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中“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成为共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那么,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呢?
  一、转变学习方式
  《走进新课程》一文指出:“转变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学习方式涉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这里所提到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就属于非智力因素。课堂教学之所以走不出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接受母语教育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诱导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自觉深入品味美文佳句;通过圣贤者的言论、学说、传记,可以使他们的意志更加坚韧,愿意解决学习困难。如果有良好的积累、思辨、评价的学习习惯,就会与课文与作者进行对话、争鸣。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会让学生释放智慧力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热情、兴趣、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会反作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而作用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加强课堂调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保证学习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想学愿意学才有可能学好。
  1.敏捷捕捉学生表情信息。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斯多德)。积极的情感会增强人的活动能力,促使信息的接收;消极的情感会减弱学生的活动能力,抑制信息的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一颦一笑。学生的面部表情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一张小脸就是一块心灵的画板,经常会出现平静、愉快、狂喜、羞怯、怀疑、悲伤、难受、憎恶、苦闷的情绪表现。
  老师一旦接受到学生的面部表情反馈,就应及时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调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目光反映出来。教师和蔼的目光可以缓解学生敌意的情绪;爱护的目光可以消解苦闷的心情;轻视的目光可以提醒狂喜的情绪,而信任的目光可以缓和学生怀疑的态度等,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老师的关爱和责备,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教师加强课堂调控,使学生的情绪乐观,情感升华。当然目光的调控也要与语言、手势等密切配合。
  2.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兴趣的外化表现在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那么在课堂中要时刻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采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感召学生,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感染学生,用随手板画、演唱吸引学生,不断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活力。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友好的情感,不论对哪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心,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挖苦。久而久之,让学生“想学”,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会得到明显增强。
  三、进行德育渗透
  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成长有神奇的力量。如对学生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像“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热的爱国之情;某些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效仿楷模。同时,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也给了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如《说谦虚》让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谦虚的传统美德。久而久之,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又如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影响学生兴趣、爱好、意志、信念等多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知识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净化了他们的灵魂,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培养了他们健康、热烈的情感。如学生被《背影》中的父子之情所感动,对《邓稼先》中邓稼先的赤子之情倍感自豪,被《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深深打动,读《春》《济南的冬天》后,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热爱之情。总之,在教学中抓住点滴感人之处对学生及时点拨,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心领神会,具有高尚情感。
  四、培养学生意志
  所谓培养意志,就是激励学生树立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培养自制力,学会积累知识。有了自制力才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专心致志,刻苦学习,自觉完成学习任务。自制力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学生本身已有的学习动机、需要等心理素质(前文已述此处不再展开),另一方面来源于榜样的力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搜集一些伟人们成功的经验及名言警句,时时激励鞭策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制力。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刻苦攻关的精神,段元星从小立志于天文事业、不畏艰难的品质,荀子所赞扬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持之以恒的学习方法,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真理的高尚品德,无不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好素材。还有鲁迅、巴尔扎克、契诃夫、莫泊桑等一系列大文豪那种孜孜不倦、刻苦写作的精神,无不是激励学生培养自制力的好榜样。其次,培养意志,不仅要使学生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还要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而言更要注重积累知识。从“字词句语修逻”到各类写作素材,写作经验,无不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荀子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是这个道理。有了坚强的意志,语文成绩自然能够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 浏阳方言历来被归属为湘语中的赣语言。浏阳方言中最常用的体貌助词有“咖”“哒”。其中“咖”用法很复杂,可以放在句中,充当动词后缀,也可以放在句末,充当语气助词。“哒”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或者在同一个句子的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词性、时态和语气特征,并且还可以进行不同的语义分析。  关键词: 赣语 “哒” 用法 语义分析  1.引言  浏阳方言是湘语中的赣语。浏阳市分为东乡、南乡、西乡和北乡,各
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法治的支撑,法治是社会治理创新的运作基石、内在驱动与价值取向.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新的社会矛盾与问题,文化、制度及发展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
猪链球菌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危害到养殖业发展和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由于其血清型众多,且不同型之间的交叉保护力差和菌株的变异性,到目前为止,
自从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中学语文界几乎都把文本中那个著名的喻体“大宅子”解读成了“文化遗产”。“大宅子”果然比喻的是文化遗产吗?我们一起作分析。  一、从喻体“大宅子”来看所指的可能性  鲁迅后期杂文所涉大多是严肃的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写作于1934年6月的《拿来主义》也不例外。但是文本后半部分比喻论证的选择和使用,使阅读者从对社会政治话题的紧张专注,转移到和大众更贴近的
本文中的新教师指入职一年以内的幼儿教师。教师刚进入工作岗位,面临教学、人际交往和生活上的困难。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对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让他们在这个任职关键期迅速适应本职工作并促进专业发展,是新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新教师应该发挥主动性,积极面临入职后的挑战。  一、新教师入职后遇到的问题  1.教学尴尬。新教师刚入职,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教学。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教学准
省级教育行政管理是我国教育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民国时期,地处西南的多民族省份四川省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上承教育部命令,领导省域中学管理工作,大致历经了广设中学、合并
文言文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历史文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文言文教学比较难也是教师们公认的,学生对此也是谈“文”色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  文言文距今久远,要通过文言文本身感受作者表达的意义和语境,是比较困难的。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我有一些体会,现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  一  古文学习要以吟诵为主。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古老而有效的方法,这是经过几千年
摘 要: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具有启迪智慧的责任和使命。课堂语言是师生之间传输信息、交流情感的桥梁,能够引导学生的智慧成长,激发与唤醒学生潜能。  关键词: 语言修养 语言训练 教学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语文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具有良好的
教育改革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高中语文改革进入深水区。什么是语感?语感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是语言能力的一项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虽然希望学生主动学,但往往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角的,即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一味追求政治考试的分数,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被抑制状态,学生的笔记本变成教师备课本的完美翻版。这样,学生到了高
提高市场竞争力加速种子产业化建设●王永泽关玉胜张帮义我们北道区地处甘肃东部,渭河中上游。粮田面积约110万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栽作物,辅之以油料、高粱、黄豆、糜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