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播着一定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本文主要阐述了图书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作用
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人类精神文化和信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播着一定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
如何加强图书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笔者认为首先应当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
一、从内部管理入手,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
1.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制度之中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只是“口头说说,会上提提,条条订订”。必须把所谓的这些“软件”化为硬性指标,纳入管理之中,使之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精神文明建设制订明确的标准、要求,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评比考核办法。
2.高标准、严要求、馆容馆貌上档次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窗口”,而直接反映出“窗口”的就是它的馆容馆貌,(硬件设施现代化、橱窗宣传、书库、办公室、清洁卫生等)。它直接反映着一个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馆容馆貌对图书馆来说至关重要,我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年修订本,从新修改制定了一整套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并有专人负责。从馆舍布置到书库图书的陈列摆放,都高标准、严要求。要求馆员接待读者使用文明用语,使读者步入馆舍的第一印象是:干净、整洁、有条不紊,感受到安静、祥和、愉悦的气氛,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使之体会到“文明”之风,只有这样才会赢得读者的好感。
3.提高人员素质,创一流服务
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而一流的服务又来自图书馆的整体素质。
图书馆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群体,作为一个群体,要求领导、职工都要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文化水平。全体职工的精神面貌与领导素质有直接关系,只要领导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才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影响指挥整个群体。所以,领导者的素质提高了,才会带动好职工学习文化钻研业务。
我们知道: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离不开文化科学知识,离不开一定的技能、技巧,尤其是图书馆行业。图书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包含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对图书馆学要入门是不难的,要精通它却非常不容易,因为它包含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特别是在21世纪信息社会,世界上的知识日新月异。但就目前图书馆来说,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文化水平偏低,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工作需要。要想提高服务质量,创一流服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己成为图书馆行业的重中之重,高科技环境下的图书馆馆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更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同时还应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加工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就必须把职工的在职学习、培训列入目标管理,采取多种形式,使馆员不断更新知识,只要馆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图书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社会作用
1.精神产品在文明建设中的社会作用
图书是一种精神产品,一种人类知识文明的载体,它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图书传播功能的实现,便产生了社会作用。社会作用有正负两种不同的效应。图书的正效应可以促使和帮助人们积极探索自然和社会,调动人们从事健康有益的活动,它能积累人类科研成果,促使社会发展。它是宣传思想的有力武器;更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良好形式。图书负效应也就是反效应,主要是指那些起煽动逆反情绪和妨碍社会进步的书,黄色图书和迷信图书,内容不好的图书是毒害人们思想的精神鸦片,它会败坏社会风气把一些人引向沉沦。所以图书馆的藏书,要做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摒弃一切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糟粕和精神垃圾。对内容不健康、阅读性不强的图书要坚决抵制。真正做到图书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好图书在社会中的作用
2.发挥图书馆优势倡导精神文明主旋律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倡导精神文明主旋律。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时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料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其优势是反映一个学校、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化氛围乃至综合国力的反映和标志。进入21世纪,图书馆将进一步成为知识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其价值、地位和作用更显突出。图书馆应利用好自己特有的优势,为广大的读者输送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
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加强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抓内部管理,更应利用自身的優势,利用一切时机、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可开展:新生入馆教育、专题书展、读书报告会、图书评论、学生座谈会等、寒暑假可举办各种辅导班。
总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思想观念、服务方向、服务方式及馆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建设创新,使自身充满生机和活力,推进自身建设的快速发展,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龙训田.论高校图书馆馆长的素质. 图书馆论坛.2005,(2).
[2]杜娟.21世纪我国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初探.21世纪中国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一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
[3]原宏盛.推进21世纪中国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历史性举动.21世纪中国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一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
[4]图书发行业务知识读本.开明出版社,1996 .
(作者单位: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图书馆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作用
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人类精神文化和信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播着一定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
如何加强图书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笔者认为首先应当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
一、从内部管理入手,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
1.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制度之中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只是“口头说说,会上提提,条条订订”。必须把所谓的这些“软件”化为硬性指标,纳入管理之中,使之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精神文明建设制订明确的标准、要求,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评比考核办法。
2.高标准、严要求、馆容馆貌上档次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窗口”,而直接反映出“窗口”的就是它的馆容馆貌,(硬件设施现代化、橱窗宣传、书库、办公室、清洁卫生等)。它直接反映着一个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馆容馆貌对图书馆来说至关重要,我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年修订本,从新修改制定了一整套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并有专人负责。从馆舍布置到书库图书的陈列摆放,都高标准、严要求。要求馆员接待读者使用文明用语,使读者步入馆舍的第一印象是:干净、整洁、有条不紊,感受到安静、祥和、愉悦的气氛,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使之体会到“文明”之风,只有这样才会赢得读者的好感。
3.提高人员素质,创一流服务
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而一流的服务又来自图书馆的整体素质。
图书馆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群体,作为一个群体,要求领导、职工都要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文化水平。全体职工的精神面貌与领导素质有直接关系,只要领导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才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影响指挥整个群体。所以,领导者的素质提高了,才会带动好职工学习文化钻研业务。
我们知道: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离不开文化科学知识,离不开一定的技能、技巧,尤其是图书馆行业。图书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包含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对图书馆学要入门是不难的,要精通它却非常不容易,因为它包含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特别是在21世纪信息社会,世界上的知识日新月异。但就目前图书馆来说,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文化水平偏低,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工作需要。要想提高服务质量,创一流服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己成为图书馆行业的重中之重,高科技环境下的图书馆馆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更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同时还应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加工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就必须把职工的在职学习、培训列入目标管理,采取多种形式,使馆员不断更新知识,只要馆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图书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社会作用
1.精神产品在文明建设中的社会作用
图书是一种精神产品,一种人类知识文明的载体,它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图书传播功能的实现,便产生了社会作用。社会作用有正负两种不同的效应。图书的正效应可以促使和帮助人们积极探索自然和社会,调动人们从事健康有益的活动,它能积累人类科研成果,促使社会发展。它是宣传思想的有力武器;更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良好形式。图书负效应也就是反效应,主要是指那些起煽动逆反情绪和妨碍社会进步的书,黄色图书和迷信图书,内容不好的图书是毒害人们思想的精神鸦片,它会败坏社会风气把一些人引向沉沦。所以图书馆的藏书,要做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摒弃一切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糟粕和精神垃圾。对内容不健康、阅读性不强的图书要坚决抵制。真正做到图书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好图书在社会中的作用
2.发挥图书馆优势倡导精神文明主旋律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倡导精神文明主旋律。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时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料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其优势是反映一个学校、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化氛围乃至综合国力的反映和标志。进入21世纪,图书馆将进一步成为知识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其价值、地位和作用更显突出。图书馆应利用好自己特有的优势,为广大的读者输送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
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加强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抓内部管理,更应利用自身的優势,利用一切时机、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可开展:新生入馆教育、专题书展、读书报告会、图书评论、学生座谈会等、寒暑假可举办各种辅导班。
总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思想观念、服务方向、服务方式及馆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建设创新,使自身充满生机和活力,推进自身建设的快速发展,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龙训田.论高校图书馆馆长的素质. 图书馆论坛.2005,(2).
[2]杜娟.21世纪我国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初探.21世纪中国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一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
[3]原宏盛.推进21世纪中国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历史性举动.21世纪中国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一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
[4]图书发行业务知识读本.开明出版社,1996 .
(作者单位: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