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习方法,读写结合促表达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ao_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版教材创新单元体系结构,设置了习作单元,以整体导入,聚焦读写“结合点”,引导语文教学更关注表达,为传统的读写结合开启新的方式。面对这样的特殊单元,在教学时应准确定位目标,聚焦语文要素在单元板块中的内在联系,处理好一篇和多篇,单篇和单元之间的关系,整体观照,实现“读写共生”。
  一、准确定位目标,凸显内在联系
  1. 纵向梳理,找准学习起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五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以“写人”为主题的写作单元。虽然在三年级下册他们写过“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五年级上册练习过“漫画老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还安排了“他?摇?摇?摇  ?摇”的写人练习,但那些都只是写一部分人,或写某个人的一方面。这个单元却以独立“写人”的习作单元编排,要写大千世界的人。换句话说,要写的是生活里形形色色的人,它的要求有了一个明显的螺旋上升的态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单元的习作教学确实是一个难点。
  2. 把握要素,借力助学系统。统编版教材中习作单元是一个有机融合的系统。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围绕“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这一语文要素,安排了《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两篇精读课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两篇习作例文,了解写人基本方法的“交流平台”,初显身手的两个小练笔以及“习作:形形色色的人”。面对特殊的习作策略单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后习题、交流平台、习作例文及其旁批等行之有效的助学系统,有重点地帮助学生搭建习作支架,落实语言文字运用方法的提炼,从而在阅读中系统地学习习作方法,顺利完成单元习作。如:《人物描写一组》的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刷子李》的课后习题则要求学生在体会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學习间接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观照整体教学,实现“读写共生”
  三至六年级的习作单元围绕主题,指向表达,在编排上呈现“五位一体”的板块式,引导学生经历“不怕写、能写、会写、写好,并最终养成一种写作习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要用整体观照意识勾连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设计“读写一体”的活动。
  1. 读写互动,于精读课文中习得方法。两篇精读课文都紧扣语文要素,在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中蕴含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在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关注“写什么事”中,树立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意识;从关注“怎么写人”中,发现写人的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在仿写练笔中,达成读写之间的初步迁移和交融。
  一方面,要以精读课文为载体习得方法。第一篇课文以片段的形式编排,这种分解式的安排,可见教材对“写”的关注。每一篇选文都侧重对一种方法的渗透。如:《摔跤》侧重在动作描写;《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是从“衣着”和“外貌”两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两茎灯草》里的那位吝啬鬼在临终之前还惦记着两茎灯草,则在典型事例的选择上提供范例;《刷子李》一文又是以曹小三的视角写刷子李的特点,侧重在借他人间接写出主要人物的特点。另一方面,要观察生活中的人,用所学习的方法来表现人。如:在教学《摔跤》后,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同学间的一次争执;在教学《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位同学,并以《她像一朵娇艳的花》为题,说一说这位同学的外貌。再比如,从《刷子李》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层层递进中,学习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层层推进的方法,并可以设计“做错了事,回家害怕家长责罚”的练笔情境,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入的刻画。教学时,教师应以文本为镜,帮学生谋篇,同时,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以“写”促学生读更多的文本。通过分解、比较、归纳、仿创等方法,探究写作序列,帮助学生建构和运用语言,理解“人生百态”的内涵,从而去关注生活中的人。
  2. 有效链接,于习作例文中尝试练笔。习作例文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作方法的媒介,它的运用是灵活多样的,既可以在写作前指导学生发现和学习例文的表达方法,也可以放在练笔后,用以对比、借鉴和提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习作例文的导学功能。如在练笔“初试身手”中的“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这一片段描写时,针对学生描写的投篮片段只关注到了语言和神态,缺少了对投篮动作的描写的问题,教师可以链接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中的第二自然段,先让学生圈画出容容取报纸的动作,学习作者通过“搬着”“爬上”“踮起”“取出”“爬下”“奔”“交给”等一系列动词,表现容容取报纸不易,体现容容助人为乐的人物特点。
  其实,整个习作单元至少要走上两个来回。一是在“精读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在“交流平台”中提炼表达方法,在“初试身手”中尝试运用表达方法进行片段模仿。二是在段落的习作经验之上走向“篇”的写作:首先在“习作例文”中再品再悟,积累经验;然后在“习作”中综合运用方法,内化学生的写作技能与策略。从“小回合”走向“大回合”,习作渐进优化,充分展现了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完整轨迹。
  三、搭建学习支架,助力习作完成
  学生在亲历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体验,形成言语表达能力,从文本的学习到最终学习成果的呈现,需要教师搭建一些“台阶”,助力学生完成单元习作。
  1. 设计“人物记录卡”,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伊始,教师可让学生先确定自己想要描写的人物,并观察、记录与之相关的典型事例,填写在“人物记录卡”上,为后续的单元习作做好素材储备。教师要每天组织学生对“人物记录卡”进行反馈,在交流中帮助学生找到人物的主要特点,提高他们对生活素材的敏感度。如此,学生有了多元的习作素材,在最后进行习作时,便能将目光聚集在“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上。
