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教合璧 心歌双畅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_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4月,我的恩师温可铮先生辞世五周年。腊春多雨的三月,天气阴霾,唇齿孤寒,沉闷寒冷的天气里,听着恩师演唱的CD专集,悠缓的音乐里,跟随先生学习的场景历历在目,使我想起了恩师的音容笑貌、亲切的话语,厚重的艺术修养与学识,富于独特思想情感的艺术表演,以及独立见解教学方法,令学生油然敬佩,久久难以释怀!
   在先生逝去五周年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并梦到先生神采奕奕的容颜,对声乐的学术观点的讲解口若悬河、娓娓道来,又不时形象生动地演唱、维妙维肖。很奇怪,这种梦境我经常会梦见到,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缘故吧。先生一直在我心里。
  一、用歌唱铺就人生轨迹
   1950年先生举办了第一场独唱音乐会,一唱就是近七十个春秋,一唱就唱到生命的尽头。上海音乐学院谭抒真教授称赞他:“温可铮演唱歌曲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演出场次之多,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在国内不仅限于歌唱家,即使将器乐演奏家在内,无论谁也不能和他相比。”在近七十年的演唱生涯里先生参加了2000余场的演出,其中个人独唱音乐会占近300场,保留曲目近600首,涉及中、俄、意、英、法、德、西班乐等国的咏叹调和艺术歌曲,以及各国民歌、宗教歌曲、黑人灵歌等。
   这些数字的背后,放大了一位歌者对歌唱艺术的痴狂、挚爱与执着的追求,呈现一位歌者生命的状态和对生命热爱的炽热情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音乐是我生活的唯一意义,我所有的自尊自信都来源于音乐,我活着就是为了歌唱”。
   这是一位歌者的内心独白,把音乐、歌唱的艺术与鲜活独立的、毕生的生命意义,真切融合那么纯粹。歌唱,是他生命的全部。
   恩师一生钟情歌唱艺术,同时以极其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次演出。演出的当天,他几乎不说话,保存体力,积蓄精气神,演出时以最佳的声音状态、最饱满的歌唱热情,诠释着用心准备的每首歌曲。因此,可以自豪地说,恩师的每场演出都非常成功,四座皆惊,感人肺腑。
   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恩师被打成“牛鬼蛇神”忍辱负重情况下,时刻也不忘他心爱的歌唱艺术。
   为了不让人发现他歌唱,他与妻子一起骑车,在大雨滂沱的夜晚,在荒野的一棵树下,放声歌唱。歌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在黑暗中,他用真善的力量,呐喊出了渴望寻找光明的勇气和信心,企盼黎明曙光的到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先生始终以自我修为的态度对待歌唱,从不懈怠自己,无论在苦闷与快乐的状态下,坚持歌唱、研磨技艺,不断超越自我。跟随恩师钢琴伴奏一生的师母告诉我:“我和温老师五十多年如一日,每天不少于十二小时的练声、教学、背谱、背词、合伴奏、听唱、抄乐谱、看音像制品,每天上午温老师都要连唱20首歌曲以上”,对于一位歌者来说,连唱20多首歌,这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除了技术、艺术、风格、音乐的要求把握,那么多语言的准确把握,更是件难事。但恩师每天上午坚持一场多音乐会的曲目量!这毅力,常人是做不到的!我想,这会让除恩师之外的所有的歌者而感到汗颜。五十多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天天如此。师母跟我说:“这就是我们每天的生活”!
