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在MBA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MBA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对MBA信息系统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寻求适合MBA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此研究是建构主义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一次探究。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MBA教学方法
  1 MBA教育及教学特点
  1.1 MBA教育特点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在我国已有十年的历史,属于“专业学位”教育,强调独特而有效的学习环境,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重视实践、知识的拓展[1]。学员来至于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经过MBA的学习成为具有组织和指挥生产过程的能力,有战略眼光和敏锐观察能力,有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能联系群众和组织指挥生产的应变、判断和决策能力的管理人才,使学员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1.2 MBA教学特点
  在MBA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不同的工作经验,学员职务一般处在单位的管理层或决策层。MBA教学中,学员把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带到课堂上,在老师与学生们的互动学习过程中寻求答案,是实践经验在理论知识体系支持下再一次发展。
  MBA学生绝大部分具有理工科专业知识的基础,工作中对专业知识有较好的运用,在注重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重视交叉性学科的学习。信息系统管理的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2],课程内容是管理学、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工程等知识的结合。学习中要求学员有一定的管理学、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学习信息系统管理的基础。
  2 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
  2.1 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
  建构主义理论在国内外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不是盲目崇拜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3]。学生应积极主动的把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供学生、教师一起学习。对于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积极想办法,多思考,对一个问题要有多个答案,在多个答案中寻求最优解。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让学生自主建构自身知识,教师只是通过教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建构的辅助、指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积极配合,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的新的理解。
  2.2 教与学的方法
  传统教学中“三中心”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现代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转播大量信息、图文并茂、学生教师互动、激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信息系统管理教学将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信息系统,由学生亲自做成课件,作为课堂上老师与同学共同学习的资料,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并学到了教材以外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习的能力。实现了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MBA学生学习主要目的之一是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因而,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学习目标相符合,我们可以从学习者那里获得问题,并用这些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推动力。
  可以说,MBA学生在学习过程,对于自己知识的建构,具有其优越性,每一名学生不仅是学习者,也是经验的携带者,这些经验在学习过程相互交流,使原由的经验得到了改造和重组,真正实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建构。
  3 利用实例进行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生一起进行学习。这种方式学习,一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例中,二是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相关性及有意义性。
  信息系统管理课程,是MBA的核心课。其特点在于它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与时具进性和挑战性。通过此门类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要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各阶段的内容,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及输出等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系统管理课程的学习,掌握本单位信息系统管理情况,以学员本单位的信息系統作为分析的对象,解决信息系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对于信息系统概念的形成,要求学生以不同的角度,联系工作的实际内容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后再定论。案例采取真实性任务设计方式,收集学生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实例进行讨论学习,着重分析实例间的差异性等特点,同时注意对同一个内容要在不同的情景下多次进行,学生在实例中找到对自己相关的问题。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对问题有主人翁感,解决问题就会有成就感。因此,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
  实例进行学习中,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式、辅助性的学习。多采用组织学生分组研究形式,最后提炼出解决问题所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的方法,达到对知识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内化的知识与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相结合,产生新的知识,使学生完成高级学习任务。
  4 结束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信息系统管理课程的教学采取了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一次应用。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与学生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意义上建构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 华梅芳.我国 M B A 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3]金青山.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特征[J].教育管理,2007.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与写话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其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但能够做到吧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非易事。因此本文着重就从以人为本,探究对话练习;善读补白,激发兴趣练笔;创设情景,回归生活练笔;发挥想象,拓展空间练笔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 以人为本;善读补白;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
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美育是以促进社会公民整体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美育在中学阶段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感到肩上的责任。只有将美术课堂充分的利用,才能达到美术教育的效果。才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是想象的突出特点。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随着世界“汉语热”的发展,语文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语文学习越来越热门;但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任务更多,竞争也更为激烈;那么在如此紧迫的形势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呢?我认为至为重要是要树立正確的语文学习观。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首先是语文学习观念的现代化,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是提升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适应时代的需求和三维教学目标的需要,语文学习要树立正确的“三
摘要:高中化学实验室试验品的管理在表现上看是一项十分简单的工作,而实际上,这项工作涉及面十分广泛,同时技术性很强,加之化学实验中,有各种性质的化学试剂,因此,关于试验品的管理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室;试验品     对于高中化学实验室试验品的管理应对不同的试剂的性质进行全面研究,不仅应在理论上了解不同试剂的性质,还应通过实际应用真正认识到不同试剂的性质,以相应的措施实施有效管理,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要努力追求艺术性。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满艺术之美,让学生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审美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学 途径    语文教学进入高中阶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语文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得熏陶
2009年6月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和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临近毕业,我不知该何去何从。只有着急和迷茫陪伴在我左右,后来,因为偶然的机遇,我的家人和同学都不约而同的鼓励我参加了特岗教师的考试。考完后,我耐心的在家等待消息。7月初,在我急切的期盼中,通知下来了,我激动万分。  怀着紧张和喜悦的心情,我踏上了做人民教师的旅程。  回望往事,我在特岗教师这个岗位,已有快三年了。刚开始的陌生感到现在融入这个
纵观数学发展历史,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亚利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的推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去“学会合理的猜想”,大胆提出猜想,发表独特见解,在猜想中学习数学。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本文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着手,对艺术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
在现代班集体教育中,班主任既是一个学校班级的组织管理者,同时还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引领者、成长的同行者、精神的关爱者。在班主任期间,我认识到了一位班主任“身正为范”的重要性。初一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带好,就会留下不少后遗症,贻害学校的就不只是一年,而是几年,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我觉得初一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而良好的开端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关键。以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