  2. 绘制思维导图,形成习作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让思维“可视化”,通过把所积累的素材进行归整,进一步提炼习作内容,形成思路。在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下笔之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回忆自己熟悉的或遇到的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然后划分出“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分支,接着再分别从这三个分支入手,将不同的人不同的特点用相对应的事例依次罗列出来,最后抓住“典型事例”这一特点进行内容筛选,组成最佳的写作内容。对于典型的事例,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分支,增添写人的具体方法或写作的策略,使得人物特点更加鲜明。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的写作不但有思路可循,而且言之有物。
  指向表达的习作单元教学,应在读写结合中,突破单元习作训练点,引领学生拾级而上,真正让习作素养软着陆。
  (作者单位:福建省惠安县涂寨中心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现行教材都是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进行科学编排,各版本教材分梯度、分模块统筹布局,各单元的内容以例题的形式逐节展开。教师依照教材的这种编排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也是按部就班,因而造成部分学生的思维浅显,缺乏创新。教师可以尝试改变这种逐题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把单元内容加以有效整合,以“板块”的模式进行整体教学。这种整体教学是在单元教学目标的框架内,把握教材编
期刊
以“问”引学,以“学”促问的课堂是教师遵照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特性、生活经验等具体状况,让教学内容能够“问题化”,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学习和思维等能力,从而实现高效教学。怎样才能够有效实现数学“问学课堂”,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值得一线教师思考,以下是几点教学策略建议。  一、以“问”引学,教师合理设置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合理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下第88~89页例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原理,掌握计算方法,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 使学生通过操作、思考,探索感受退位减的笔算方法,体会数的组成和减法计算间的联系,发展形象思维和初步的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减法笔算能
期刊
文言文虽篇幅短小,但内涵深刻,里面包含了古人的生活、情感、精神、智慧等,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小学阶段作为文言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应该怎样确定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品出属于文言文的独有的味道呢?  一、朗读品味古文,有法可寻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别,学生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理解文本的关键。因此,指导学生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1. 比较阅读,
期刊
40年前,我走進美丽的上海师范大学校园,和他相遇。  40年后,他架起的桥梁,让新教育与世界教育紧密相连。  40年前,我们30多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的学生,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了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系的本科主要课程。我清晰地记得,我们上生理学课程用动物做解剖实验,上专业英语课吴福元老师带着我们翻译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上心理学史课程燕国材教授的“标新立异,自圆其说”的教诲。  两
期刊
【编者按】古诗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品味古诗的语言之美,感受古诗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古诗中蕴含的优秀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本专辑刊载的两篇文章从诵读、品味、情境建构等方面入手,探讨了统编版教材背景下的古诗教学策略,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古诗文的篇目增加了。从教材课后习题的编排可以看出,古诗
期刊
新课程倡导对话学习,对话是教学的一种常见形式,是一种平等、尊重的学习方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在对话中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师生对话,提出有效学习问题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二是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巴西著名的教育家弗莱雷认为
期刊
【编者按】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与教材的知识编排情况,决定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应具备高位视角。教师应尝试以学生学情为大前提,根据单元主题开展整体教学,制订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突破单课知识的局限,使课程凸显结构性与整体性,搭建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教学实效的提升。本期话题围绕“小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式探究”展开。  只有“高观点”的思想指引,才能实现教学设计的“结构化”关联。在教学中,教师要创
期刊
当读完窦桂梅老师的《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掩卷凝思间,越发觉得这朴实无华的文字间充满拨云见日之力,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多了几分思考。  用思考之锤,撬文本之美  对待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大多时候总是在忠实地执行着教参的“规定”,再想方设法地将搜集到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努力地做着知识的传声筒。课堂教学总是习惯于找现成答案,“这个问题教参是这样解释的”,若能想想“为什么这样解答”已算深刻的了。当思
期刊
小学英语教科书多以单元为构成要素,然而在单课时教学推进中,教师往往只围绕单课时的知识内容展开,忽略了每单课间的承接与连贯,这不利于学生对话题、语境、任务的整体认知与习得。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应尝试设置单元主题,构建单元情境链,帮助学生形成特征明显的学习主线,并在目标递进的任务环中完成单元学习,以期使学生逐步建立适应生活交际需求的知识系统,促使其实现多元目标发展。  一、构建情境链  情境链指教师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