   朴实的语言,奏响着他们志存高远为声乐事业共同奋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华彩和谐乐章!这朴实的语言鞭策着我们这些后生,不断激励着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
  二、教与演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笔者从事演唱与声乐教学已二十多年了,国内外的声乐专家的讲学与演唱见过不少,但真正既能唱的又能教的专家其实并不多。有的歌唱家很著名,唱的也很棒,你问他高音如何唱出来了,讲不出所以然,他只能给你作示范。歌唱大师帕瓦罗蒂,他总是让观众看他如何唱,人们总问他,你的声音为何如此动人,他说:上帝吻过我的嗓子!但恩师在演唱和教学两个领域中都非常杰出。
   声乐理论与教学本来就形而上的观点较多,难以用具像的语言去描述,更何况在教学中,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语切中要害并施以对应的办法,碰到难点问题有时也会束手无策。声乐教学涉及到的内容、方法很多,包括个体接受能力差异等等,当中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老师独特的思想和教学方法。那么,从声乐教师的知识结构来讲,必须弄清楚演唱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宏观艺术视野下的各自独立性的把握,还有教与演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等等。教得好,必须有唱得好的经历。
   我认为恩师在声乐教学方面,不仅体现出他个人的高超演唱水准,更使演唱与教学的壁垒打通,形成演教合璧、教演融合的声乐学术思想。
   声乐艺术不是孤立存在一门学科,它必须通过舞台表演来体现其艺术审美价值。可以说声乐就是舞台实践的艺术,离开了舞台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因此恩师经常组织学生演出,带领学生同台献艺。笔者自国外研修回来,一直跟随先生学习,多次参加由先生组织的各类艺术表演活动,从中得益匪浅,技术与艺术展现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每当重大演出,中外歌唱家同台演出等等,恩师总会叫上我。我想这不仅主要体现先生的教学思想,通过高水平演出,不断找差距,演时的同时可以相互取长外短。更主要是通过加强舞台艺术实践,在声乐表演中发现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恩师经常在演出完后,对每个学生的艺术表现一一点评。学生唱得好,他一直满脸笑容,唱得不好,他总是心事重重。他从不训斥学生,循循善诱的语调,却让学生们倍感紧迫与严厉。笔者认为,演完后的总结与点评,恰恰能够发现重要问题之所在。一是舞台的声乐表演,跟在琴房里相比,既便唱同样一首歌,其效果也不尽相同。前者更注重舞台的总体把握,更夸张更艺术地刻划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情感,从声音到形体、从精神到做派,要远远超越于琴房里的演唱效果。因此,先生以更多的舞台表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这就是恩师培养学生方法与着力点,用舞台实践去弥补课堂教学中,没有舞台感的缺憾,让学生在课堂向舞台延升的同时,不断增强舞台艺术的表现性,同时使学生声乐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入良性循环。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并非所有老师都能做到,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师对学生那份真挚的爱心与责任心,这不正是浮燥尘世之下,声乐老师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吗?
   应该说,用教与演打通的教学方法,效果则事半功倍,专业长进飞速。刚刚荣获金钟奖美声唱法金奖的郑洁,曾是恩师的学生;前线歌舞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孙振华;中国声乐学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俞子正教授等等,不计其数的学生在演唱和教学两个领域中,崭露头角,担当重任。这些都是先生正确的教学方法指导的结果。
   实践证明,教与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与学的双重价值,是把声乐主体价值以最大化的呈现。
  三、艺术内化的阐释与生命的抵达
   2007年1月28日,恩师荣获“中国诚信人生十大杰出人物奖”,他是其中唯一一位音乐家。这是恩师在世的最后一个奖,一个人生含金量极高的奖。它充分表现了恩师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锐意进取、始终如一的诚信精神,充分表露了一位歌唱大师用生命谱写人生咏叹的真诚与率意,完成了他一次用真诚与大爱,铺就人生绚丽画卷的生命抵达!
   78岁的辞世,对一个还有着远大理想与抱负的歌者来说那是太残酷、太短暂了,但恩师用有限的生命厚度,矗立起了一座令人仰慕的高大丰碑,是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最有力量、最完美的阐释!
   恩师经常告诫我们,歌唱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是人的心象的真实呈现!美妙的声音均来自纯洁的心灵。做人要堂堂正正,心气就正,歌就唱得大气!他经常提醒我们说,声乐不是技巧的类比,是文化底蕴的较量,亲切话语,如沐春风,让我们体悟出“功夫在诗外”的深刻道理。同时,恩师经常与我谈起他的爱好:绘画与书法。在这看似是课后的聊天,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步入了另一个缤纷绚丽的美妙世界,侃侃而谈中,会让你充分领略到先生其它子妹艺术的丰厚学养与独到的艺术见地!
