开辟新的市场、新的产品,继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此周而复始,使医院发展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所有的一切,完全依赖于政策和制度的制订与实施,一个制度将决定事情的成败与否。因此,在此建议尽快制订、出台“科技养医”的相关政策制度,并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决策者、管理者、研究者和全体医务人员的各自利益,使人人获益,人人参与,积极合作,才能形成合力,事半而功倍。
  愿科技带领医院腾飞,医院促进科技发展,开创出中国特色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模式——“科技养医”!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2009.3.17),〖2009.9.8〗,http://www.gov.cn/jrzg/2009-04/06/content_1278721.htm
  [2] 《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EB/OL〗,(2009.4.7),〖2009.9.8〗,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04/07/content_17564617.htm
  [3] 许秀菊,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演变的研究,中国医院,2009.13(6):27~28
其他文献
张健撰写的论文《目标分步实施法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经《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会审核后,已于2011年10月、第20卷、综合5、第13页录用并已出刊,没有英文摘要。现更正为:  【Abstract】Objective goals step by step metho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quality of care in the operating roo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60例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及心电图疗效、血脂水平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血府逐瘀汤
期刊
【摘要】本文从“慎独”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在临床带教中,如何培养护生的“慎独”精神,临床中应选择护理品德高尚,业务强的护士,首先让护生在思想上领会“慎独”的意义所在,然后言传身教,使护生提高认识,努力达到“慎独”境界。  【关键词】临床带教;护生;慎独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09-01  慎独是伦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19-01  一次性3L袋在综合ICU及大手术术后为了增加病人营养及增强患者抵抗力是必备用物,每日用量不少,操作时每次配完药后一次性3L袋的开关均置于医用垃圾袋内丢弃。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发现,一次性3L袋開关可用于临床无止水夹胃管、造瘘管的夹闭,以代替无止水夹或血管钳,现介绍如下:  方法:配完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24-01  自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科利用胸腔镜两孔或三孔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3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本组30例均为青年男性军人,年龄19-32岁,平均年龄24岁,其中左侧自发性气胸12例,右侧气胸18例。导致原因:武装越野8例,器械训练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28-01  拇指掌指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的关节脱位之一,手法整复常遇困难。我们2002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刘寿山正骨经验》刘老所介绍的摘法整复拇指掌指关节脱位,在腕关节阻滞麻醉下复位,效果极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8-35岁,平均24例,右侧
期刊
作者简介:敖智容(1964.10-),女,大学本科,重庆丰都,重庆丰都县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摘要】目的:总结內镜下电凝电切胃肠息肉的治疗经验;方法:我院消化科于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在胃肠镜下电凝电切胃肠息肉110例,切除息肉165颗,总有效率100%;结果:本组110例均1次摘除息肉,术中圈套切除息肉后,残基创面少许渗血5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液后血止,1例乙状结肠息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12.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47-01  狂犬病是由狂急性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人多因病兽咬伤而感染。当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典型表现时诊断不难,但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容易造成误诊。现报道我科收治的1例以头晕伴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旋转、全身乏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狂犬病患者。  1 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48-01  病情摘要:患者邹荣英,女性,56岁。因“突发意识不清好转后1月余”入院。患者在爬楼梯回家后突发意识不清,伴有非喷射性呕吐,之后出现四肢抽搐伴有大小便失禁,被镇江市康复医院救治,查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双侧侧脑室及第三、四脑室出血。治疗好转后查脑血管DSA提示:左侧小脑后下动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自制川乌药酒致1例休克病例,方法 通过1例中毒休克病例讨论了川乌酒导致中毒休克的原因和毒性表现。 结论 警示人们不要私自配制药酒、药方,避免有毒中药中毒反应的发生,如有需要,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关键词】川乌酒;中毒;休克  【中图分类号】R6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54-01  Sichuan wine mad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