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咱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型社会强调学习的终身性、全民性和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并成为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本研究以姑咱片区寄宿制学校小学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从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三年级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建议和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期)。培养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帮助他们有效建立自我意识、规范自觉纪律,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培养独立性、创造性、约束性等,对学生终身发展、践行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姑咱小学处于藏汉结合部——姑咱镇,是甘孜州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该校三年级有4个教学班级,共有学生165名,其中男生85人,女生80人,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姑咱当地,极少部分来自周边(如前溪、麦崩等)片区;藏族学生占绝大多数,有147人;98%的学生为农村户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研究该校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一、自主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尚无关于自主学习的准确定义。根据福建师范大学博士余文森的观点,自主学习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1],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即我要学、我能学和我会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实质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和“坚持学”的综合[2]。我们认为,自主学习是与传统接受学习相对的,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是随着个体认知水平发展,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拥有并掌握学习活动、独立完成学习过程的心理特征。
  (二)学习独立性分析。
  独立性是学生在意识的支配下独自完成某项任务,促使学生形成成就动机和积极的认知探索欲。
  三年级学生选择和父母一起学的百分比为8.06%,和伙伴一起学的占了62.10%,而独立学的百分比仅为29.03%,即学生对他人的依赖性较高,独立性需要提高。从第二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自己思考,再寻求(网络或大人)帮助的意识已经普遍具备,百分比为79.03%;不思考便寻求帮助、随便写一个答案及直接空着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13.71%、4.84%和2.42%,说明学生自己思考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强,已经初步意识到学习需要对信息感知、注意和理解,体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是符合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
  (三)学习自控性分析。
  自控性指一个人对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施加的正确控制。
  其中“不去,我的作业还没有完成”为90.32%,“我很想去,可是家长不同意”为6.45%,“不管作业,先去玩”为3.23%。调查结果表明,该校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意志自觉性,拥有一定的克服外界诱惑的能力,对自控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
  根据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姑咱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初步形成,自控性、主动性及独立性方面总体表现良好,但体现主动性的“制订学习计划”方面、体现独立性的“平时和谁一起学习”方面则需要培养和提高。另外,从对个体被试访问结果来看,统计结果和问卷结果吻合。教师们普遍认为: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制订计划、课前预习、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这与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吻合的。
  四、相关建议
  (一)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小学三年级学生对学习计划的概念较为模糊,很难实施并坚持,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计划,加以实施监督,定期进行检验,对学习计划得以完成者可以给予一定奖励,施以正强化,伴随这种积极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
  (二)重视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能让学生上课时紧跟思路,检验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根据华生的刺激-反应学说,教师可以采取对预习检查的必要强制措施,如家长签字,短信反馈等,对学生的课后预习行为形成刺激,进而转化为一种习惯,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与发展。
  (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独立学习习惯。
  独立思考是获得独立人格的唯一途径。从调查数据来看,三年级学生对他人较高的依赖程度是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父母应该从小就给子女灌输独立、自立的思想,从简单的家务入手,进而过渡到学习上。在课堂上,教师更要有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不要将现成知识和盘托出,而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2001(12):32.
  [2]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27-28.
  [3]耿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05.
  [4]沈德立.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4.
  本文系四川民族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姑咱片区寄宿制学校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当今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本身只是一种途径,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为教学总目标,使美术教学诸元素可见、可触、可摸、可体味,彰显美术学科的人文特性。
职高美术课堂作业的设计是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学生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培养,也是检测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如何解决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程式化、秩序化、笼统化问题,美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经过调查、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总结出以下几条颇有成效的途径。  一、坚持寓教于乐  职高美术作业本身的灵活性比较大,不能像文化课那样布置课堂作业,所以在作业
水稻不宜多喷施硫酸铜溶液目前,在大面积的杂交水稻推广中,用硫酸铜溶液作为防菌剂广泛应用于温室两段育秧。但在千分之一的浓度使用中,由于喷施次数不同产生了不同效果。自1991年以
摘 要: 会计专业课程内容比较抽象,专业性较强,而职业中学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不强。本文尝试采用情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职业高中 会计教学 情境教学法  中职学生刚接触会计专业课程时,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仅限于完成教材内容的讲授,以讲解和灌输为主要教学方法,忽视引导思考和启迪思维,往往导致学生以听讲代替思维,结
摘 要: 初中美术是一门注重实践能力的科目,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需要学生通过实践亲身体验,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也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美术来源于生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创新性,需要我们寻找它独特的魅力。初中美术课堂可以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心情,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释放,调整学生的身心和陶冶情操,使学生在美妙的画画中寻找美的乐趣。  关键词: 初中美术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对外在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认知程度有限,因此理解教材时缺乏感性认识。在小学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受到广泛应用,它以自身独特的呈现方式
小学美术教育,通过对小学生加以系统的创新意识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真正从维持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美术教师如何在美育领域探求美术教学创新的有效性呢?也就是如何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是美术教师在创新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尤其是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仅就美
摘 要: 科学教师应该把生活中的现象与科学知识紧密结合,生活资源课程化,科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的科学学习既面向生活又面向科学。本文努力阐述怎么做“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实现科学教学“生活化”,为学生高效的科学学习提供有益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初中科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资源。科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
摘 要: 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任何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样,在美术课教学中,也可以在这方面大有所为。我们要教育孩子做一个自尊的人,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那么,自己尊重自己的首要体现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时间。做好这一点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在美术课上就应该做与美术课有关的事情,这才是尊
摘 要: 目前由于单亲家庭增多,几代同堂的特殊家庭结构形成及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增多等使得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从而加大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难度。作者提出亲和力是班主任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  关键词: 亲和力 班主任 学生 良好关系  班主任的亲和力是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是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品质之一。班主任亲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学生相处的融洽程度高低,并且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成败。班主任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