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语中的“哒”的用法极其语义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浏阳方言历来被归属为湘语中的赣语言。浏阳方言中最常用的体貌助词有“咖”“哒”。其中“咖”用法很复杂,可以放在句中,充当动词后缀,也可以放在句末,充当语气助词。“哒”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或者在同一个句子的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词性、时态和语气特征,并且还可以进行不同的语义分析。
  关键词: 赣语 “哒” 用法 语义分析
  1.引言
  浏阳方言是湘语中的赣语。浏阳市分为东乡、南乡、西乡和北乡,各个乡的语音语调有区别,但是体貌助词类似。浏阳方言中体貌助词有词尾“哒”,句末“哒”,“喞”,以及表示事件界限的“咖”等。“哒”和“咖”“喞”是浏阳方言中最常见的体貌助词,和动词一起使用时表达多种时态与语气特征,根据它们在句中不同的分布特征,其语义特征也有差异。本文主要讨论小词“哒”,并且在对“哒”的语义进行分析时对句中“哒”和句末“哒”进行了区分。
  2.赣语中“哒”的用法
  赣方言中的“哒”的用法主要从“哒”的词性特征、时态特征和语气特征进行描述。
  2.1“哒”的词性特征
  2.1.1放在单音节动词或者趋向动词(来,去)后面,表示一种动作趋向
  出现在结构“动词 哒 处所名词”或“动词 趋向动词(来,去) 哒”中,表示人或者物随着动作而到达某地。
  如:在第一种结构中
  (1)a.去哒大瑶。(到大瑶去了)
  b.放哒桌上。(放到桌上去)
  c.把哈关哒房里。(把他关到房里去)
  此时,“哒”表示动作的一种趋向,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到……地方去”。
  在第二种结构中
  (2)a.笑出来哒。(笑出来了)
  b.买回来哒。(买回来了)
  c.写作业去哒。(写作业去了)
  此时,“哒”表示的耶是动作的一种趋向,但趋向动词,仅限于“来,去”的复合动词。可以看做是普通话中的“……来了”“……去了”。
  2.1.2“哒”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表示动作的动态过程或者持续状态
  (1)“哒”放在动词(多为双音节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刚刚开始。比如:
  a.上课哒。(上课啦)
  b.恰饭哒。(吃饭啦)
  c.节目开始哒。(节目开始啦)
  此时,“哒”表示动作即将开始或者刚刚开始,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2)“哒”放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相当于普通话的“了”。比如:
  a.张三买哒一件衣服。(张三买了一件衣服)
  b.刚刚落哒雨。(刚刚下了雨)
  c.看哒新闻波?(看了新闻吗?)
  此时,“哒”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已经完成。
  (3)表示动作产生的状态的延续
  “哒”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表示动作产生的状态的延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着”“在”。如:
  a.灯还亮哒。(灯还亮着)
  b.托哒下巴想事。(托着下巴想事)
  c.咯唧站哒几个银。(那里站着几个人)
  d.我一直住哒以即。(我一直住在这里)
  e.菜放哒冰箱里。(菜放在冰箱里)
  f.杯子放哒桌上。(杯子放在桌上)
  此时,“哒”表示事物以某种状态存在,强调动作产生的状态。
  2.1.3“哒”附在动词后面,还可以表示动作的程度和结果,此时“哒”用作补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得”。如:
  a.蠢哒要死。(蠢得要死)
  b.气哒发癫。(气得发癫)
  “蠢哒要死”“气哒发癫”中的“要死”“发癫”都是表示动作“蠢”和“气”的程度,多带有夸张的意味。
  2.1.4作结构助词或者语气助词
  作助词,这里讨论两种情况。首先,放在单音节形容词后面,与形容词一起构词,此时“形容词 哒”动词化。此时“哒”用作结构助词。如:
  a.天亮哒。(天亮了);
  b.饭熟哒。(饭熟了);
  c.苹果红哒。(苹果红了)
  第二种情况是:放在名词和数量词后面,加强语气。此时,“哒”用作语气助词。如:
  d.研究生哒,还不懂事。(加强责备的语气)
  e.三十几岁哒,还冒结婚。(加强担心的语气)
  f.都六点钟哒,还不来。(加强抱怨的语气)
  2.2“哒”的时态特征
  “哒”有三种时态表现,可以表示已然,未然和正在进行的动作和状态。
  2.2.1表已然“动词 哒 宾语”“动词 完 哒”表示已经完成了的动作或状态。如:
  a.落哒雨。(下了雨);
  b.恰哒饭。(吃了饭)
  c.雨落完哒。(下完了雨);
  d.饭恰完哒(饭吃完了)。
  2.2.2表未然“动词 宾语 哒”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如:
  a.恰饭哒。(吃饭啦);
  b.下课哒。(下课啦);
  c.开会哒。(开会啦)
  2.2.3表正在进行表示状态动作正在进行。如:
  a.火车站挤哒蛮多银。(火车站挤着很多人)
  b.他站哒以唧一个小时。(他在这里站一个小时)
  2.3“哒”的语气特征
  “哒”的语气特征比较复杂。可以表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2.3.1陈述语气客观陈述事实,不包含强烈情感。
  “哒”用于陈述语气末,表示一种陈述语气。如:
  肯定陈述:a.我告起嗯哒。(我告诉你了)   b.嗯到以唧来哒。(你到这里来了)
  否定陈述:c.咯碗饭我冒恰哒。(那晚饭我没有吃了)
  d.我冒透书哒。(我没有读书了)
  2.3.2祈使语气请求,命令,禁止某些行为,或表威胁。包含强烈的感情。
  “哒”用于祈使句末,表示一种陈述语气。
  请求:请不要吵哒。
  命令:看哒!听哒!
