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uan898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这既是教育本身问题的反映,又是社会浮躁心理的一种折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避免;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7003701
  很多学生不喜欢预习和复习,总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听懂老师讲的就可以了,然而在实际的练习或考试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对于学生这种“眼高手低”的现象,教师不仅需要加强指导,精心安排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挖掘学生潜能,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學生能有效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得以开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教师是外在因素,是变化产生的条件;学生是内在因素,是变化实现的依据。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学法上给予学生有效的指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预习的习惯。教师在每上一节课之前要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思考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其次是复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后应引导学生及时回顾以往所学的知识,将书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类,并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再次是及时改错的习惯。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将每次出现的错题进行摘录,并在课后对这些错题再次进行巩固练习。
  例如,教学“分米和毫米”这一内容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以下预习任务:(1)在尺子上找一找1毫米有多长。(2)用直尺画一条长度为5毫米的线段,再画一条长度为10毫米的线段,你发现了什么?课前通过预习任务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课上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点,课后要求学生记录错题,将之前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还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杜绝了学生“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
  二、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听课与练习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避免“眼高手低”的现象,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愿意接近数学和学习数学,乐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课堂焕发新的活力。此外,学生获得知识一般通过两个过程,即听课和练习。听课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而练习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因此,教师要精选习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练习,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例如,教学“认识角”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剪刀、时钟、水龙头等物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这些实物中找出角,能够说出角的顶点和边的所在位置,并标出角的符号。另外,教师要精选一些课堂练习给学生,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运用,真正做到听课与练习相结合,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
  三、优化整合知识,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杜绝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还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优化整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之前所学的点、线段、角以及三角形这几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自主分析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师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自己的课桌面积和家里的饭桌面积,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学校的大门,思考大门伸缩的部分为什么要设计成平行四边形。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断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避免“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意学生是否听懂了,还应该引导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避免“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同时,教师要在立足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以教促学、以教导学,帮助学生做到“眼高手更高”,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浩.以生为本,多措并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
  [2]左桂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几点做法[J].求知导刊,2015(21).
  [3]施华玲.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之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6).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界第一篇明确以“现代性”为题,并对“现代性”的内涵进行了明确阐述的文章,是由袁可嘉翻译、英国诗人斯彭德(Stepher Spender)撰写的《释现代诗中底现代性》。
针对3150T挤压机挤压简内衬产生龟裂后,无法将内衬从挤压简中取出的难题,利用钢铁在高温条件下遇氧气燃烧的原理,通过专门设计的配套装置对产生龟裂的挤压简内衬进行切割、取出,
选用不同成分Co—Fe—C合金作为填充材料,对YG30硬质合金与45钢进行了TIG焊试验。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分析了YG30/焊缝界面区的相组成、组织和硬度分布。结果表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中考中的新信息型试题就是顺应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而出现的.这类试题在情境设计上非常重视化学与科学
[摘 要]音乐校本课程是对传统音乐课程的补充,具有本校特色,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竹笛作为民族音乐的重要演奏乐器,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笛悟乐,引导学生走近民族音乐,培养民族情怀;以笛代声,分解难点,提升学生的音乐演唱能力;以笛为媒介,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开发音乐创作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校本课程;音乐素养;竹笛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尽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从而构建更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篇教学 高效 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6-031  语篇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应用 问题情境 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教学是慢的艺术,课堂中教师不能把教学之弦始终紧绷,教学节奏要张弛有度,快慢有致。放慢教学的步伐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学生的信任与宽容。教学中的慢是一种技巧,要慢得有理,慢得合时,慢得有度。  [关键词]科学教学;慢;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2006701  “欲速则不达”,凡事都不可
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是课堂,实现英语学习目标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表演活动、竞赛活动和复述等活动来实现对英语知识的理解、领
[摘 要]学生的语言学习要从小抓起,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作为己任,还要做好启蒙工作,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在英语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趣”为起点设计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理解记忆,有效掌握。  [关鍵词]词汇教学;趣味;儿歌;游戏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