   难怪先生的歌声如此美妙、迷人,这不仅得益于他对声乐艺术的孜孜以求,更与其丰富的艺术学养与修养密不可分!他把其它姊妹艺术进行通融、内化、寻找共同审美性的同构关系,因此恩师声音的载体里则显得丰姿多彩、精彩纷呈,独特的、非常鲜活地、生动地塑造一个又一个的音乐形象!“杨白劳”、“魔王”、“跳蚤”、“船夫”、“酒鬼”、“魔鬼”、“仆人”等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此高的艺术境界博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仅摘一则可窥见其全貌,意大利声乐大师吉诺·贝基这样评价先生的“他演唱的《萨尔瓦托·罗萨》非常精彩、我感到惊奇,演唱无懈可击。”
   老师,您是令人尊敬的一代声乐宗师!您为歌唱而生,您用生命讴歌了时代,以及心中唯美的精神世界。您旷达的胸怀,成就了您曲高旷世响宇的大千气象;您历经磨难的传奇人生,铸就了刚正不阿的伟大人格!您执着追求艺术的精神,彰显了一位昂扬生命勃发的大家风范!您的学术思想将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协调、照片提供欲耕先生)
  
  
  张美林 扬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 荣英涛)
其他文献
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从教材做起,教材图文并茂富有情趣,但是有的内容与孩子的年龄及知识水平并不相符,打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一入学就感到数学难,害怕数学,以后再想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实在太难为了。  关键词:教材的编排;文字表达;识字能力;知识水平;不相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42-02  以前总以为一年级数学很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但是孝道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长辈,在长辈出现错误,甚至是犯罪时,作为子女是否能够敢于指出呢?我们是否敢于诤谏呢?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来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道。  关键词:孝道;诤谏;反思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68-02  某副省级官员因贪腐犯罪而东窗事发。检查人员找到他的独生儿子协
2012年5月5日晚的北京音乐厅,由掌声、欢呼声掀起的一阵阵激动人心的浪潮,全都泼洒在一位儒雅  的老人身上。这位老人就是我国作曲家、指挥家刘文金先生。所有观众的热情汇成一句祝福的话语——祝您生日快乐!这一天正是刘文金七十五岁生日,为此,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民族乐团等单位成功举办了这场“华乐世界——献给刘文金先生七十五华诞作品音乐会”。  一、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的拓荒者  敢于走前
摘要: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成绩,采取运用引人入胜的导言、培养幽默轻松的课堂氛围、分配合理的教学时间等方法,对高中生物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成绩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证明采用以上方法能使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提高,能极大地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过程。随着教育改革十年的推进,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不断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从而达到专业成熟长足发展的境界。  关键词:新课改;专业发展;角色转化;途径
摘要:以广西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为背景,分析了工业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背景、专业定位,以及《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建设目标、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内容和采取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特色专业;基础工业工程;工业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65-03  
摘要:工科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毕业生具有“综合、实践”能力,能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这对农业院校原有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农业院校水利类专业存在着教师工程背景知识不足、课程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不达预期目标等问题,因此,本文对农业院校的工科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索,包括对人才培养的结构进行优化、对专业课程要创新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课程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等
点击触屏挪动实验材料,便能将孔明灯燃烧放飞;在显示屏上,把石灰水倒入装有无色无味气体的瓶子,用它分辨氧气和二氧化碳……10月28日,在武汉市汉阳区楚才中学,一堂别开生面的化学课拉开了中央电教馆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区域培训会暨武汉市实验区启动仪式的序幕。“5G 虚拟现实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通过化学、生物、物理、科学4堂公开课,活动首次展示了5G 3D/VR虚拟实验教学应用。  今年7月,武汉市汉阳
摘要:本文以译者主体性作为理论基础,以鲁迅文学作品中的话语标记语“我想”为例,基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美国翻译家威廉莱尔的翻译作品,对话语标记语的翻译策略进行考察研究,分析比较两者翻译的异同,从而得出影响异同的因素。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言;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  话语标记语是在口语或会话交谈中最常见的话语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界开始对话语标记语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内外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的设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本文以《绿色食品检测技术》课程为例,从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目标、内容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对职业院校课程标准构建的思路和内容进行探索。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标准;绿色食品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76-02  《绿色食品检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