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落实三维目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tian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本文主要结合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论述了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48
  新课程的实施,基本理念是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是割裂的、独立的三个方面,而是相互依存的。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巧,又训练科学方式与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与品德。”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步骤地做好课堂的整体安排。特别要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不是通过讲授来实现的,而是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内容创设教学情景,伴随着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通过实践活动中切实体验、感受、思考而潜移默化地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一、结合教材落实三维目标
  教材是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内涵,整合教育资源,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重组、取舍、再创造,使教材更适合自己及学生,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木炭还原氧化铜,是课本的物质还原性实验,在中考中还原性实验的题目常考,分数比例不少。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内容,更要让学生理解好还原的实质,学会评价还原性的实验,感受物质还原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整合教材设计了导读提纲组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前导读提纲组如下:1. 参加该反应的物质是什么?2. 反应物的颜色、状态?3. 反应条件?说明什么?酒精灯加网罩的原因?4. 实验中木炭粉末为何要刚烘干?与氧化铜粉末为何要混合均匀?5. 澄清石灰水的用途?6. 与什么装置相似?7. 实验完成后,是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拿导管离水面?原因?
  根据导读提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先分组进行两分钟的讨论,完善问题,然后分组汇报自学成果。根据学生回答导读提纲组中1、2、3时,教师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2CuO C高温2Cu CO2↑,然后要求学生写出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很快就能写出来:CuO H2△Cu H2O、CuO CO△Cu CO2,再从气体与固体在反应中的接触面会影响反应的速度、木炭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以及木炭具有吸附性等和学生一起分析、总结3、4以及初中化学的三大还原性物质的反应规律。
  在分组回答5、6、7后,让各小组的同学分别打开课本,比较“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木炭还原氧化铜”两装置的异同,然后和学生共同探讨澄清石灰水可以除去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保护环境外,还可以显示出该反应的刚刚开始、完全结束的现象。
  通过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学生兴趣浓厚,思维积极,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还原性物质的反应规律已深刻掌握。在讨论和相互评价中辅以教师的适时点评,引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归类,迁移深化,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掌握和灵活应用。通过分组学习,既把课堂目标有效地分解落实,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相互质疑,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二、小组合作探究三维目标
  小组合作探究,不是简单以小组的形式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有效沟通,并对结果进行展示以及相互评价,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合作”的真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收获不仅包括认知,也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这便是合作探究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分组实验时,笔者给出了足够长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他们的实验过程,按要求详细记录实验的现象:该实验氧化铜和木炭的质量、澄清石灰水刚变浑浊需要的时间、试管中刚有红色固体产生的时间、导管中气泡停止放出的时间。实验完成后,把实验成功小组的数据在黑板上比较,让学生自我评价不同实验的长处和短处,总结实验成功的要素,讨论实验失败的原因,然后分组相互评价他们的“实验成果”,教师做适当的点评与鼓励,最后和学生一起探讨实验前要求思考的问题。
  學生回答踊跃,①、②问题很快回答完毕,在回答问题③时,有一个笔者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个学生的答案是“取黑色固体样品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没有现象发生的,黑色固体是木炭;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了蓝色,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只有部分溶解,而且溶液变成了蓝色,黑色固体是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这都是下册酸的内容啊!当时愕然的笔者变得有点兴奋,马上拿出稀硫酸做了这个演示实验。课后询问这个学生,他告诉笔者是查资料得到的,但不敢确定,教师做了演示实验后,知道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了。
  三、解决问题升华三维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训练题组,多让学生交流,讨论碰撞,充分暴露他们的思想轨迹,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归纳解题方法,提炼解题的策略,优化解题过程,把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作为宗旨,而不是机械的、条件反射式的讲题、做题。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体验感悟,不要生硬地教给学生所谓的解题“宝典”,干瘪地教给学生所谓解题的“秘籍”,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有效地训练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拓展训练要求是“选题有价值,课堂有效率,难度有阶梯,学生有收获,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组讨论与解答,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类问题都是来源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中,感受到“解题无定法”的道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新情景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提高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更培养学生学会采用或者寻求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使其成为一种习惯,遇事既要有积极探索和追求的精神,更要有能够采用或探究科学方法的能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第三中学 046000)
其他文献
从土壤当中筛选到一株生长速度较快、对纤维素降解效果较好的霉菌菌株。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青霉属的常现青霉。在此基础上对该菌株在不同培养条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学位
摘要:本文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读后续写技能的提升。有不足之处,还望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关键词:核心素养;读后续写技能;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44  一、引言  教育部考试中心刘庆思、陈康老师在《中小学外语教学》(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2016年第1期发表文章《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
摘要:德育是一种诗意的追求与心灵的唤醒,语文最显著的特征是诗意。让学生在语文诗意的阅读中,构建心灵的家园;在诗意的写作中,形成正确的观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意的德育,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诗意;德育;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46  德育是一种诗意的追求与心灵的唤醒,一直被比喻为诗意的家园。海德格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类次级代谢产物,包括黄酮醇、黄酮、黄烷酮、查尔酮等,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黄酮醇是黄酮类化合物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由黄酮醇合成酶催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日积月累”教学中存在的“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只背书本,不做拓展;背过就行,不重运用”等功利化问题,从“充分考虑学段特征”和“配合单元主题教学”这两大特征分析了教材编者意图,并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丰富教学手段”方面做了尝试。从而指导学生有效地积累成语、名言警句、趣联佳对、古诗词、歇后语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日积月累;语文素养;学生  中图分类号
研究背景: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治疗效果及预后差,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寻找新的生物学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