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经行头痛5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sp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2009年收治的经行头痛患者50例,按照住院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加味逍遥散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3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1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发作频率及疼痛VA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经行头痛;中药治疗;加味逍遥散
   经行头痛是临床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以经期前后出现持续性偏头痛为主要症状,最早可见于青春期,以口服避孕药后加重,妊娠或绝经期后逐渐缓解为特点。中医认为该病与肝脾肾相关,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治疗中应以逍遥散为基础,则预后较好[1]。我院对2007年—2009年对收治的行经头痛患者采取加味逍遥散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2009年收治的经行头痛患者50例,平均年龄31.6±5.7岁(24—41岁),平均病程4.5±1.9年(2—8年),单侧头痛32例,双侧头痛18例,头痛时伴发恶心6例,头晕11例,失眠16例,月经不调43例。发作频率5次以下28例,5次以上22例。
  1.2 入选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断疗效标准》[2]:① 头痛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发作2次及以上者;② 头痛大多为单侧,或左或右,亦可见于两侧太阳穴或头顶,痛如锥刺、掣痛或绵绵作痛;③ 排除经期外感、高血压及颅内占位性病变。
  1.3 分组情况 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分为2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味逍遥散治疗。中药煎剂共200mL,早晚各服用1次,月经前1周开始服用,服至行经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逍遥散配方:柴胡12g,当归15g,白芍12g,白术15g,茯苓12g,生地黄12g,炙甘草10g,薄荷3g,牡丹皮9g,栀子9g,生姜3片。偏风寒者加用川穹、白芷、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甘草;头痛较剧者加石决明、山羊角粉和珍珠母;腰酸乏力者加枸杞、菟丝子、熟地;伴抑郁不欢者加佛手、夜交藤、合欢皮。
   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月经前1周开始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2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痊愈:经行头痛症状、周期性发作消失;有效:经行头痛症状减轻或头痛消失后3个月经周期内又复发;无效:经行头痛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并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头痛发作的频率、头痛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头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采用10cm长的VAS评分尺,VAS1-3为轻度疼痛,VAS4-6为中度疼痛,VAS7-10为重度疼痛。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x±s)
   注:*与对照组比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仅对照组出现2例食欲减退、乏力等不良反应,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中医认为经行头痛应归为肝阳偏亢,化风上扰巅顶所致,临床中应以逍遥散为基础加以治疗。现代研究表明经行头痛可能与内分泌和激素调节存在一定的关联。经行头痛患者体内普遍存在雌激素/孕酮水平失调。
   临床治疗中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或以性激素进行治疗,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大,且远期效果较差。因此,该病目前仍以中医治疗为主,《傅青主女科》中记载:“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拂其气而痛生”,当归、白芍、生地黄可养肝柔肝;白术、茯苓可健脾祛湿,养气补血;牡丹皮、栀子有清泻肝火的作用;而生姜可温胃和中。葛新萍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经行头痛,有效率达92%[3]。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在疼痛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上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总之,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可达到巩固疗效,不易复发,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万金. 中医治疗经行头痛近况[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6):64-6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4.
  [3] 葛新萍. 逍遥散加减治疗经行头痛60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8,10:3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08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经分组检测后,确定过敏原,进行药物治疗。结果:108例,疗效满意,消除或者缓解患者病情。结论:只要找出并及时去除过敏原,就有彻底治愈的希望。若一时找不到过敏原,可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增强体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积极治疗和预防,一般都能有效控制症状,减轻病情。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过敏原;药物治疗
产后出血Post Podum Hemorrhage,PPH))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70%~80%是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据悉,全球每年约有50多万妇女死于与妊娠、生育有关的疾病。其中约1/4死于产后并发症,主要是产后出血。因此.在产科质量管理中,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科选用欣母沛用于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在从世界体系的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复兴的中国、从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国、走向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转折点
评判性思维能力是高素质的儿科护理人才必不可少的才能之一,是关系到儿科护理专业能否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儿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内涵,并提出了培养儿科护士评判
手法闭合复位夹板固定为传统中治疗肱骨干骨折多采用的一种方法,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无创,风险小的特点,一般经治疗后多能愈合。但很多因素如病人患肢肿胀、肥胖、活动量大、或不配合,需要反复多次复位及调整夹板压垫固定,甚至可能导致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本文对我科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29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异常视觉经验,造成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临床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经恰当治疗后,视力可以提高或完全恢复。弱视病因主要与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及形觉剥夺等因素有关。弱视的危害不仅在于视力低下,而且还缺少完善的立体视觉。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弱视发病率1%-5%,平均2.8%,,保守估计有780多万儿童患有弱视。   1 儿童弱视的诊断  1.1 弱
当归贝母苦参丸原为《金匮》治疗妇人妊娠小便难之方,其病机是膀胱郁热,气结成燥,用当归补血活血润燥,苦参清热结、利湿热。贝母化痰散结,清解郁热。现有一发热病人,其证属下焦湿热
作为一种基本的理性能力,推理是人对必然的事物和可能的事物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作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人作为面向未来事情的存在物,是必然要进行推理活动的。对必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