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课内外,学得更精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058002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看书能拓展孩子的视野,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所以课外阅读对课堂学习可以起到烘托和渲染,补充和延伸的作用。个人只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互动课内外,孩子们的学习才能更精彩。下面结合我低年级教学的几则实际案例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自然常识的积累与语文教学互动
  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应该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的自然常识能与语文教学恰倒好处地得到互动。请看《小动物过冬》(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师:小燕子、青蛙、蜜蜂,它们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
  生:我知道,刺猬钻到洞里过冬,蛇钻到泥土里过冬,丹顶鹤飞到南方去过冬……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你是从哪里看到的?
  生:我是从《百科知识》中看到的。
  师:那你能否举个例子,说说这些动物为什么这样过冬?
  生:因为刺猬、蛇怕冷,所以在洞里过冬,因为南方暖和,所以丹顶鹤飞到南方去过冬……
  学生课外积累的自然知识使这一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了许多的百科知识,如,鸟为什么要编队飞行、瀑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蛇在夜里也能捉老鼠等。然而,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追求知识的空间也变小了。于是,课外阅读自然百科知识便是极好的方式。自然百科书籍犹如一个富饶的海洋,以其神秘、新奇的特质,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眼光和兴趣。他们凭借着初具的阅读能力,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这个过程,学问、知识和兴趣共长,并还能以课外积累的百科知识回报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有些家长片面地认为只有作文类课外书,才是有利于孩子语文学习的,在购买课外书时很排斥自然类、知识型的,这是不正确的。
  二、古诗文的积累与语文教学的互动
  念书是储存工具,工具多了,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拿起来就用。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互动效果。如《古朗月行》(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师:下面,我们一起朗读李白的诗《古朗月行》。
  生:(齐)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生:老师,其实,这首诗还有四行。
  师:(惊问)是吗?
  生:是的。
  师:你记得吗?
  生:记得。仙人垂两足,桂树向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师:真棒!你怎么会知道的啊?
  生:我小时候爸爸让我背了好多唐诗啊!其中就有这首诗。
  学生课外积累的古诗为本课增光添彩。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早已是深入人心的共识。因此,许多家长在孩子还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教孩子开始背唐诗,厚积薄发,熟能生巧。家长在孩子背诵古诗的初始阶段,只要求读得熟练,以数量为目标,以感受朗朗上口的韵律为目的,不太追求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感悟。在随后的阶段,家长可以逐渐增加孩子对词的积累,诗词并进,能让孩子更多、更全面地接触、感受、赏析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的精妙。然后,课堂教学遇到古诗词时,学生自然会出产生同类知识的共鸣,并以自豪的心态,向师生“炫耀”他肚中的文才,好不神气!
  三、人文、地理文化知识的丰富与语文教学的互动
  常言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和行路同样增长知识和阅历。有些方面的知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非常的枯燥,但对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充满了诱惑力。这时,我们教者就应该抓住契机,充分挖掘生本资源,让这种诱惑力扩散,让一部分学生将这些知识变枯燥为有趣。如《识字6》:骏马、秋风、塞北(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师:刚才,咱们来到祖国的不同地方欣赏到了不同的美景。迎着瑟瑟秋风,我们来到了辽阔的塞北草原;沐浴着蒙蒙春雨,我们漫步到了美丽的江南;让咱们再去炎炎夏日下的海岛看看;再登上冰雪覆盖的高原欣赏欣赏。谁能用“杏花、 春雨、江南”三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生:春雨绵绵,杏花盛开,伟大的诗人白居易正在如痴如醉地欣赏江南风光呢。
  师:“如痴如醉”用得真好,表现了唐代詩人白居易是何等的爱江南啊!
  生:我也游览过白雪皑皑的高原。
  生:……
  师:课后,我们做一次导游,老师想请你带我去欣赏祖国不同地区的不同风光。
  生:我现在就可以介绍北京的游览胜地给你听啊!
  师:是吗?那我现在就跟你这位小导游去游玩吧!
