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带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异常步态和下肢功能改善作用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绳带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异常步态和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0例,采用抛银币法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酌情予控制颅内压、血压、血糖和血脂,营养神经细胞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绳带疗法。两组均干预8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步态参数(步长、步宽和步速)、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 结果 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平均步长、步宽和步速较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康复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FMA-L评分和改良MBI评分较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康复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 结论 绳带疗法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异常步态,而且可明显改善患者下肢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绳带疗法;异常步态;下肢运动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rope therapy on abnormal gait and lower 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hemiplegia.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hemiplegia who were undergoing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 the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the coin flipping method, with 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s such as control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blood pressure,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s, nutritional nerve cells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Patients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ere given rope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intervened for 8 weeks. Changes in gait parameters (step length, step width, and pace),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After 8 weeks of intervention, the average step length, step width, and pace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P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浙江省舟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存在肩手综合征功能障碍的56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例。在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根据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
【摘 要】语文课堂是讲究艺术之美的殿堂。在黄厚江老师的课堂上,我们能充分领略到他高超的“课堂推进”的艺术。他老老实实地遵循着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进退自如地调控着课堂的进程,引领学生用心触摸丰美厚重的中国文字,走进风光旖旎的母语世界。此可谓“循序渐进入佳境”。  【关键词】黄厚江 课堂推进 循序渐进 佳境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凭借自己的智慧,把课堂不断推向深入,使之呈现出一种移步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所致脑梗死的MRI及MRA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36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所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3 d内行MRI检查,病程中均有MRA及CT检查资料。 结果 36例患者均见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较大片状T1WI低、T2WI及FLAIR高信号、DWI高、ADC低信号,以DWI序列显示最佳。4例FLA
[摘要] 目的 探討建设信息化协作诊疗研究平台对中医“阳痿病”管理水平的影响性,以期提高“阳痿病”诊疗研究水平。 方法 选取2015年3~12月在我院男科门诊就诊的阳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阳痿病”协作诊疗研究平台管理组140例(研究组),电子病历 纸质档案管理组140例(对照组),分析比较相关指标的差异。 结果 两组在资料完整度、首诊时间、复诊时间、复诊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摘要] 目的 分析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癌(UCE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种蛋白(MLH1、PMS2、MSH2和MSH6)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将4种MMR蛋白中1种及以上表达缺失判定为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MMR),全部阳性则判定为错配修复基因完整(pMMR)。检测UCEC患者MMR蛋白
【摘 要】“4F”问题建模教学模式体现了“立足问题开展教学”这一核心理念,围绕问题诊断、问题探究、问题建模和问题解决四个模块进行教学。本文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一单元Grammar and Usage板块“定语从句”的语法专题为例,展示“4F”问题建模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案例。  【关键词】“4F”问题建模 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引言  当下的教学研究中,重视用分析的方法
在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江苏省震泽中学许雅倩老师以较高的英语专业素养,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充分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对《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第一单元Reading Advertisements进行了创造性设计,演绎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英语阅读课,给英语阅读教学吹来一股新鲜之风,给听课者耳目一新之感。  一、阅读前置,课堂高效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
[摘要] 目的 探讨能全力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重要性。 方法 2015年1~4月选择在我院成人消化内科住院的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能全力肠内营养,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及生命体征变化及大便次数。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能全力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能有效控制腹泻的发生。治疗后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及体重水平同治疗前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
“题”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跑题”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处理某个教学环节时临时增加或迁移到其他内容而暂时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  语文课程内容的交融性、语文学科知识的丰富性以及语文课堂思维的发散性都使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容易“跑题”。语文教师跑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激情跑题,教师在讲解个人感兴趣或较有体会的知识点时,临时有感而发;另一种是“激趣”跑题,为引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既定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临时进行
[摘要] 目的 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与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60例慢性心衰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缬沙坦片金三角抗心衰治疗)和治疗组(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抗心衰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EF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住院频率、BNP数值、NYHA分级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 结果 治疗6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