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言中的古典美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er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中都有哪些美是必须挖掘出来的。一,传统文化中最迷人的应该是他的思想美。二,不可忽视的还有文言文的语言美。
  三,还有文言文中必须引领学生进入的意境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思想框架壮观恢宏并且多种优秀思想交相辉映历史承传完整至今的文明古国,无论是政治、经济、思想,还是文化、文明礼仪,我们的祖先都创造了辉煌的过去,然而自“文革”后,中华文化遭受重创,传统价值观、传统道德观、传统做人准则几乎消失殆尽,直到现在,学生教育中能与传统文化接壤的只剩下几篇文言文,想想看,五千年文明承传的重担压在几篇文言文教学的肩上,那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挖掘文言文中的古典美,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去领略传统文化的美有多么重要!
  下面我想谈一下文言文中都有哪些美是必须挖掘出来的。
  1 传统文化中最迷人的应该是他的思想美五千年的文化,让世界惊叹的博大精深,首选道家、佛家、儒家三经典。道家的清静自然,佛家的慈悲善良,儒家的仁义济世都充满审美的愉悦。道佛儒三家的思想再引申开来,又林林总总、纷繁复杂,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但不论怎样复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那就是指导着古代中国人怎样去做人,怎样去经营自己的人生,怎样让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例如《三国演义》中,复杂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不论怎么去表演,它就体现了一个字,那就是“义”(“义”应该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它告诉世人,做人,要讲“义”,不要做背信弃义的小人。同样,孟子在他的散文中也明确表示,人要“舍生取义”,在生命和真理的选择中,人要毫不犹豫的取“义”;在强权和豪势的威胁中,人要敢于“仗义执言”,不能向邪恶妥协,甚至“助纣为虐”,为世人不齿,遗臭万年。再如,陶渊明的诗文中,明显流露出追求精神的自由(这应该属于道家思想范畴),维护人格的尊严,不向世俗低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和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则充满了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佛儒两家思想,总而言之,所有的古文中所体现出来的所有的思想光华,都可以在这三家思想中找到源头。
  2 不可忽视的还有文言文的语言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中,从神话传说,到后来的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都是以最美的方块字组成的最美的语言。
  语言美之一是简洁。越往远古追溯,文章的语言越简洁,往往一字传神,而且适合各种文化层次的人理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像现在白话文这样大家统一认识,解释固定,那还叫什么经典呢。例如老子的《道德经》一句常见的话“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中,“怯”“愚”“拙”“讷”四个字,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通常“怯”被理解为“害怕”“胆小”“后退”“不言”“羞涩”等常见的意义,我认为,“怯”字的构成是“去心”,可以理解为去掉各种欲望之心,才是真正的勇者,正所谓“无欲则刚”,不贪慕权势就不必阿谀奉承,不贪慕金钱就不必狗苟蝇营,不贪慕美色就不必声败名裂……当然,不同的人还会有不同的理解,不论怎样,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简洁,是语言大美的体现,越细微具体,语言越没有适应能力。
  语言美之二是韵律之美。这一点比较容易取得共识,但是在现代教学中却出现了怪现象,反而往往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很多学生讨厌读文言文,更别提美了,这与语言的演变有关系,教学中需要老师正确引导才行。
  3 还有文言文中必须引领学生进入的意境美我认为这个意境美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 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素质和能力,长时间的熏陶,可以使学生自然的散发出迷人的书卷气息,成为摒弃世俗、超出常人感情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增多,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学生获取的信息倍增,接触的思想也多种多样。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极感兴趣,学生中也出现了一些被年长者们痛批的非主流思想和表现,我们有些教师也谈“非”色变。其实,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学生们出现一些非主流思想纯属正常,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非主流思想,以便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要做到不
期刊
一、亲情的缺失    中学生正处在情感的断乳期、性格变化的转折期。由于监护人年纪老、身体差对孩子的约束力往往比较差,祖孙思想观念差距又大,沟通很难;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无地方倾诉。留守生们的快乐他们不关注,烦恼他们不倾听,困惑他们不理解,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留守学生远离了父母亲的关爱,这使得孩子严重缺失健康的重要因素——亲情,并且给孩子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有:1、亲情观念淡薄。 2、
期刊
我们能用来教学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上作文课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把语文课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让作文教学渗透到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去,引导学生从优秀的课文中学习写作技巧。     一、 朗读优美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好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语言流畅,表达清晰。对要状写的人、事、物,能用流畅、恰当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
期刊
一、为写作储备厚实的素材    美国作家詹姆斯·霍华德说:“写作能力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头脑中有足够的写作素材,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广积累、多储备写作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积累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让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储备犹如探囊取物。如学习《孙权劝学》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期刊
要学好语文,就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了较好的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审美乐趣。那么,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下面简要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加强指导训练学生的语感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只要老师能够精心的指导和训练,会让学生的语感有着稳步的提升。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中点滴经验的总结,提出了数学素质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新观点,并从结合学生实际,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发现规律,适时正确引导使抽象概念形象具体化,学会创造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如何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数学 ; 教学;体会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
期刊
所谓创造,通俗地讲,就是做出世界上还不曾有的事情,或做出自己没有见到过的事情。就这种意义而言,独立地做出一道习题,就应该看成是一种创造;把学习过的知识加以改进,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创造;如此等等。所以说,创造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事情,只要你留意,就会有创造。  一般说来,创造性最根本的特点,在于一个“新”字,即:敢于打破旧的框框,标新立异;敢于批判改造旧的概念,建立新的概念;敢于冲破旧的轨道,开辟新的道路
期刊
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在小组或全班对教材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以达到互相启发,加深理解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章欣赏以及写作水平。而讨论正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一种实践操练。所以,讨论机制的注入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以前,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冲击,许多学生
期刊
【关键词】实践活动    进入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
期刊
【摘要】《简笔与繁笔》是一个作文教学的经典范例,在题目的审题、议论的布局和结尾的安排方面都有可取之处。  【关键词】以并列式论点作题的题目特点;举例中的典型;有序和递进;豹尾的力量    周先慎先生的《简笔与繁笔》,发表于1981年,距今已近三十年,现仍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依然展现出它的生命力,是一个作文教学的经典范例。  首先是题目。类似这样的以并列式论点作题目的文章不少,比如《纳谏与止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