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课标》中提到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探讨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数学课堂上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的。
  数学好习惯兴趣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测量时,我在课前准备了米尺、卷尺、直尺等各种尺,课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测量,每组可以选择或者自己设计喜欢的测量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便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自己发现或是得出了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这让学生很是兴奋,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学习新知识,而是在游戏活动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新知识,还完成了当堂课的目标,同时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不知不觉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中,学生的预习和独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更是尤为重要。数学教材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主要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整。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一年级到二年级上学期)。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这种做法是多么可怕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三、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力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现在的课堂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掌控。一旦学生交流,小组展示或是有学生质疑时,大部分同学便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不能做到专心倾听。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这样做,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多展示,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
  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单元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五、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好习惯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的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如我在教完“5的口诀”时,给学生出了很有兴趣的一道题,我问:你知道老师今年几岁吗?猜出来有奖品哟!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出示一幅有规律排列的糖果图,横排7颗,有5排我接着说:“老师的年龄数隐藏在这幅糖果图里,看谁能很快数出一共有多少颗糖果的办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把7看成6,就有5个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说:我先看成5个5,再加2个5……就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整理与内化,做起题来也会轻松一些,也就达到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目的了。其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那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也就不是什么困难之事了。
其他文献
【正】 老子像碑象现藏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碑长1.8、宽0.88、厚0.30米,青石质地.碑石保存完好.碑分上、下、左下三方面内 容.上部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唐玄宗李隆基对老子
[摘要]:自主阅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获得运用技能、培养高素质、实用、交际型英语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 英语 自主阅读随着英语阅读在英语高考中份量的持续加重,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增强其自主阅读能力,以全面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当下高中英语教师所持续关注的话题。新时期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已经开始致力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且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成就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1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针对
本文以1例破伤风住院患者的诊疗过程为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并及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探讨破伤风患者的病例分析及用药监护。药师在参与少见的感
小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作指导。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结合使用辅助线,学习对比、比例等美术知识,在内心形成丰富的知识框架,手、眼、脑紧密配合,造型能力和综合绘画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完成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充满生命力的绘画作品。  绘画能力辅助作用对比比例小学生学习绘画,一般要经历涂鸦、临习、写生、创作等过程,涂鸦是学习的必经阶段,此阶段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主观意识的自我表现,
【正】徐悲鸿先生是我国现代的艺术大师,又是杰出的艺术教育家。 先生天资敏慧,早在童年时代已经流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有一天,先生父亲的朋友来访,父适外出。及归,告父。父
【正】 博物馆工作者在各项业务工作及科研活动中.都会自然形成各种业务文件材料.如:征集工作的原始记录、调查发掘记录、动植物及自然标本采集的田野记录、文物标本的鉴定报
邓小平民法思想是建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典的指南.我国民法典至今尚未成功,倡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指导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建构民法典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只唯实,只
【正】 《赣偷发现朐臣钢锅》(载《东南文化》1990年4期)一文,介绍了新发现的一件西汉有铭铜鼎,读后有些补充意见,提出来供同志们参考.原报道释文有误,改释如下:朐邑钢镨(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