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主学习走进阅读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t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
  【关键词】朗读 感知 领悟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89-01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课堂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联想到自己也曾失去外婆那悲伤的心情,在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伤心的流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感染,情感得到了熏陶,体会到了失去亲人时难过的心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
  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传授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强化阅读效果,要求学生用心去感受,去体味文中的思想内涵。学生的阅读范围,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应该鼓励他们多读报纸、文学作品,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三、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是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经常教育学生读书要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没有思考的阅读,知识不能内化,正所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真正地培养起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必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反思感悟。在我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使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得到提高,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培养。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位教师在讲《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 ”“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教师在教学还要注意倾听学生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有位年轻教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她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 ”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知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那么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如今打开电视机,满眼都是偶像剧,漂亮洒脱的演员、纸醉金迷的奢华、夸张的表演……孩子看得五迷三道、乐此不疲,家长却忧心忡忡:孩子随着剧情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不会是看傻
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    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夫一样在農田里拼命劳作。  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
山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冯子标教授、张富春博士联合撰文指出:国有民营是指坚持国家资本的国家所有制性质不变,将国有资本的经营控制权通过委托代理形式交给民间主体经营。这
长期的地震预报观测研究现实表明,可靠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的探索是非常困难的,但对于实际有效的地震预报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分析研究震前准静大气电场异常有可能成为可靠地震短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历史学变成了真正的科学。但“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列宁在谈到马
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我懂事时起,我便跟在父母身后,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去追寻古人的那份返璞归真的情趣。长久以来,旅行变成了我人生中时时需要的必修课,成为我的
1995年8月9日17时20分,安庆市安枞路车辆管理所地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贵池市殷汇镇驾驶员李龙友驾驶皖R/10467号大货车,由南向北行驶至事故地点,李在通过该路段时,占用相对方向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孩子幼儿时期是一生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是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形势的日益发展,家园结合联系途径在新的社会条件下
《历史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做了明确的阐述,其中包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
为提高光电化学分解水的效率,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具有独特纳米结构与组分的光电极材料.首先利用水浴和原子层沉积(ALD)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出以氧化铜纳米圆锥结构作为支架,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