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类比教学的处理艺术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ong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年级数学《相似形》的第五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以笔者的经验,通过联系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来类比教学,更能让学生接受。本文就针对于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类比教学;教学感受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99
  九年级数学《相似形》的第五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以笔者的经验,通过联系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来类比教学,更能让学生接受。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从而推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
  这就是说:“全等”对应着“相等”,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显然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能否类似地推出: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分别成比例。也就是说:“相似”对应着“边成比例”。让学生自觉阅读后掌握此性质,这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相等,证明方法有两种:1.利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再用AAS可证;2.利用面积相等、对应边相等也可证得对应高相等。而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成比例的证明,只利用了对应角相等来证,仅此一法。而这正是突出了利用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至于利用对应高成比例来说明边角废料的充分利用,在教材中更为重要,在全等三角形对应高相等的应用知识可看以下探究过程: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下面我们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见图)。
  建议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相等”来得出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ABC∽△A′B′C′
  AB⊥BC,A′D′⊥B′C′
  ■=■=K
  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然后教师分析证题思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寻找判定两三角形相似所欠缺的条件时,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的,这种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的思维方法要向学生讲清楚,而证明过程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分析示意图:结论→∽(欠缺条件)→∽(已知)
  △ABC∽△A′B′C′
  BM=MC,B′M′⊥M′C′
  ■=■=K
  ∴△ABC∽△A′B′C′
  ∴∠1=∠2,∠3=∠4
  ■=■=K
  以上两种情况的证明可由学生完成。
  应用:如图,A、C、B、D在同一直线上,AC=BD,AM=CN,BM=DN,求证:MN∥AD。
  证明分析:若MN∥AD,则MN上的点到AD上的距离都相等,现在反过来,MN上的两点到AD的距离相等时,MN是否与AD平行?
  过M、N分别作AD的垂线段MP、NQ易证:△AMB≌△CND(SSS),故MP=NQ.∴四边形MNQP是矩形(易证),∴MN∥PQ,故MN∥AD。
  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证明比例式和乘积式
  例如:例1. △ABC中,在AC上截取AD,在CB延长线上截取BE,使AD=BE,求证:DFAC=BCFE。
  解析:证明乘积式通常是将乘积式变形为比例式及DF∶FE=BC∶A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或平行线性质进行证明:
  证明:过D点作DK∥AB,交BC于K,
  ∵DK∥AB,∴DF∶FE=BK∶BE
  又∵AD=BE,∴DF∶FE=BK∶AD,而BK∶AD=BC∶AC
  即DF:FE= BC:AC,∴DF·AC=BC·FE
  例2. 已知:如图,在△ABC中,∠BAC=90°,M是BC的中点,DM⊥BC于点E,交BA的延长线于点D。
  求证:(1)MA2=MD·ME;
  (2)■=■
  证明:(1)∵∠BAC=90°,M是BC的中点,∴MA=MC,∠1=∠C,
  (上接第99页)
  ∵DM⊥BC,∴∠C=∠D=90°-∠B,∴∠1=∠D,
  ∵∠2=∠2,∴△MAE∽△MDA,∴■=■,∴MA2=MD·ME,
  (2)∵△MAE∽△MDA,∴■=■,■=■,
  ∴■=■·■=■
  评注:命题1 如图,如果∠1=∠2,那么△ABD∽△ACB,AB2=AD·AC。
  命题2 如图,如果AB2=AD·AC,那么△ABD∽△ACB,∠1=∠2。
  二、证明两角相等、两线平行和线段相等
  例3. 已知: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和AD上的点,且■=■=■。
  求证:∠AEF=∠FBD
  分析:要证角相等,一般来说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等方法来实现,本题要证的两个角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可考虑用相似三角形来证,但要证的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显然不可能相似(一个在直角三角形中,另一个在斜三角形中),所以证明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相似三角形。
  证明:作FG⊥BD,垂足为G。设AB=AD=3k则BE=AF=k,AE=DF=2k,BD=3■k∵∠ADB=45°,∠FGD=90°∴∠DFG=45°∴DG=FG=■∴BG=3■k-■k=2■k∴■=■=■
  又∠A=∠FGB=90°∴△AEF∽△GBF ∴∠AEF=∠FBD
  例4. 已知A、C、E和B、F、D分別是∠O的两边上的点,且AB∥ED,BC∥FE,求证:AF∥CD。
  分析:要证明AF∥CD,已知条件中有平行的条件,因而有许多比例线段可供利用,这就要进行正确的选择。其实,要证明AF∥CD,只要证明■=■即可,因此只要找出与这四条线段相关的比例式再稍加处理即可成功。
  证明:∵AB∥ED,BC∥FE∴■=■,■=■∴两式相乘可得:■=■
  例5. 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BCDE是正方形,AE交BC于F,FG∥AC交AB于G,求证:FC=FG。
  分析:要证明FC=FG,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们所在的三角形显然不全等,但存在较多的平行线的条件,因而可用比例线段来证明。要证明FC=FG,首先要找出与FC、FG相关的比例线段,图中与FC、FG相关的比例式较多,则应选择与FC、FG都有联系的比作为过渡,最终必须得到■=■(“?”代表相同的线段或相等的线段),便可完成。
  证明:∵ FG∥AC∥BE,∴△ABE∽△AGF 则有■=■而FC∥DE ∴△AED∽△AFC
  则有■=■∴又■=■=■∵BE=DE(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即GF=CF。
  总之,通过类比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数学新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类比法进行教学。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六中学 341000)
其他文献
摘要:“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是“教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的主线。“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拼接;丢失的面积  一、教学设计  1.教学构思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中,22页第9题、26页
摘要:我们的地理课堂以唤醒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着眼学生全面成长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文笔者将从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与“合作”的视角对真正实现“以生为本、轻负高效”的教学目标进行探讨,为读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主学习 ;主动参与 ; 合作探究  背景:《整体建构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中倡导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
摘要: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且是中招、高招考试的重要内容。但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却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模式、教材范文、传统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影响,以及教师的思维权威限制了高中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所以,培养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中生;议论文;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
摘要:在实施课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途径,同时其也是一门教学艺术。高质量的提问能够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以课堂提问艺术作为本文的主要论述点,从而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及积极性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高效的课堂提问既能够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
摘要: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高校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将现有的教学模式创新、完善,优化物理实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效率,丰富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手能力养。因此,我国高中物理教育行业在发展期间要想提升高中生物理学习效率,就应该注重思想方法教学,让学生意识到物理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激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对注重物理思想方法教学进行了简
摘要:在学生的成长学习中,小学语文这门课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科目知识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每一位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结合教学经验与实践,简单谈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来促进现代化教育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策略;分析和研究  前言:小学生年纪较小,刚刚步入正式
摘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抓住诗歌的本质特征,更有助于完成语文课的教学目标。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诗歌(古诗)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以境入情;以读激情;以画绘情;以乐渲情;以文抒情。  关键词:情感;情境;诵读;绘画;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100  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
熊漢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认识的加深,课堂教学结构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以及时代对未来成员素质的要求,发展兴趣爱好已开始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探讨“愉快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操作方式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技巧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
摘要:对初中生而言,英语学习不仅是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还是提升自我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良好的互动学习中灵活地运用英语知识,继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应用思考  初中英语学习不仅需要掌握简单的单词、语法,还需要学会运用英语语言,为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