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课 育人细无声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p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将德育贯穿教学的始终。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借助课题,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题眼来揭示课题内容。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明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紧紧抓住课题“金色”,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革命战争时期,一位老班长为了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把三个小病号带出草地,不顾自己的安危,每天都用缝衣针做成的鱼钩钓鱼给他们吃,可是他自己从没吃过鱼,只是吃草根和他们吃过的鱼骨头。最后,老班长终于把三个小病号带出草地,完成了任务。可是,就在他自己快走出草地时,却牺牲在了草地上。这篇课文体现了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革命大无畏精神。这个鱼钩体现了老班长的崇高品质,所以说是“金色”的。借助题眼“金色”,学生认识到,在革命战争时期,有许许多多像老班长这样的革命战士,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他人,舍己为人、英勇献身,进而激发全体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很多课文题目都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如《难忘的一课》《富饶的西沙群岛》《钓鱼的启示》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字眼展开教学,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抓住关键,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紧扣教学内容,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裁、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中国曾经遭受的深重灾难,以及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英勇斗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历史,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例如,《丰碑》这篇课文,赞扬了红军队伍中的一个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最后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高贵品质。通过学习,除了让学生了解军需处长的感人事迹以外,还要让学生学习老红军的崇高精神。
  三、引导阅读,渗透德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见识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外阅读效果,教师要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首先,由于小学生辨别能力有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书目,最好能列出具体书单,引导鼓励学生阅读。其次,教师要加强阅读指导,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特别是评价和欣赏的方法,使学生读有所获,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最后,教师还应该及时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心得交流会,让学生互谈自己的读书心得,特别是对书中人物的认识、评价等,以达到相互影响,提高德育效果的目的。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训练作文,渗透德育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通过写作让学生内化学到的思想品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思目前的作文教学,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一篇作文,如果没有好的立意,即使再好的表现形式,也依然不是一篇好作文。一篇好的作文,必须是把好的立意注入内容中去,德育与智育完美结合。这样,学生才能从作文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件最难忘的……》时,教师一定要再三强调“一定是你最难忘的……”这几个字,引导学生好好回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许许多多的人。他们中有父母、同学、朋友、邻居,也有警察、医生、老师、清洁工等,这些人都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中体现了他们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引导,既解决了学生选材、构思的难题,也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不同主题的作文写作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有关拾金不昧的,有关师生情感、同伴之情的,有关大自然美好的,有关孝敬父母的,等等。这些写作,都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题材。
  五、注重方法,渗透德育
  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德育渗透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较为赞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教学《爷爷的小树》时,在引导学生看图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认识到树木和人类是朋友,我們要爱护它们。在此次教学活动中,笔者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将他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角色扮演的游戏。小组内两名同学分别扮演爷爷和小树,其余的同学进行分工:有的制作角色扮演的道具,有的念旁白,还有的准备一首与大树有关的歌曲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在整个活动中,笔者放手让学生去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不断培养自己的策划、协调能力,让学生在活动的资料搜集以及表演中去感悟课本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去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在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不断将学习的空间向自然、社会等领域延伸,将德育教育如细雨般浸入学生的心田,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德育的价值和功效。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勇于发现,把握每一个开展德育的机会,将德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赤水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教科书多以单元为构成要素,然而在单课时教学推进中,教师往往只围绕单课时的知识内容展开,忽略了每单课间的承接与连贯,这不利于学生对话题、语境、任务的整体认知与习得。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应尝试设置单元主题,构建单元情境链,帮助学生形成特征明显的学习主线,并在目标递进的任务环中完成单元学习,以期使学生逐步建立适应生活交际需求的知识系统,促使其实现多元目标发展。  一、构建情境链  情境链指教师关
期刊
统编版教材创新单元体系结构,设置了习作单元,以整体导入,聚焦读写“结合点”,引导语文教学更关注表达,为传统的读写结合开启新的方式。面对这样的特殊单元,在教学时应准确定位目标,聚焦语文要素在单元板块中的内在联系,处理好一篇和多篇,单篇和单元之间的关系,整体观照,实现“读写共生”。  一、准确定位目标,凸显内在联系  1. 纵向梳理,找准学习起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五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是他们第一次
期刊
王蒙先生曾任文化部部长,现在是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和许多大学的兼职教授。我曾经在苏州多次接待过他,聆听过他许多精彩的谈话。他的智慧与幽默,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非常喜欢读王蒙先生的文字,特别的语言魅力加上特别的人生经历,读来韵味悠长。记得有次和他一起参加全国政协常委会,早晨到会场的时候,他正在我的座位上写字,我上前一看,是在送给我的新书《大块文章》上题字。这是他个人自传
期刊
统编版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方式组织单元内容,其中的语文要素是统编版教材编写体系的核心概念,也是构建语文教材训练体系的基石。统编版教材特别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训练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从低年级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取信息并作出简单推断的能力。本文以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咕咚》一课为例,谈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一、确立核心目标,聚
期刊
“角的度量”相关内容编排在人教版四上第三单元,它是在二上“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续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奠定基础。本单元除了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拓展和提升。比如,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学习中,除了让学生掌握使用量角器画角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三角尺画一些特殊的角。在拓展过程中,操作活动不能仅停留在画角的层面上,还需要学生运用搭配的思想,去体验三角形特殊角间的
期刊
第七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语文专场)以“用好统编教材,改进阅读教学”为主题。活动请来了台湾的老师作课观摩,使我们从另一个视角观察统编教材的使用,为我们用好统编教材提供了讨论的课例和参照。活动也因此更具现实意义。具体到洪琬喻老师《古人谈读书》的教学,本文有两个思考。  一、从教学层面看,本课值得学习、借鉴  1. 教学设计很用心。  本课教学结构简约而有层次。这节课可以分
期刊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媒介。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度的解读,才能把准教材编写意图,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从而有效地实施教学,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何有效解读教材呢?笔者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谈谈对解读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通读文本,感知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是依据数学本身的逻辑关系编排而成。教师可先进行全书通读,整体感知教材的内容。从本册教材的
期刊
钱碧玉老师是一位典型的江南女子,她端庄、文雅、内秀。可如果真正走进她师爱的情感殿堂里,听她讲起在班级管理中发生的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你会从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因为从她那柔情回旋的师爱里,听到的是爱至深处与对学生无限信任的精神和鸣,是回归童年和孩子心灵相通的情感合奏。  一、以柔感人,以情动人  一般来说,班主任老师在学校分班的时候,都不希望自己的班里“摊”上经常惹是生非而又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上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例2。  【教学目标】  1. 在绘本故事中借助钟面,会认、读、写几时几分。  2. 在拨一拨、说一说、比一比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 直观体验时间“长短”与自身息息相关,养成珍惜时间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能准确地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能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过程】  
期刊
近期在看书时总有一些触动,以前有这种思维上的“互动”时都会让它过去,觉得没有记下来的必要,过后發现当初给我的那些触动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仿佛被触动的那个人不是我,与现在的我没有任何关系,就像我拥有一捧沙子,而没有及时将它们装入瓶子里,导致它们随风消逝,过后每每追悔莫及,遂有了将它们记下来的冲动。  黄行福老师说:“有两种书对读者的影响深刻而长远:一种是触及灵魂的书,一种是传播技能的书。前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