  禁止:不要恰烟哒!(不要抽烟了);不要恰酒哒!(不要喝酒了)
  威胁:想死哒!
  2.3.3疑问语气主要是提出问题,询问情况。
  “哒”用于疑问句末,表示说话者持疑问的态度。如:
  a.我以为嗯晓得哒?(我以为你知道了?)
  b.你港是不哒?(你讲是不是?)
  c.你搞嘛里克哒?(你干什么去了?)
  2.3.4感叹语气对事物、行为表示赞赏或否定
  “哒”用于感叹句末,有强烈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色彩。如:
  a.我早就看完哒。(我早就看完啦)
  b.咯哒菜好恰哒。(那个菜好吃啊)
  c.嗯累哒。(你累了吧)
  d.打瞌睡哒。(打瞌睡了呀)
  2.3.5反问语气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哒”用在反问句末,加强说话者的感情色彩。如:
  a.怎么会是一样咯哒?(怎么会是一样的呢?);
  b.太阳冒顾会从西边出来哒?(太阳难道会从西边出来吗?)
  3.“哒”的语义分析
  “哒”的语义可以分两步分析,“哒”放在句中的语义分析和“哒”放在句末的语义分析。根据前面所作的分析,“哒”可以表示完成,表示正在进行,表示未然,新情况的出现和状态的持续。
  3.1“哒”在赣语中句中的语义分析
  3.1.1主语 动词 哒 宾语
  a.小红恰哒饭。
  b.锅里蒸哒鱼。
  在(a)是个动态局,其语义关系是“施事(人)——动作——受事”;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且已经结束;在(b)是施事为物的静态句,其语义关系的表达式是“动作——受事”,整个句子的真正主语是人,省略。
  3.1.2主语 动词1 哒 (宾语) 动词2
  a.他站哒唱歌。
  从语义上来看,此处“哒”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着”表示动作的持续或“站”“唱歌”两个动作的伴随状态。
  3.2“哒”在赣语中句末的语义分析
  3.2.1动词 哒
  a.上课哒!
  b.看哒!
  a.和b所要表达的语义关系是动作即将开始,要求某人进入某种状态或保持某种状态,一般多以祈使句出现。
  3.2.2形容词(一般带有动词性特征) 哒
  a.他脸红哒。
  b.苹果熟哒。
  这两句的语义关系是表示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同时也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
  4.结语
  在赣语中体貌助词是比较独特的一种词类。普通话和地方方言不像英语一样,它们是一种形态匮乏的语言,缺少丰富的词形变化,但它们能借助体貌助词表示时态。
  赣语中经常使用的助词“哒”,用法复杂,在不同的句子结构当中,有不同的词性特征、时态特征和语气特征,同时它们因为处在句子结构的不同位置会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点,可以进行不同的语义分析。助词“哒”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即将开始、持续和完成,还可以表示状态从一种情况向新情况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勋宁.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1988(5):321-330.
  [2]鲁曼.长沙方言中的“咖”和“哒”.中国语文,2010(6):526-535.
  [3]鲍厚星.长沙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罗昕如.湖南方言中的“动词 动态助词 介宾短语”句型[J].方言,2008(4):333-339.
  [5]夏剑钦.浏阳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6]张大旗.长沙话“得”字研究.方言,1985(1):46-63.
其他文献
不少同志对如何办好乡镇的、企业的、学校的、街道的有线广播、有线电视,怀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隆莉的《试论我国社区广播电视》,可能对开拓这方面的思路有一定参考价值。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正不断向纵深推进,广大语文教师在这场改革的洪流中,拓展思路、创新理念,积极配合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形式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深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有效落实到自身教学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进行简要分析。  一、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当立足学生身心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7到13岁年龄段,这一阶段的学生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不断涌入的移民不仅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而且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些压力。本文主要探讨了移民子女在美国的教育情况,并以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伯勒多莱
摘 要: 各式各样的俚语在美语词汇中占有可观的比重,并履行越来越重要的交际功能,理解美国俚语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美国连续剧对白中出现了许多俚语,本文从几部热播美剧探讨美国俚语的基本特征,帮助我们对美语语言和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关键词: 美国俚语 特征 语言和文化  一、美国俚语的概述  俚语(slang)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术语,它既有别于语法不规范的用语,又不同于“乡下土话”,更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