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像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着学生的手脚,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联合国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当务之急。下面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及体会谈一谈。
一、正确认识自主学习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首先,自主学习意识是创新的心理基础。当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创新行为时,创新过程便促成自主学习活动的新的发展,创新结果则是自主学习意识的升华。
其次,自主学习是创新的基本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关心、追求学习目标的权利,有选择、接受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权利,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权利,有支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权利等。
另外,自主学习活动是创新的载体。自主学习活动是一种主体活动,它在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促成主、客体由矛盾转化为统一。因此创新追求的是主、客体和谐、完美的统一和主体的最佳发展,而这些正是要依赖自主学习活动并在其整个活动中完成的。
二、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转变教学模式,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研究与转变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活跃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素质。
近几年来,我与学科组的老师们一起致力于研究和探索、构建了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培养为核心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以学为主,以教促学,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向“会学”转化,重视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积极的个性特征的教学改革思想。主要有三种:①引导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模拟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利用实验手段观察研究的课题,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②问题讨论式教学。根据教和学的重、难、疑点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控翩下,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综合运用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提出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此模式较适用于综合运用知识的新课、练习课和复习课。③自学指导式教学。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再进一步引导思考、讨论、实验释疑,达到透彻理解。通过“主体”与“主导”,“主体”与“主体”的多向交往,发展学生的交互学习能力。此模式较适用于介绍新概念、新理论的教学内容。三种方式层层递进引导,组织探究学科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发现即学习”的教学策略。既树立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又启迪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有助于创新观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在物理教学中我注重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其一般程序可概括为:选择研究课题一设计研究方案一实施研究计划—信息加工处理一成果交流评价。在教学形式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研究主题出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充分合作。对研究主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渗透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办。
从学法指导人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生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这是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通过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掌握物理知识结构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知识结构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线索。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物理学科同样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整体认识,以便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感知材料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地加工信息获取新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这也是自主学习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和归宿。
3.创建自主学习活动的环境,激励实践创新
首先,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课堂上“谁自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而仅有教师的自主,课堂教学往往以单向传输为主要特征,以知识记忆为学习的主要任务,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一切都束缚着教師的手脚和学生的大脑,严重阻碍着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创建自主学习课堂是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特征,把养成学生自主探索行为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手段和途径。只有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只有给学生敢想、敢说、敢为的环境,才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才有可能使学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智慧的火花。只有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最佳成绩。
其次,开辟较为广阔的活动场所。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与教材的制约。初中物理与社会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活动比较贫乏、单调、被动。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充分发挥课堂活动场所的作用,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充分信任的氛围,让学生真正、自主地活动起来。要建立校内的课外活动场所。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物理知识有个去处。可以设立有关物理知识学习的活动角,如图书角、物理兴趣学习专栏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物理社会实践活动室,作为学生活动的专用场所。
再次。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活动氛围是在经常性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很多,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外出开展物理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外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初中物理课本为知识基础,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史的讲授,以日常生活中和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开展类似科学研究的专题研究活动。如“自行车上的力学问题”“城市的噪音污染成因和防治方法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水的深度关系”“运动中的力学问题研究”以及以“生活用电”为主题,开展了“家庭电路”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该活动学生参与性强,学习兴趣高,给学生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通过这种途径学生获取了课本以外的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此外,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调查了解学好物理学,给自己家乡带来的变化。通过调查,同学们以自己的切实感受更深层地考虑问题,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认识问题的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组织“小发明”比赛活动,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类似这样的活动,一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这些活动,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氛围:天天有活动,处处有活动,人人有活动,个个爱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新时期物理教学的发展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开拓进取,提高自身素质,处理好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之间的关系,摆正自己在教学过程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中学,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新学习过程,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无疑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识自主学习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首先,自主学习意识是创新的心理基础。当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创新行为时,创新过程便促成自主学习活动的新的发展,创新结果则是自主学习意识的升华。
其次,自主学习是创新的基本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关心、追求学习目标的权利,有选择、接受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权利,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权利,有支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权利等。
另外,自主学习活动是创新的载体。自主学习活动是一种主体活动,它在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促成主、客体由矛盾转化为统一。因此创新追求的是主、客体和谐、完美的统一和主体的最佳发展,而这些正是要依赖自主学习活动并在其整个活动中完成的。
二、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转变教学模式,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研究与转变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活跃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素质。
近几年来,我与学科组的老师们一起致力于研究和探索、构建了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培养为核心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以学为主,以教促学,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向“会学”转化,重视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积极的个性特征的教学改革思想。主要有三种:①引导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模拟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利用实验手段观察研究的课题,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②问题讨论式教学。根据教和学的重、难、疑点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控翩下,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综合运用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提出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此模式较适用于综合运用知识的新课、练习课和复习课。③自学指导式教学。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再进一步引导思考、讨论、实验释疑,达到透彻理解。通过“主体”与“主导”,“主体”与“主体”的多向交往,发展学生的交互学习能力。此模式较适用于介绍新概念、新理论的教学内容。三种方式层层递进引导,组织探究学科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发现即学习”的教学策略。既树立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又启迪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有助于创新观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在物理教学中我注重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其一般程序可概括为:选择研究课题一设计研究方案一实施研究计划—信息加工处理一成果交流评价。在教学形式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研究主题出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充分合作。对研究主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渗透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办。
从学法指导人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生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这是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通过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掌握物理知识结构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知识结构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线索。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物理学科同样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整体认识,以便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感知材料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地加工信息获取新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这也是自主学习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和归宿。
3.创建自主学习活动的环境,激励实践创新
首先,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课堂上“谁自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而仅有教师的自主,课堂教学往往以单向传输为主要特征,以知识记忆为学习的主要任务,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一切都束缚着教師的手脚和学生的大脑,严重阻碍着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创建自主学习课堂是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特征,把养成学生自主探索行为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手段和途径。只有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只有给学生敢想、敢说、敢为的环境,才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才有可能使学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智慧的火花。只有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最佳成绩。
其次,开辟较为广阔的活动场所。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与教材的制约。初中物理与社会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活动比较贫乏、单调、被动。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充分发挥课堂活动场所的作用,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充分信任的氛围,让学生真正、自主地活动起来。要建立校内的课外活动场所。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物理知识有个去处。可以设立有关物理知识学习的活动角,如图书角、物理兴趣学习专栏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物理社会实践活动室,作为学生活动的专用场所。
再次。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活动氛围是在经常性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很多,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外出开展物理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外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初中物理课本为知识基础,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史的讲授,以日常生活中和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开展类似科学研究的专题研究活动。如“自行车上的力学问题”“城市的噪音污染成因和防治方法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水的深度关系”“运动中的力学问题研究”以及以“生活用电”为主题,开展了“家庭电路”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该活动学生参与性强,学习兴趣高,给学生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通过这种途径学生获取了课本以外的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此外,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调查了解学好物理学,给自己家乡带来的变化。通过调查,同学们以自己的切实感受更深层地考虑问题,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认识问题的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组织“小发明”比赛活动,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类似这样的活动,一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这些活动,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氛围:天天有活动,处处有活动,人人有活动,个个爱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新时期物理教学的发展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开拓进取,提高自身素质,处理好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之间的关系,摆正自己在教学过程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中学,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新学习过程,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无疑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