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美术欣赏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52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以《标志设计的方法》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为例,探讨如何在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美术欣赏实践活动审美能力自主探究
  2013年3月教育部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因为艺术欣赏活动能够提高欣赏者的欣赏水平,培养审美情操,使学生用心灵去感应美、接受美的洗礼,坚定美的信念。本文将以《标志设计的方法》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为例,谈谈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以欣赏为主线,教学目标注重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美术欣赏是通过审美感知,把美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结合理解、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机能的综合活动,获得审美享受的精神活动过程。在制定《标志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美的感受、陶冶。据此,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一)知识目标:认识标志设计的四种表现方法,了解各种表现方法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二)能力目标:1.通过欣赏、分析部分成功的标志案例,能以小组合作方式设计一款表达直观、创意新颖的标志。2.通过本课的欣赏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标志设计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对学习平面设计的兴趣。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二、立足文本,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
  丰富的美术欣赏活动以及富有情趣的审美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的欣赏模式,使他们意识到艺术欣赏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较合理的科学的欣赏途径让他们能够深入地理解标志作品的内在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环节一:课前准备——感受美
  课前向学生提出前置任务,预习教材内容“标志设计的方法”,并准备有关介绍清远城市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在预设的任务中初步认识、了解学习内容。
  环节二:游戏导入——发现美
  1.利用游戏“看图猜标志”,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品牌标志作为素材,组织学生分组竞赛。2.导入课题。
  环节三:案例分析——体验美
  1.利用课件展示向学生介绍四种设计方法:形象表现法、抽象表现法、单字表现法、连字表现法。
  2.出示游戏中四组标志图片,提问:这些标志分别属于哪种设计方法?要求学生小组内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3.提出学习任务一,小组选择其中一种设计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提供相关个案分析给学生参考,布置学生填写《优秀标志作品分析登记表》,各小组搜索有关标志设计的方法,特点及信息传达等信息,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了解标志设计方法的艺术效果,学会从设计特点、信息传达等方面进行欣赏美的标志作品。如 “动感地带”的标志采用连字表现法,利用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橙色加上品牌标志的全名称巧秒结合,具有时尚感,像Hip-Hop街舞一样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带出时尚、好玩、探索的品牌属性。
  环节四:探索与实践——创造美
  1.明确学习任务二:各小组运用其中一种标志设计方法设计一款“城市标志”。
  创设标志设计情景:2013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将在我们的城市举行,清远市政府正面向全社会征集城市标志。通过真实创作情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创作标志作品的兴趣和灵感。
  2.收集资料素材:教师展示三组清远城市图片,引导学生构建设计思路,思考准备采用什么设计方法?选用哪一方面的形象作为素材?以此刺激学生的创作思维。
  3.绘制草稿:各组员发表意见,抓住灵感,绘制标志设计第一稿。
  4.欣赏范例:观看范例作品,思考本组的设计改进方案,如利用“杭州”城市标志作品进行范例欣赏,分析标志中的“杭”字结合了航船、园林、拱桥等要素,展现出杭州扬帆起航、积极进取、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通过范例欣赏,引导学生从标志的风格、观念等方面进行欣赏并借鉴作品成功的地方,从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5.修改完善:学生共同商讨设计方案,进一步完善作品,引导学生将评价意见及范例欣赏的设计意念加以运用修改完善草稿。
  环节五:展示评价——欣赏美
  1.引导小组展示设计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2.教师进行综合点评。
  此环节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对比中相互学习,并能反馈知识技能把握情况,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欣赏美的标志作品,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喜评,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拓展迁移,巩固加深审美思维能力的培养
  环节六:总结延伸——深化美
  1.组织学生填写《个人学习体会记录表》。
  2.引导部分学生上强发表学习感想,然后由教师作总结。
  3.布置作业:独立完成一款标志设计——为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科组设计一款标志。
  本环节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会自我小结,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现生活中的美,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綜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来开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的体验与探究性学习为主。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标志设计的方法及表现效果,并采用多种方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创作,在体会实践中领悟标志设计的表现方法,再以欣赏范例、修改完善等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整节课的教学结构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目标达成度高,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大有帮助。
  正如艺术家冈布里奇所言:“一个人永远不能穷尽对美术的探究,他会在其中不断发现新的东西,伟大的作品,在每次观赏时,看上去好像和以前都不同”。美术欣赏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的欣赏手段,注重加强学生的欣赏实践活动,用欣赏作品唤起他们美的情感,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淑惠 2010 美术欣赏课教学初探 (J)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五华 2011 艺术设计基础与欣赏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凡事应有“度”,教学也不例外。这里的“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反映质与量的统一。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出界限,就要引起质变。教学控制论认为,教学系统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只有对教学系统施行有效的调控,使教师、学生和知识这三个子系统相“匹配”且协调一致,才能提高教学效益。下面就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以期与同行交流、切磋。  一、 春雨
【摘要】乔伊斯的《死者》中主人公加布里埃尔的形象被赋予了乔伊斯本人的精神特质。以一场家庭聚会为契机,加布里埃尔经历两次象征性的洗礼,即爱与音乐的洗礼,获得了顿悟。乔伊斯借此暗示只有发扬本土文化,结合大陆文化才能拯救都柏林城精神的“瘫痪”。  【关键词】《死者》加布里埃尔顿悟  《死者》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最后一篇,也是其压轴之作。文中包含的思想深邃广阔,远远超出了文本的容量。作品讲述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后进生是最让教育者费时、费事、费心的,然而,也是让教育者收获最多的群体。对此,我深有体会。对于后进生我付出了许多,时间、精力,烦过,愁过,失败过,但从他们那,我也得到了很多很多。  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在不断的学习、改善、进步中,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育后进生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三个词语:沟通、了解、关爱。  一、沟通是师生间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沟
进入初中阶段,数学成为学生比较难学的科目,数学后进生的人数比率往往比较大,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特别是后进生时刻围绕着农村初级校的教学,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下面就如何转化“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数学质量,谈一点粗浅意见。  一、趣字当头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情是做事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国家对农村义务阶段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大力支持,大大的增强了农村小学对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手段也将在农村小学音乐课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使得音乐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农村小学音乐课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大力支持,大大的增强了我们农村小学对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摘要】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语文教学积极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长为符合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全面发展  通过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
中国的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音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谓《易》、《书》、《诗》、《礼》、《乐》、《春秋》。音乐仍然不可或缺。孔子强调音乐对于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孔子的教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的承传,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这里的“文化”应指大文化,而不是单指文学流派),因为,我国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历史,有着无比深厚的底蕴;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让我们去开采、去发展;而小学生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生理年代,作为教者,灌输一定相对比较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对吸引学生听课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有莫大的帮助。这种教育可在高年级中展开。  据笔者所调
【摘要】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依然强调学生应是教学的主体,传统的政治教学向来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只有听的权利,基本没有发言权。本文笔者将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通过学案的实施,让学生真正能够成为学的主体,将其主体性落到实处。  【关键词】目的效用编写问题交流 要求完善  在新一轮课改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以培养学
【摘要】在高中英语的教学模式当中,阅读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除了能够用于正常的交谈之外就是能够进行熟练的阅读。在现在的高中英语课堂上,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往往并不能够适应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本文主要对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阅读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培养目标之一,也是学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