  生: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北海公园、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颐和园、香山公园、圆明园……
  师:哎呀,你可真是个优秀的小导游啊!你知道这么多的名胜,一定花了不少工夫吧?
  生:我爸爸有许多介绍中国名胜古迹的画报和书,我很喜欢看,看了还喜欢在地图上查找。
  师:原来,你还有这个爱好啊!
  这一堂课的精彩是由学生因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而获专业性的知识点缀而成的。课外阅读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增长见识、增加阅历,从而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深厚的基础。说不出众多名胜的学生并非智力有问题,仅仅是相关知识的欠缺。而当学生的见识、阅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课堂教学也将会越来越精彩了。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由此可见,教师应该通过长期的引导,使学生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情,足以长才”,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读各方面的书籍,不仅读与写作密切相关的,更要读一些自然的、人文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书籍,使之眼界开阔,知识广博,从而拥有丰厚的阅读积蓄。这样互动课内外知识,孩子们学习得才更有趣。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注重专业成长,从挖掘特长、释放潜能等方面积极努力,提高能力,完善自己。  【关键词】幼儿教师 完善    一所幼儿园要有好的教师队伍,出色的教师队伍才成就好的幼儿园。目前学前教育很受重视,我国幼儿园存在着专职教师、教师队伍水平有参差不齐的现象。为做好幼儿教师,我决定从以下方面努力,打造具有高专业水平的幼儿教师队伍。教师要用其长、避其短,发现和激励优点和特长,锻炼才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非常活拨。这特性也是我们教学课堂所需要的,但是过了就成了乱,怎样控制好这个度就很讲究方法了。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我们应该认识到:玩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更何况是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呢。课堂学习更要有规范要求,这是学习
一、行为规范方面  开学初,幼儿对新的陌生环境会产生胆怯心理,来园情绪不稳、哭闹现象较严重。为了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和集体生活,对集体生活产生安全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进而喜欢“上幼儿园”,我们为幼儿创立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所以我一直坚持以下两点:  1、在教学上,针对幼儿心理情况,我开展了以稳定幼儿情绪为主教学活动,提前备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制作
【内容摘要】语文教师通过课堂引导、阅读氛围营造等方式,给学生创设一个课外阅读的大舞台,进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再辅以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这样自然而然地提高阅读的品位,提升写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方法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语文学习活动与其他课程
摘要:幾乎每个班级里面总有位数不少的孩子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家庭不敢回答父母对学习成绩的提问,原因在哪?就在于孩子缺少自信心。因此教育孩子,培养其自信心尤为重要,如果老师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必然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失去信心。反之,鼓励孩子敢说、敢做、敢创往往能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对未来充满憧憬。  关键词: 鼓励 教育 自信心 引导    鼓励
摘要:英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英语整体素质。 要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必须通过素质教育来实现,本文从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强德育渗透和加强课外活动几个方面就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粗略的阐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摘要: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语言艺术的目的是使这一交流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课堂语言艺术无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这一双边活动的效果。鉴于音乐课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特点,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也有其特色。  关键词:音乐教师 课堂语言 艺术美    音乐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语言要准确、简练;语言要富有节奏和韵律美;语言要做到声音语言和态势语言的和谐运用; 语言要亲切自然,富有激情;音乐速度有
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这是个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各行各业风起云涌,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等铺天盖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深入农村、海岛,乃至最偏僻的角落,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他更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教育。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模式突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把学生当作盛知识的容器,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损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面对滚滚而来的知识经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文化意识对于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并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以期培养出更多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抛开文化学语言很难学到一门语言的精髓,也很难提高自己与对象国人的实际交际能力;反之在认识文化基础上去学习语言,很多时候可以收到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十分重视自己本土文化的保护,并且都努力在学校的教育中引入地方文化教育,我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同样十分重视文化育人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安排了大量的具有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文学作品。文章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地方文化对学生進行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简单谈了其所达到的几个功用。  关键词:地方文化 创新 实践 情感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其延绵不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